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双层隧道内部预制立柱-基座的套筒式快速连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25959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7 0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层隧道内部预制立柱‑基座的套筒式快速连接方法,该方法是在双层隧道的管片(7)上浇筑弧形基座(6),并在该弧形基座(6)上安装预制立柱(1),该预制立柱(1)内预埋有预制立柱连接钢筋(2)和套筒(3),预制立柱连接钢筋(2)底端一部分插入套筒(3)内部;所述弧形基座(6)内部预埋有基座连接钢筋(5),该基座连接钢筋(5)上部从弧形基座(6)顶面伸出,插入预制立柱(1)内预埋的套筒(3)内,最后,在套筒内部注入灌浆料(4)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质量可控,无环境污染,生产速度快,预制立柱与弧形基座对接容易,施工效率高,结构强度好。

Sleeve type fast connection method for precast column and pedestal in double deck tunnel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leeve type quick connection method for a prefabricated column base inside a double-layer tunnel. The method is to pour an arc base (6) on a segment (7) of a double-layer tunnel and install a prefabricated column (1) on the arc base (6). The prefabricated column (1) is embedded with a prefabricated column connecting steel bar (2) and a sleeve (3), and the prefabricated column is connected. A part of the bottom end of the connecting steel bar (2) is inserted into the inner part of the sleeve (3); the arc base (6) is pre-embedded with a base connecting steel bar (5),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base connecting steel bar (5) is protruded from the top surface of the arc base (6), inserted into the sleeve (3) embedded in the prefabricated column (1), and finally, the grouting material (4) is injected into the sleeve.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trollable quality, no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fast production speed, easy docking of prefabricated column and arc base, high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and good structural streng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隧道内部预制立柱-基座的套筒式快速连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工程领域,涉及一种双层隧道内部预制立柱-基座的套筒式快速连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大直径盾构内部双层车道结构的施工通常采用预制件快速施工下层车道后,现浇施工上层粱、板、柱结构的方法,如上海上中路隧道、迎宾三路隧道、军工路隧道以及南京纬三路隧道等。这种施工方法结构整体性、耐久性等效果较好,但该工法的的预制化程度较低,除下层车道外,其他内部构件均需现场浇筑。由于隧道内部空间狭小,内部结构施工组织不便,如果采用现浇法施工,不仅施工速度慢,而且影响盾构正常推进,进而影响整个盾构隧道的工期。因此,在现代盾构隧道施工中,内部结构施工采用半预制化乃至全预制化技术是必然的趋势。预制结构具有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工人劳动强度低、保护环境等优点。但是,但对于预制装配式结构体系来说,其连接节点至关重要,节点不仅要便于施工,而且还要在地震作用下保持其完整性。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双层隧道内部预制立柱-基座的套筒式快速连接方法,对接容易,施工效率高,结构强度好,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预制立柱工厂预制,标准化生产,质量可控,施工效率高,有利于提高隧道内部结构施工速度,缩短隧道施工工期的双层隧道内部预制立柱-基座的套筒式快速连接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层隧道内部预制立柱-基座的套筒式快速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在双层隧道的管片上浇筑弧形基座,并在该弧形基座上浇筑预制立柱,该预制立柱内预埋有预制立柱连接钢筋和套筒,预制立柱连接钢筋底端一部分插入套筒内部;所述弧形基座内部预埋有基座连接钢筋,该基座连接钢筋上部从弧形基座顶面伸出,插入预制立柱内预埋的套筒内,最后,在套筒内部填充灌浆料即可。所述的预制立柱内预埋的预制立柱连接钢筋为多根,在预制立柱周侧内竖向布置。所述的预制立柱内预埋的套筒为多个,在预制立柱周侧底部与预制立柱连接钢筋底端对应布置。所述的弧形基座内预埋的基座连接钢筋为多根,在弧形基座内与预制立柱连接钢筋、预制立柱内预埋套筒对应布置。所述的预制立柱连接钢筋、预制立柱内预埋的套筒和弧形基座内预埋的基座连接钢筋的轴线相同。所述的套筒底部和上部设有露出预制立柱表面的开孔,使得基座连接钢筋顶端插入预制立柱内预埋的套筒之后,可在套筒内部注满灌浆料。所述的套筒最小内径与预制立柱连接钢筋公称直径的差值不小于15mm;套筒采用球墨铸铁制造,其抗拉强度不小于600MPa,延伸率不小于3%,球化率不小于85%。所述的预制立柱连接钢筋底端插入套筒内部的长度和基座连接钢筋顶端插入套筒的长度不小于8倍的连接钢筋直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隧道内部空间狭小,内部结构施工组织不便,而在传统隧道结构中,立柱通常采用现浇法施工,这使得施工速度缓慢,影响盾构正常推进,进而影响整个盾构隧道的工期。这种双层隧道内部预制立柱-基座的套筒式快速连接方法对接容易,施工效率高,结构强度好,而且使得隧道内部立柱可以在工厂预制,缩短了施工工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立面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A-A剖面图;附图中标号说明:1―预制立柱;2―预制立柱连接钢筋;3―套筒;4―灌浆料;5―基座连接钢筋;6―弧形基座;7―管片;8―套筒出浆孔;9―套筒注浆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双层隧道内部预制立柱-基座的套筒式快速连接方法,该方法是在双层隧道的管片7上浇筑弧形基座6,并在该弧形基座6上浇筑预制立柱1,该预制立柱1内预埋有预制立柱连接钢筋2和套筒3,预制立柱连接钢筋2底端一部分插入套筒3内部;所述弧形基座6内部预埋有基座连接钢筋5,该基座连接钢筋5上部从弧形基座6顶面伸出,插入预制立柱1内预埋的套筒3内,最后,在套筒3内部填充灌浆料4即可。其中,预制立柱1内预埋的预制立柱连接钢筋2为多根,在预制立柱1周侧内竖向布置。所述的预制立柱1内预埋的套筒3为多个,在预制立柱1周侧底部与预制立柱连接钢筋2底端对应布置。所述的弧形基座6内预埋的基座连接钢筋5为多根,在弧形基座6内与预制立柱连接钢筋2、预制立柱内预埋套筒3对应布置。所述的预制立柱连接钢筋2、预制立柱1内预埋的套筒3和弧形基座6内预埋的基座连接钢筋5的轴线相同。所述的套筒3底部设有套筒注浆孔9,上部套筒出浆孔8,套筒注浆孔9和套筒出浆孔8均露出预制立柱1表面,使得基座连接钢筋5顶端插入预制立柱1内预埋的套筒3之后,可通过套筒注浆孔9和套筒出浆孔8向套筒3内部注满灌浆料。所述的套筒3最小内径与预制立柱连接钢筋2公称直径的差值不小于15mm;套筒3采用球墨铸铁制造,其抗拉强度不小于600MPa,延伸率不小于3%,球化率不小于85%。所述的预制立柱连接钢筋2底端插入套筒3内部的长度和基座连接钢筋5顶端插入套筒3的长度不小于8倍的连接钢筋直径。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
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专利技术。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专利技术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揭示,对于本专利技术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隧道内部预制立柱‑基座的套筒式快速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在双层隧道的管片(7)上浇筑弧形基座(6),并在该弧形基座(6)上浇筑预制立柱(1),该预制立柱(1)内预埋有预制立柱连接钢筋(2)和套筒(3),预制立柱连接钢筋(2)底端一部分插入套筒(3)内部;所述弧形基座(6)内部预埋有基座连接钢筋(5),该基座连接钢筋(5)上部从弧形基座(6)顶面伸出,插入预制立柱(1)内预埋的套筒(3)内,套筒(3)内部注入灌浆料(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隧道内部预制立柱-基座的套筒式快速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在双层隧道的管片(7)上浇筑弧形基座(6),并在该弧形基座(6)上浇筑预制立柱(1),该预制立柱(1)内预埋有预制立柱连接钢筋(2)和套筒(3),预制立柱连接钢筋(2)底端一部分插入套筒(3)内部;所述弧形基座(6)内部预埋有基座连接钢筋(5),该基座连接钢筋(5)上部从弧形基座(6)顶面伸出,插入预制立柱(1)内预埋的套筒(3)内,套筒(3)内部注入灌浆料(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隧道内部预制立柱-基座的套筒式快速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制立柱(1)内预埋的预制立柱连接钢筋(2)为多根,在预制立柱(1)周侧内竖向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隧道内部预制立柱-基座的套筒式快速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制立柱(1)内预埋的套筒(3)为多个,在预制立柱(1)周侧底部与预制立柱连接钢筋(2)底端对应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隧道内部预制立柱-基座的套筒式快速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基座(6)内预埋的基座连接钢筋(5)为多根,在弧形基座(6)内与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禹海涛李龙津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