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稳定传送的片状传送物存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5964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7 0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稳定传送的片状传送物存放装置,包括导轨支撑机构、驱动机构、连杆机构和两根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导轨分别安装在导轨支撑机构上,形成片状传送物存放的滑道,所述滑道中间设有一条纵向延伸的缝隙,驱动机构安装在导轨支撑机构上,连杆机构与驱动机构连接,连杆机构位于滑道的下方。由于对自动封管机的片状传送物存放装置进行了改进,增设了片状传送物存放装置连杆机构,有效地避免出现片状传送物歪斜的情况,避免了片状传送物吸不到的现象,使片状传送物能够更加快速地送入片状传送物定位机构,大幅提升生产效率。

Storage device for sheet conveyance with stable transmissio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table transfer sheet conveyor storage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guide rail support mechanism, a driving mechanism, a connecting rod mechanism and two guide rails. The utility model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two guide rails are respectively installed on the guide rail support mechanism to form a slideway for storing the sheet conveyor, and a longitudinal one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slideway. The driving mechanism is mounted on the guide rail support mechanism, the connecting rod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iving mechanism, and the connecting rod mechanism is located below the slideway. Because of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heet conveyor storage device of the automatic pipe sealing machine and the addition of the connecting rod mechanism of the sheet conveyor storage device, the deflection of the sheet conveyor is effectively avoided,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sheet conveyor can not be sucked is avoided, and the sheet conveyor can be sent to the sheet conveyor location mechanism more quickly. Greatly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稳定传送的片状传送物存放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片状传送物(主要包括软包装容器、片状标贴等)存放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稳定传送的片状传送物存放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自动封管机的机构,包括机架、分别安装在机架上的软包装容器过渡传送机构和至少一个软包装容器送入机构,这个结构相对比较复杂,操作不方便,成本较高。而且送袋过程中经常会因为软包装的推进不到位,而出现无法将软包装容器送达到封管机的工作转盘上,需要人工去将软包装容器摆放到位才可继续下一步工序,这样无法提高生产效率。为了提高用于软包装容器的封管机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公告号为CN101670687的中国专利文献“自立袋自动封管机”公开了一种自立袋自动封管机,包括自立袋送入机构、袋口开启机构、灌装管送入机构、循环生产线和自立袋送出机构,循环生产线包括循环传送机构、至少两个热封机构和多个插管装置,各插管装置均设在循环传送机构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立袋送入机构、灌装管送入机构、袋口开启机构、所有热封机构和自立袋送出机构沿着循环传送机构的外沿从循环传送机构入口到出口依次分布。所述热封机构为滚动热封机构。但是,申请人发现这种封管机存在不足,其滚动热封机构难以保证热封的效果,灌装管容易脱离自立袋的袋口,难以保证成品的质量,废品率难以降低,因此生产效率难以提高,而且其插管机构的结构还是非常复杂,工作效率低,容易发生故障,这些问题导致生产成本难以降低。为此,申请人对现有技术进行了改进,并申请了专利,专利号为201420504887.3,名称为“用于软包装容器的封管机”,该封管机包括机架、分别安装在机架上的软包装容器送入机构、灌装管送入机构、插管机构、点封机构、袋口封合机构和软包装容器送出机构,所述袋口封合机构包括软包装容器转移机构和至少两个封口装置,所述软包装容器转移机构将插管机构中加工好的软包装容器按插管机构、各封口装置、软包装容器送出机构依次顺序传送,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装置包括软包装容器传送转盘和至少一个封口模,所述软包装容器传送转盘可转动的安装在机架上,所述封口模安装在软包装容器传送转盘的边缘。由于封口装置将封口模安装在可转动的软包装容器传送转盘的边缘,让封口模对软包装容器进行传统静态封口的同时不停歇的传送软包装容器,因此能够在保证封口效果的前提下,大幅提高生产效率;由于插管机构采用垂直动作轨道、横向动作轨道等部件组成的结构取代原有的多机构配合机构,有效的简化了插管机构的结构,各部件的配合更好,并且不容易发生故障,大大节省了能源的消耗,有效的降低了制造成本和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上述封管机的软包装容器送入机构采用的是气缸吸取软包装容器、然后摆动架带动气缸转动、将软包装容器横向插入软包装容器定位架的方式,可是申请人经过大量实验发现,这种送袋方式生产效率很低,而且难以提高。一旦速度较快就难以保证插入的精确度,容易出现软包装容器歪斜的情况,导致出现废品,并且废品率难以降低,因此不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为此,申请人对现有技术进行了改进,并申请了专利,专利号为201620145390.6,名称为“一种可快速送袋的自动封管机”,该自动封管机包括机架、分别安装在机架上的软包装容器送入机构、灌装管送入机构、插管机构、袋口封合机构和软包装容器送出机构;所述软包装容器送入机构包括取袋送袋装置、支撑架和至少一个软包装容器存放架,所述支撑架安装在机架上,软包装容器存放架安装在支撑架上,取袋送袋装置位于软包装容器存放架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取袋送袋装置包括往复拨动机构、轨道、滑动架和取袋送袋单元,所述轨道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滑动架可滑动地安装在轨道上,所述取袋送袋单元安装在滑动架上,所述往复拨动机构连接滑动架。本技术能够有效地避免出现软包装容器歪斜的现象,大大降低了废品率,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但是,上述自动封管机的软包装容器送入机构采用的是取袋送袋单元与对应的软包装容器定位机构同步运动的方式,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申请人发现,这种送袋方式生产效率很低,而且难以提高。经过一段时间的吸取软包装容器后会出现软包装容器之间存在间隙,无法准确吸取软包装容器的情况,导致出现废品,并且废品率难以降低,因此不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为此,申请人对现有技术进行了改进,名称为“一种自动封管机的送袋机构”,该自动封管机的送袋机构包括机架、软包装容器存放架、至少一个双工位取放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包装容器存放架为倾斜的存放架,存放架从后端到前端高度逐渐降低;所述双工位取放机构包括转动轴、驱动机构和取放机构,驱动机构和转动轴分别安装在机架上,取放机构安装在转动轴上,转动轴与驱动机构连接。由于对送袋机构进行了改进,增设了软包装容器过渡传送机构,既有效地避免出现软包装容器歪斜的现象,大大降低了废品率,又使得软包装容器能够更加快速地送入软包装容器定位机构,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但是,上述自动封管机的送袋机构采用的是将软包装容器架倾斜放置,利用软包装容器自身重量来推动软包装容器移动到软包装容器架出口端的方式,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申请人发现,这种送袋方式生产效率很低,而且难以提高。在软包装容器移动的过程中会导致软包装容器之间产生缝隙,而促使软包装容器在运输过程中摆放不整齐的情况,导致吸不到软包装容器,机器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机构简单、速度更快的可稳定传送的片状传送物存放装置,该片状传送物存放装置不仅能够快速而准确地将片状传送物送达到封管机的机架上,有效地避免出现片状传送物歪斜、推进不到位的现象,并且其速度能够大大地提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稳定传送的片状传送物存放装置,导轨支撑机构、驱动机构、连杆机构和两根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导轨分别安装在导轨支撑机构上,形成片状传送物存放的滑道,所述滑道中间设有一条纵向延伸的缝隙,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导轨支撑机构上,连杆机构与驱动机构连接,连杆机构位于滑道的下方,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上横梁、下横梁、第一支撑单元和第二支撑单元,所述第一支撑单元上端与驱动机构连接,第一支撑单元上部与上横梁前端铰接,第一支撑单元下端安装在下横梁前端,所述第二支撑单元上端与上横梁后端铰接,第二支撑单元下端安装在下横梁后端。片状传送物放置在两根导轨形成的滑道上,当驱动机构推动第一支撑单元时,上横梁随着第一单元动作,从而推动在滑道上的片状传送物。较优的方案,所述导轨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两根导轨前端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撑架上,所述两根导轨后端分别安装在第二支撑架上,所述下横梁前端可滑动安装在第一支撑架上,下横梁后端可滑动安装在第二支撑架上。较优的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气缸和气缸安装板,所述气缸安装板安装在第一支撑架上,气缸与气缸安装板铰接,气缸活塞杆与第一支撑单元上端连接。更优的方案,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包括第一上支撑杆和第一下支撑杆,所述第一上支撑杆与气缸活塞杆连接,第一上支撑杆底端与第一下支撑杆上端铰接,第一下支撑杆安装在下横梁上,第一上支撑杆上端与上横梁铰接,所述第二支撑单元包括第二上支撑杆和第二下支撑杆,所述第二上支撑杆底端与第二下支撑杆上端铰接,第二下支撑杆安装在下横梁上,第二上支撑杆上端与上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稳定传送的片状传送物存放装置,包括导轨支撑机构、驱动机构、连杆机构和两根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导轨分别安装在导轨支撑机构上,形成片状传送物存放的滑道,所述滑道中间设有一条纵向延伸的缝隙,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导轨支撑机构上,所述连杆机构与驱动机构连接,连杆机构位于滑道的下方,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上横梁、下横梁、第一支撑单元和第二支撑单元,所述第一支撑单元上部与驱动机构连接,第一支撑单元上端与上横梁前端铰接,第一支撑单元下端安装在下横梁前端,所述第二支撑单元上端与上横梁后端铰接,第二支撑单元下端安装在下横梁后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稳定传送的片状传送物存放装置,包括导轨支撑机构、驱动机构、连杆机构和两根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导轨分别安装在导轨支撑机构上,形成片状传送物存放的滑道,所述滑道中间设有一条纵向延伸的缝隙,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导轨支撑机构上,所述连杆机构与驱动机构连接,连杆机构位于滑道的下方,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上横梁、下横梁、第一支撑单元和第二支撑单元,所述第一支撑单元上部与驱动机构连接,第一支撑单元上端与上横梁前端铰接,第一支撑单元下端安装在下横梁前端,所述第二支撑单元上端与上横梁后端铰接,第二支撑单元下端安装在下横梁后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稳定传送的片状传送物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两根导轨前端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撑架上,所述两根导轨后端分别安装在第二支撑架上,所述下横梁前端可滑动安装在第一支撑架上,下横梁后端可滑动安装在第二支撑架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可稳定传送的片状传送物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气缸和气缸安装板,所述气缸安装板安装在第一支撑架上,气缸与气缸安装板铰接,气缸活塞杆与第一支撑单元上端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可稳定传送的片状传送物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包括第一上支撑杆和第一下支撑杆,所述第一上支撑杆与气缸活塞杆连接,第一上支撑杆底端与第一下支撑杆上端铰接,第一下支撑杆安装在下横梁上,第一上支撑杆上端与上横梁铰接,所述第二支撑单元包括第二上支撑杆和第二下支撑杆,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仕泽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虹桥包装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