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大秀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27416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30 16: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中药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党参20~40g、云苓12~25g、白术12~25g、麦冬12~25g、大枣10~30g、茯苓12~25g、合欢皮14~24g、夜交藤14~24g、远志15~23g、积壳15~23g、白芍15~23g、黄芪30~50g、丹皮13~22g、大贝母20~40g、甘草18~30g和首乌10~30g。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制备的中药制剂,具有活血化瘀,理气化痰,补气生脉,调血脉止痛作用。对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肌梗塞、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具有明显效果,所选药材配伍相宜,安全无毒副作用,治疗效果好、治愈率高,治疗成本低,不易复发,是一种值得广泛推广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 for treating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 for treating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raw materials: Codonopsis pilosula 20-40 g, Yunling 12-25 g,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12-25 g, Ophiopogon japonicus 12-25 g, Dazao 10-30 g, Poria cocos 12-25 g, Albizzia julibrissima 14-24 g, Nocturnal fir 14-24 g, Polygala 15-23 g, Jiji. Shell 15-23g, Radix Paeoniae Alba 15-23g, Radix Astragali 30-50g, Cortex Paeoniae 13-22g, Fritillariae Fritillariae 20-40g, Glycyrrhiza 18-30g and Radix Polygoni Multiflori 10-30g.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 prepared by the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has the functions of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regulating qi and phlegm, tonifying qi and generating pulse, regulating blood vessels and relieving pain. It has obvious effect o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gina pectoris, hypertension, arrhythmia, myocardial infarction,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other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The selected medicines are compatible, safe, non-toxic and side effects, good curative effect, high cure rate, low treatment cost and not easy to recur. It is a kind of treatment of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worth populariz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disea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制剂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所谓心脑血管疾病就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的疾病统称,心脑血管疾病是指心脏和动脉血管发生硬化而引起的心脏缺血或出血的疾病,包括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肌梗塞、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循环系统指人体内运送血液的器官和组织,主要包括心脏、血管(动脉、静脉、微血管),心脑血管疾病可以细分为急性和慢性心脑血管疾病,一般都是与动脉硬化有关。心肌缺血损伤后心肌细胞坏死,形成瘢痕,从而引起心室的重构,心功能日益恶化,最终导致心力衰竭、死亡。而心室重构主要是根据心脏超声波测量心脏的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及心室间隔(IVS)等指标来进行判断。全球每年约有1700万人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接近世界人口总死亡数的1/4。其中因急性心肌梗死和慢性心功能不全导致死亡的占心脑血管疾病病死率的50%以上。因此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目前,世界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方法或药物多种多样,如使用传统的西药治疗,如阿司匹林、β阻滞剂等;手术治疗法,如外科搭桥手术等;膳食疗法,如患者应该少量多餐,食物应清淡、富有营养和容易消化,注意水和电解质平衡等等;以及中药治疗法,如独参汤、五福心脑清、步长脑心通、生脉散等中药药方。其中西药疗法疗效虽好,但副作用大并且具有窄谱性,手术治疗法易给患者留下手术后遗症,膳食疗法见效慢,市售中药制剂疗效虽好,但多半配方过于复杂,制备工艺繁琐,或因价格偏高,有一定的普及困难等问题等等缺点。但中药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和降血脂方面已经有上千年的应用历史,而且因其独特的药物特性,如含有多种成分并且靶向多种蛋白靶点,因此开发基于中药配方的药物有降低副作用,减少后遗症和见效快等优点。所以开发以中药为基础的药物制剂,并且简化配方和制备方法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活血化瘀,理气化痰,补气生脉,调血脉止痛作用的中药制剂,对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肌梗塞、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具有明显效果,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的中药制剂,所述中药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党参20~40g、云苓12~25g、白术12~25g、麦冬12~25g、大枣10~30g、茯苓12~25g、合欢皮14~24g、夜交藤14~24g、远志15~23g、积壳15~23g、白芍15~23g、黄芪30~50g、丹皮13~22g、大贝母20~40g、甘草18~30g和首乌10~30g。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的中药制剂,其中所述中药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党参25~35g、云苓16~20g、白术16~20g、麦冬16~20g、大枣15~25g、茯苓16~20g、合欢皮17~19g、夜交藤17~19g、远志17~19g、积壳16~20g、白芍17~19g、黄芪35~45g、丹皮16~20g、大贝母25~35g、甘草22~26g和首乌15~25g。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的中药制剂,其中所述中药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党参30g、云苓18g、白术18g、麦冬18g、大枣20g、茯苓18g、合欢皮18g、夜交藤18g、远志18g、积壳18g、白芍18g、黄芪40g、丹皮18g、大贝母30g、甘草24g和首乌20g。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的中药制剂为汤剂、散剂、胶囊剂、片剂、颗粒剂或滴丸剂中任意一种。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所述治疗心脑血管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为,按原料配比分别称取各原料药,粉碎至100~150目后,然后混合均匀后,放入提取器中,加水浸泡2~3小时,第一次蒸煮2~3小时,滤出,第二次蒸煮1.5~2小时,第三次蒸煮0.5~1小时滤出,同时收集滤渣,并将三次滤出的滤液合并得提取滤物,所述提取滤物即为汤剂;或者将所收集的滤渣经烘干后,并粉碎成100~150目细粉,然后加入所述提取滤物中,混合均匀后并加热浓缩,浓缩至为密度1.2~1.3稠膏状,最后经烘干后,并粉碎成200~400目细粉,即可制备得散剂;或者将得散剂加入辅料适量,然后采用常规工艺制成方式,即可制备得所述胶囊剂、片剂、颗粒剂或滴丸剂。其中辅料是指填充剂、润滑剂,填充剂包括可溶或微溶性钙盐、甘露醇、淀粉、糊精、微晶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润滑剂包括微粉硅胶,滑石粉、硬脂酸镁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填充剂和润滑剂都制药领域中常用的辅料添加剂。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选用党参、云苓、白术、麦冬、大枣、茯苓、合欢皮、夜交藤、远志、积壳、白芍、黄芪、丹皮、大贝母、甘草和首乌共十六味中药为原料,制成为汤剂、散剂、胶囊剂、片剂、颗粒剂或滴丸剂中的任意一种中药制剂,具有活血化瘀,理气化痰,补气生脉,调血脉止痛作用。对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肌梗塞、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具有明显效果,所选药材配伍相宜,安全无毒副作用,治疗效果好、治愈率高,治疗成本低,不易复发,是一种值得广泛推广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充分的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是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的中药制剂,所述中药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党参20g、云苓12g、白术12g、麦冬12g、大枣10g、茯苓12g、合欢皮14g、夜交藤14g、远志15g、积壳15g、白芍15g、黄芪30g、丹皮13g、大贝母20g、甘草18g和首乌10g。所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为,按原料配比分别称取各原料药,粉碎至100~150目后,然后混合均匀后,放入提取器中,加水浸泡2~3小时,第一次蒸煮2~3小时,滤出,第二次蒸煮1.5~2小时,第三次蒸煮0.5~1小时滤出,同时收集滤渣,并将三次滤出的滤液合并得提取滤物,所述提取滤物即为汤剂;或者将所收集的滤渣经烘干后,并粉碎成100~150目细粉,然后加入所述提取滤物中,混合均匀后并加热浓缩,浓缩至为密度1.2~1.3稠膏状,最后经烘干后,并粉碎成200~400目细粉,即可制备得散剂;或者将得散剂加入辅料适量,然后采用常规工艺制成方式,即可制备得所述胶囊剂、片剂、颗粒剂或滴丸剂。其中辅料是指填充剂、润滑剂,填充剂包括可溶或微溶性钙盐、甘露醇、淀粉、糊精、微晶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润滑剂包括微粉硅胶,滑石粉、硬脂酸镁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填充剂和润滑剂都制药领域中常用的辅料添加剂。用法每日3次,饭后服用,其中汤剂每次30~40毫升,而散剂、胶囊剂、片剂、颗粒剂或滴丸剂为每次200~250毫克,用温白开水冲服。实施例2: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的中药制剂,所述中药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党参25g、云苓16g、白术16g、麦冬16g、大枣15g、茯苓16g、合欢皮17g、夜交藤17g、远志17g、积壳16g、白芍17g、黄芪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党参20~40g、云苓12~25g、白术12~25g、麦冬12~25g、大枣10~30g、茯苓12~25g、合欢皮14~24g、夜交藤14~24g、远志15~23g、积壳15~23g、白芍15~23g、黄芪30~50g、丹皮13~22g、大贝母20~40g、甘草18~30g和首乌10~30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党参20~40g、云苓12~25g、白术12~25g、麦冬12~25g、大枣10~30g、茯苓12~25g、合欢皮14~24g、夜交藤14~24g、远志15~23g、积壳15~23g、白芍15~23g、黄芪30~50g、丹皮13~22g、大贝母20~40g、甘草18~30g和首乌10~30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党参25~35g、云苓16~20g、白术16~20g、麦冬16~20g、大枣15~25g、茯苓16~20g、合欢皮17~19g、夜交藤17~19g、远志17~19g、积壳16~20g、白芍17~19g、黄芪35~45g、丹皮16~20g、大贝母25~35g、甘草22~26g和首乌15~25g。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党参30g、云苓18g、白术18g、麦冬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大秀李鹏
申请(专利权)人:刘大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