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真空高频感应加热复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5240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6 2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双金属复合的真空高频感应加热复合装置,属于焊接装备领域。高频感应加热复合工艺具有工艺简单,复合效率高等一系列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频感应加热复合装置包含感应加热线圈、密封容器、输送辊道、密封门和抽真空装置,密封容器与抽真空装置相连,在密封容器内布置有输送辊道,输送辊道的相邻输送辊筒之间通过链条链轮连接,所述感应加热线圈为U型结构,上下布置在所述密封容器的左右中间位置,并插入到所述输送辊道辊筒之间,输送辊筒上表面高度位于U型线圈之间,在所述密封容器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密封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高频感应加热复合工艺容易产生氧化夹杂和堆焊层厚度薄等问题。

Vacuum high frequency induction heating compound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vacuum high frequency induction heating compound device for bimetal composite, belonging to the field of welding equipment. High frequency induction heating combined process has a series of advantages such as simple process and high composite efficiency. The high frequency induction heating compound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comprises an induction heating coil, a sealed container, a conveying roller table, a sealed door and a vacuum pumping device. The sealed container is connected with a vacuum pumping device, a conveying roller table is arranged in the sealed container, and the adjacent conveying roller barrels of the conveying roller table are connected by a chain chain wheel, and the induction heating line is provided.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conveying roller is located between the U-shaped coils, and the sealing doors are arranged at the left and right ends of the sealing container.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that the high frequency induction heating composite process is easy to produce oxidation inclusions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surfacing layer is th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真空高频感应加热复合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进行双金属复合的真空高频感应加热复合装置,属于焊接装备领域。
技术介绍
高频感应加热复合工艺用于在韧性钢板上复合一层耐磨材料如高铬铸铁等,具有工艺简单,复合效率高等一系列优点,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这种工艺是采用在钢板上堆放金属粉末在高频感应加热的条件下进行复合的,为了防止复合过程中金属粉末颗粒的氧化及增加粉末颗粒间的导电性能,必须在金属粉末中加入大量的溶剂,溶剂的加入,既无法完全避免金属粉末的大量烧损,也增加了复合过程中在堆焊层中产生非金属夹杂的可能,降低复合层的组织性能,另外由于溶剂的比重相比于金属粉末要小得多,因此降低了复合粉末的整体比重,在复合窄小工件时,在工件表面上预先堆放的复合粉末的厚度就较低,导致复合后的复合耐磨层的厚度也较低,降低了复合工件的整体耐磨性能。在高频复合过程中,目前主要采用人工进行操作,人工操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同时不稳定,在复合过程中容易出现质量缺陷。高频复合工艺存在的上述问题,严重影响了这种工艺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因此必须找到一种更为有效的工艺方法加以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这样一种真空高频感应加热复合装置,它能有效地解决高频复合工艺所存在的前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生产双金属复合工件的真空高频感应加热复合装置,包含感应加热线圈、密封容器、输送辊道、密封门和抽真空装置,所述抽真空装置通过管路连接在密封容器上,在所述密封容器内布置有输送辊道,所述输送辊道的相邻输送辊筒之间通过相同规格的链条链轮连接,输送辊筒通过传动轴和联轴器与回转驱动装置连接,所述传动轴穿过密封容器器壁,在与所述器壁接触部位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感应加热线圈为U型结构,上下布置在所述密封容器的左右中间位置,并插入到所述输送辊道辊筒之间,输送辊筒上表面高度位于U型线圈之间,所述感应加热线圈穿过密封容器的器壁,在密封容器外部与冷却水系统和感应加热电源相连,所述感应加热线圈与密封容器器壁之间采用密封胶进行密封,在所述密封容器左右两端与输送辊筒相对的位置均设置有密封门,在密封容器的器壁上设置有透明的密封观察窗。所述输送辊道的输送辊筒在感应加热线圈左右两端对称布置。所述密封门由密封门板、侧向加压装置、导门槽、密封件和进出口组成,所述密封门板插入在导门槽内,侧向加压装置能够向密封门板加压,将密封门板压紧在密封件上,封闭进出口。所述密封门板上带有楔形块,上部与驱动油缸连接,所述驱动油缸固定在密封容器上,所述侧向加压装置包含带有导柱孔的导柱架、弹簧和导柱,所述导柱架连接在密封容器侧面,所述弹簧放置在所述导柱孔内,所述导柱一端与弹簧接触,另一端伸出导柱孔并与密封门板相对。所述密封件为带有凸块的结构,所述凸块卡入到密封容器器壁上设置的密封凹槽内。在所述密封容器密封门两侧,布置有输送辊道,输送辊道输送辊筒之间采用链轮链条机构连接,其高度及规格与密封容器内的输送辊道高度及规格一致。所述感应加热线圈穿装在一密封板上,所述密封板采用非磁性材料制作,通过螺栓压装在密封容器上,所述密封板和密封容器侧壁间设置有密封垫。在所述导柱伸出导柱孔的一端安装有滚轮。所述导柱架的安装高度,保证密封门板上升到最高位置时,滚轮与密封门板上的楔形块完全脱离开,而当密封门板下降到最低位置时,滚轮还能够压在楔形块上,并保证至少将密封件压缩2~4mm。在抽真空装置和密封容器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空气过滤装置,所述空气过滤装置采用滤布进行过滤,所述滤布滤孔的尺寸小于高频复合金属粉末的颗粒度。由于高频感应加热复合在密封容器内进行,在复合过程中,采用抽真空装置对密封容器抽取真空,使整个复合过程在接近真空的状态下进行,复合环境中的氧气含量大大降低,有效地降低了金属粉末颗粒在复合过程中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的程度,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复合粉末中溶剂的含量,解决复合过程中金属复合层中出现大量非金属夹杂和复合层厚度较小的问题,具有非常明显的优点。由于整个复合的过程均在密封容器内进行,人工直接操作非常麻烦,为此在密封容器内设置输送辊道,将待复合和已复合工件放置在辊道辊筒上,辊筒采用回转驱动装置进行驱动回转,带动工件平稳匀速运动,既解决了人工复合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复合质量不稳定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密封容器内工件的传输问题。回转驱动装置放置在密封容器外部,便于其检修,其与辊道辊筒之间通过联轴器和连接轴相连,为了保证密封容器的密封性能,连接轴在与密封容器器壁接触部位设置有密封垫。为了减少回转驱动装置的数量,在辊道辊筒上设置相同规格的链轮,相邻辊筒上的链轮之间采用链条连接,可以保证辊筒同方向同一速度回转,可以保证工件输送的稳定性,具有非常明显的优点。感应加热线圈为U型结构,上下布置在所述密封容器的左右中间位置,并插入到所述输送辊道辊筒之间,输送辊筒上表面高度位于U型线圈之间,可以保证复合工件通过输送辊筒送入U型感应加热线圈线圈内进行加热。所述感应加热线圈穿过密封容器的器壁,在密封容器外部与冷却水系统和感应加热电源相连,便于感应加热电源与冷却水系统的布置和检修。为了保证密封容器的密封性能,感应加热线圈和密封容器器壁之间采用密封胶进行密封。辊道辊筒在感应加热线圈左右两端对称布置,预先放置在输送端和已经完成复合的输出端的复合工件数量可以左右均衡,减少密封容器进出口开启关闭的次数,提高复合工艺的效率,优点明显。为了保证复合工件顺利进出密封容器,在密封容器左右两侧设置进出口。在进出口四周的密封容器的器壁上,设置密封件,与进出口相对应的位置,设置密封压板,密封压板能够覆盖压紧密封件,这样保证在复合过程中通过密封压板的左右移动将进出口关闭密封和开启,使得复合工艺在密封状态下进行,当复合作业完成后,打开进出口,解除密封,使工件顺利进出密封容器。通过密封压板的设置,顺利解决了工件密封复合和非真空状态下顺利进出密封容器的问题,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在进出口侧面设置导柱架,导柱架上设置导向孔,导向孔内底部放置弹簧,弹簧前面设置导柱,导柱端部设置滚轮,在密封压板与滚轮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楔形块,密封压板与油缸连接,可以进行上下移动。当需要密封进行复合时,油缸将密封压板下推,在这一过程中,密封压板上的楔形块首先接触滚轮,并将与滚轮连接的导柱向弹簧放置的方向推移,弹簧向楔形块和密封压板施加一定的压力,将密封压板压紧在密封容器器壁上的密封件上,将进出口密封。由于在真空产生过程中,密封压板受到密封容器内部的吸力,因此,由楔形块产生的压力不必过大,即可保证在抽真空过程中进出口的顺利密封,为此,将密封门板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压缩密封件的距离定在2~4mm之间,这一压缩距离既可以保证抽真空时的原始密封条件要求,同时也可以避免过度压缩密封件,降低密封件使用寿命。在真空状态下工件复合完成后,解除密封容器的真空状态,由油缸向上提起密封压板,打开进出口,即可将工件送出送入。由于采用滚轮和弹簧加压的结构,可以大大降低密封压板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便于进出口的打开和关闭,有利于密封压板的密封以及密封的解除。由于密封压板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与密封件之间要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如果密封件在密封容器器壁上安装不牢固,可能会造成密封件在摩擦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生产双金属复合工件的真空高频感应加热复合装置,包含感应加热线圈、密封容器、输送辊道、密封门和抽真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真空装置通过管路连接在密封容器上,在所述密封容器内布置有输送辊道,所述输送辊道的相邻输送辊筒之间通过相同规格的链条链轮连接,输送辊筒通过传动轴和联轴器与回转驱动装置连接,所述传动轴穿过密封容器器壁,在与所述器壁接触部位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感应加热线圈为U型结构,上下布置在所述密封容器的左右中间位置,并插入到所述输送辊道辊筒之间,输送辊筒上表面高度位于U型线圈之间,所述感应加热线圈穿过密封容器的器壁,在密封容器外部与冷却水系统和感应加热电源相连,所述感应加热线圈与密封容器器壁之间采用密封胶进行密封,在所述密封容器左右两端与输送辊筒相对的位置均设置有密封门,在密封容器的器壁上设置有透明的密封观察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产双金属复合工件的真空高频感应加热复合装置,包含感应加热线圈、密封容器、输送辊道、密封门和抽真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真空装置通过管路连接在密封容器上,在所述密封容器内布置有输送辊道,所述输送辊道的相邻输送辊筒之间通过相同规格的链条链轮连接,输送辊筒通过传动轴和联轴器与回转驱动装置连接,所述传动轴穿过密封容器器壁,在与所述器壁接触部位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感应加热线圈为U型结构,上下布置在所述密封容器的左右中间位置,并插入到所述输送辊道辊筒之间,输送辊筒上表面高度位于U型线圈之间,所述感应加热线圈穿过密封容器的器壁,在密封容器外部与冷却水系统和感应加热电源相连,所述感应加热线圈与密封容器器壁之间采用密封胶进行密封,在所述密封容器左右两端与输送辊筒相对的位置均设置有密封门,在密封容器的器壁上设置有透明的密封观察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高频感应加热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辊道的输送辊筒在感应加热线圈左右两端对称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高频感应加热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门由密封门板、侧向加压装置、导门槽、密封件和进出口组成,所述密封门板插入在导门槽内,侧向加压装置能够向密封门板加压,将密封门板压紧在密封件上,封闭进出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高频感应加热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门板上带有楔形块,上部与驱动油缸连接,所述驱动油缸固定在密封容器上,所述侧向加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振卿刘松徐奥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