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用手动配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5475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6 2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验用手动配胶装置,包括框架,框架上可拆卸连接有相对的第一玻璃板与第二玻璃板,第一玻璃板与第二玻璃板之间围成配胶腔,配胶腔底部以及两侧分别与框架密封相连,第一玻璃板顶部设有第一延伸部,第二玻璃板顶部设有第二延伸部,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组成便于下料的下料槽。通过在框架上设置第一玻璃板与第二玻璃板,使第一玻璃板与第二玻璃板围成配胶腔,实验人员将不同的粘胶剂组分依次滴入配胶腔内进行配胶实验,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组成的下料槽使得实验人员能够更加快速的滴入粘胶剂组分,结构简单且便于操作,使得实验人员能够同时进行多组实验,有效的提高了实验人员的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配胶实验。

A manual dispensing device for experim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xperimental manual glue dispens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a first glass plate and a second glass plate can be detachably connected on the frame, a glue dispensing cavity is formed between the first glass plate and the second glass plate, the bottom and both sides of the glue dispensing cavity are respectively seal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frame, and the top of the first glass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extension. The top part of the second glass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extension part, and the first extension part and the second extension part are composed of a cutting trough for easy blanking. By setting the first glass plate and the second glass plate on the frame, the first glass plate and the second glass plate are surrounded by a dispensing chamber. The experimenter drops different adhesive components into the dispensing chamber in turn to do the dispensing experiment. The cutting trough composed of the first extension and the second extension enables the experimenter to drop the adhesive more quickly. The composition of the agent is simple in structure and easy to operate, so that the experimenter can carry out multiple groups of experiments at the same time, effectively improving the working efficiency of the experimenter. The utility model is applied to the rubber matching experi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验用手动配胶装置
本技术涉及配胶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实验用手动配胶装置。
技术介绍
多组分胶粘剂使用前,按规定的比例调配混合均匀的工作称配胶。其调配比例需要经过多次实验得出,现有的配胶装置都具有较为复杂的结构,且体积较大,且一次只能进行一种比例的配胶工作,不便于实验室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验用手动配胶装置,结构简单,具有较小的体积,使得实验人员能够同时操作多组配胶装置,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实验用手动配胶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上可拆卸连接有相对的第一玻璃板与第二玻璃板,所述第一玻璃板与第二玻璃板之间围成配胶腔,所述配胶腔底部以及两侧分别与框架密封相连,所述第一玻璃板顶部设有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二玻璃板顶部设有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组成便于下料的下料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配胶腔的厚度为2~4mm。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框架包括可拆卸相连的前支架与后支架,所述第一玻璃板与前支架可拆卸相连,所述第二玻璃板与后支架可拆卸相连。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支架与后支架通过卡扣相连。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支架与后支架分别为相配置的凹形结构,所述前支架的凹口内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玻璃板插装在第一凹槽内,所述后支架的凹口内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玻璃板插装在第二凹槽内。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一玻璃板之间设有密封胶垫、第二凹槽与第二玻璃板之间设有密封胶垫。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能够限制第一玻璃板移动的第一限制件,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能够限制第二玻璃板移动的第二限制件。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限制件与第二限制件分别为弹簧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框架上设置第一玻璃板与第二玻璃板,使第一玻璃板与第二玻璃板围成配胶腔,实验人员将不同的粘胶剂组分依次滴入配胶腔内进行配胶实验,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组成的下料槽使得实验人员能够更加快速的滴入粘胶剂组分,结构简单且便于操作,使得实验人员能够同时进行多组实验,有效的提高了实验人员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实验用手动配胶装置,包括框架1,框架1上可拆卸连接有相对的第一玻璃板21与第二玻璃板22,第一玻璃板21与第二玻璃板22之间围成配胶腔,配胶腔底部以及两侧分别与框架1密封相连,第一玻璃板21顶部设有第一延伸部211,第二玻璃板22顶部设有第二延伸部221,第一延伸部211与第二延伸部221组成便于下料的下料槽。本实施例通过在框架1上设置第一玻璃板21与第二玻璃板22,使第一玻璃板21与第二玻璃板22围成配胶腔,实验人员将不同的粘胶剂组分依次滴入配胶腔内进行配胶实验,第一延伸部211与第二延伸组成的下料槽使得实验人员能够更加快速的滴入粘胶剂组分,结构简单且便于操作,使得实验人员能够同时进行多组实验,有效的提高了实验人员的工作效率。优选的,配胶腔的厚度为2~4mm,本实施例中配胶腔的厚度为3mm,此时既能减少粘胶剂组分的使用量,也能使滴入配胶腔的各粘胶剂组分能够充分混合。优选的,框架1包括可拆卸相连的前支架11与后支架12,第一玻璃板21与前支架11可拆卸相连,第二玻璃板22与后支架12可拆卸相连,方便实验人员在完成配胶实验后拆卸配胶装置以及清洗配胶装置。优选的,前支架11与后支架12的两侧以及底部分别通过卡扣3相连,便于实验人员拆卸与组装配胶装置。优选的,前支架11与后支架12分别为相配置的凹形结构,前支架11的凹口内设有第一凹槽,第一玻璃板21插装在第一凹槽内,后支架12的凹口内设有第二凹槽,第二玻璃板22插装在第二凹槽内。优选的,第一凹槽与第一玻璃板21之间设有密封胶垫、第二凹槽与第二玻璃板22之间设有密封胶垫,防止各粘胶剂组分从第一凹槽与第一玻璃板21之间的连接缝隙、第二凹槽与第二玻璃板22之间的连接缝隙渗出。优选的,第一凹槽内设有能够限制第一玻璃板21移动的第一限制件,第二凹槽内设有能够限制第二玻璃板22移动的第二限制件,防止第一玻璃板21与第二玻璃板22因实验人员的触碰而发生抖动,从而影响实验效果。优选的,第一限制件与第二限制件分别为并未图示的弹簧片。当然,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验用手动配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所述框架(1)上可拆卸连接有相对的第一玻璃板(21)与第二玻璃板(22),所述第一玻璃板(21)与第二玻璃板(22)之间围成配胶腔,所述配胶腔底部以及两侧分别与框架(1)密封相连,所述第一玻璃板(21)顶部设有第一延伸部(211),所述第二玻璃板(22)顶部设有第二延伸部(221),所述第一延伸部(211)与第二延伸部(221)组成便于下料的下料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用手动配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所述框架(1)上可拆卸连接有相对的第一玻璃板(21)与第二玻璃板(22),所述第一玻璃板(21)与第二玻璃板(22)之间围成配胶腔,所述配胶腔底部以及两侧分别与框架(1)密封相连,所述第一玻璃板(21)顶部设有第一延伸部(211),所述第二玻璃板(22)顶部设有第二延伸部(221),所述第一延伸部(211)与第二延伸部(221)组成便于下料的下料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实验用手动配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胶腔的厚度为2~4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实验用手动配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包括可拆卸相连的前支架(11)与后支架(12),所述第一玻璃板(21)与前支架(11)可拆卸相连,所述第二玻璃板(22)与后支架(12)可拆卸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实验用手动配胶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来庆陈翠翠梁焕坤李佳丽李康燕钟树海程承武刘细潘林艳刘伟黎杰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泽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