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构造柱模板与墙体固定的连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构造柱模板与墙体固定的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构造柱是砖混结构建筑中重要的砼构件。为提高多层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规范要求应在房屋的砌体内适宜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并与圈梁连接,共同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这种钢筋混凝土柱通常就被称为构造柱。构造柱,主要不是承担竖向荷载的,而是抗击剪力,抗震等横向荷载的。构造柱通常设置在楼梯间的休息平台处,纵横墙交界处,墙的转角处,墙长达到五米的中间部位要设构造柱。近年来为提高砌体结构的承载能力或稳定性而又不增大截面尺寸,墙中的构造柱已不仅仅设置在房屋墙体转角、边缘部位,而按需要设置在墙体的中间部位,圈梁必须设置成封闭状。现有构造柱均通过构造柱模板浇筑而成,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通常需要先用建筑板组装成构造柱盒子,随后将混凝土倒在该盒子内,待混凝土完全干透,再将建筑板取下,此时便完成构造柱成型。现在对于端部构造柱建筑板的加固,大部分都是采用传统步步紧进行夹紧加固,但是步步紧在使用的时候,需要一端固定,而后敲打活动端去夹紧固定模板,但在使用步步紧进行夹紧之前,要在已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构造柱模板与墙体固定的连接装置,包括活动模板(1)和固定模板(2),所述活动模板(1)和固定模板(2)之间贯穿设置有穿墙螺杆(6),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模板(1)和固定模板(2)均由相互铰接的第一模板(101)和第二模板(102)构成,第一模板(101)和第二模板(102)上均焊接固定设置有加强板(8);所述加强板(8)通过模具浇筑而来,其上留设有凹槽(7),顶部设置有若干间断的卡槽(5),凹槽(7)中间为矩形,其上留设有与穿墙螺杆(6)相匹配的通孔(10),靠近第一模板(101)和第二模板(102)铰接处的一端与加强板(8)的末端在同一个面上,另一端中间为半圆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构造柱模板与墙体固定的连接装置,包括活动模板(1)和固定模板(2),所述活动模板(1)和固定模板(2)之间贯穿设置有穿墙螺杆(6),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模板(1)和固定模板(2)均由相互铰接的第一模板(101)和第二模板(102)构成,第一模板(101)和第二模板(102)上均焊接固定设置有加强板(8);所述加强板(8)通过模具浇筑而来,其上留设有凹槽(7),顶部设置有若干间断的卡槽(5),凹槽(7)中间为矩形,其上留设有与穿墙螺杆(6)相匹配的通孔(10),靠近第一模板(101)和第二模板(102)铰接处的一端与加强板(8)的末端在同一个面上,另一端中间为半圆形,其上开设有用于连接孔(11);所述连接孔(11)分别通过转轴与位于支撑杆(3)和支撑杆座(9)底端的连接座(12)活动连接在一起,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大海,火高德,张鑫,杨雪芳,孙雁斌,樵永康,何军,韩雪兰,王天亮,刘小锋,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第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