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辊高利用率的大米垄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5131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6 1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胶辊高利用率的大米垄谷机,包括垄谷箱、电动机、快辊、转轴一、慢辊、转轴二、限速弹簧、齿条槽、传动轴、传动齿轮、驱动电机、挡板、连接杆和滑块,驱动室设置在垄谷箱左端,快辊一和快辊二分别通过转轴一和转轴二并列转动连接在垄谷箱内部,转轴一与电动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轴二与电动机的输出端相连接,转轴二外侧包裹有限速弹簧,传动齿轮位于齿条槽内部,传动轴后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连接杆固定在滑块右端,且连接杆与挡板固定连接,挡板位于垄谷箱内部,该设计利用电机和齿轮的传动原理,驱动挡板在垄谷箱内左右移动,将稻谷均布于胶辊的工作面上,提升了胶辊的利用率,增加了加工效率。

Rice ridge and trough machine with high utilization rate of Cot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rice ridging machine with high utilization ratio of cots, which comprises a ridge box, an electric motor, a fast roller, a rotating shaft, a slow roller, a rotating shaft, a speed-limiting spring, a rack groove, a driving shaft, a driving gear, a driving motor, a baffle plate, a connecting rod and a slider. The driving room is arranged at the left end of the ridge box, and the fast roller and the fast roller are respectively communicated. The rotating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end of the motor, the rotating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end of the motor, the rotating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end of the motor, the rotating shaft is wrapped with a finite speed spring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rotating shaft, the driving gear is located in the rack groove, the rear end of the driving shaft is fixed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end of the driving motor, and the connecting rod is connected. Fixed at the right end of the slider, the connecting rod and the baffle are fixed and connected, and the baffle is located in the inside of the ridge box. The design uses the driving principle of the motor and the gear to drive the baffle to move left and right in the ridge box, and distributes the paddy on the working surface of the rubber roller, thus improving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the rubber roller and increasing the process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辊高利用率的大米垄谷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米加工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胶辊高利用率的大米垄谷机。
技术介绍
大米,是稻谷经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的成品。稻谷的胚与糊粉层中含有近64%的稻米营养和90%以上的人体所须的营养元素,是南方人民的主要食品。大米中含碳水化合物75%左右,蛋白质7%-8%,脂肪1.3%-1.8%,并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等。大米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所含的蛋白质主要是米谷蛋白,其次是米胶蛋白和球蛋白,其蛋白质的生物价和氨基酸的构成比例都比小麦、大麦、小米、玉米等禾谷类作物高,消化率66.8%-83.1%,也是谷类蛋白质中较高的一种。现有技术中垄谷操作属于大米加工的一种,但传统的垄谷机上料设备简陋,稻谷只会局限在胶辊局部工作面上,大大降低了胶辊的利用率,综上所述,现急需一种胶辊高利用率的大米垄谷机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胶辊高利用率的大米垄谷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的垄谷机上料设备简陋,稻谷只会局限在胶辊局部工作面上,大大降低了胶辊的利用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胶辊高利用率的大米垄谷机,包括装置主体和稻谷分布机构,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垄谷箱、上料仓、驱动室、电动机、下料口、快辊、齿轮传动组件、转轴一、慢辊、转轴二和限速弹簧,所述上料仓连接在垄谷箱顶端面中间位置,所述下料口连接在垄谷箱下端面中间位置,所述驱动室设置在垄谷箱左端,所述快辊和慢辊分别通过转轴一和转轴二并列转动连接在垄谷箱内部,所述转轴一延伸至驱动室内部,并与电动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二通过齿轮传动组件与电动机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转轴二外侧包裹有限速弹簧,所述稻谷分布机构包括齿条槽、传动轴、传动齿轮、驱动电机、挡板、连接杆和滑块,所述齿条槽镶嵌于驱动室内部后端面,所述传动齿轮位于齿条槽内部,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驱动室内部前端面,所述传动轴固定插入传动齿轮内部,并转动连接在滑块后端面,所述传动轴后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固定在滑块右端,且所述连接杆与挡板固定连接,所述挡板位于垄谷箱内部。进一步地,所述垄谷箱下端面对称设置有支脚。进一步地,所述齿轮传动组件由主动齿轮、链条和从动齿轮组成,所述主动齿轮安装于转轴一上,所述从动齿轮安装于转轴二上,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通过链条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传动传动齿轮在齿条槽内部做啮合运动。进一步地,所述快辊和慢辊的轴心线平行。进一步地,所述垄谷箱与驱动室接触面开设有供连接杆穿过的方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因本专利技术添加了齿条槽、传动轴、传动齿轮、驱动电机、挡板、连接杆和滑块,该设计利用电机和齿轮的传动原理,驱动挡板在垄谷箱内左右移动,将稻谷均布于胶辊的工作面上,提升了胶辊的利用率,增加了加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快辊和慢辊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稻谷分布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齿轮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中:1.垄谷箱;2.上料仓;3.稻谷分布机构;4.驱动室;5.电动机;6.支脚;7.下料口;8.快辊;9.齿轮传动组件;10.转轴一;11.慢辊;12.转轴二;13.限速弹簧;31.齿条槽;32.传动轴;33.齿轮;34.驱动电机;35.挡板;36.连接杆;37.滑块;91.主动齿轮;92.链条;93.从动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胶辊高利用率的大米垄谷机,包括装置主体和稻谷分布机构3,装置主体包括垄谷箱1、上料仓2、驱动室4、电动机5、下料口7、快辊8、齿轮传动组件9、转轴一10、慢辊11、转轴二12和限速弹簧13,上料仓2连接在垄谷箱1顶端面中间位置,下料口7连接在垄谷箱1下端面中间位置,驱动室4设置在垄谷箱1左端,快辊8和慢辊11分别通过转轴一10和转轴二12并列转动连接在垄谷箱1内部,转轴一10延伸至驱动室4内部,并与电动机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轴二12通过齿轮传动组件9与电动机5的输出端相连接,转轴二12外侧包裹有限速弹簧13。稻谷分布机构3包括齿条槽31、传动轴32、传动齿轮33、驱动电机34、挡板35、连接杆36和滑块37,齿条槽31镶嵌于驱动室4内部后端面,传动齿轮33位于齿条槽31内部,滑块37滑动连接在驱动室4内部前端面,传动轴32固定插入传动齿轮33内部,并转动连接在滑块37后端面,传动轴32后端与驱动电机3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连接杆36固定在滑块37右端,且连接杆36与挡板35固定连接,挡板35位于垄谷箱1内部,该设计利用电机和齿轮的传动原理,驱动挡板35在垄谷箱1内左右移动,将稻谷均布于胶辊的工作面上,提升了胶辊的利用率,增加了加工效率。垄谷箱1下端面对称设置有支脚6,齿轮传动组件9由主动齿轮91、链条92和从动齿轮93组成,主动齿轮91安装于转轴一10上,从动齿轮93安装于转轴二12上,主动齿轮91与从动齿轮93通过链条92相连接,传动传动齿轮33在齿条槽31内部做啮合运动,快辊8和慢辊11的轴心线平行,垄谷箱1与驱动室4接触面开设有供连接杆穿过的方口。本专利技术在工作时:将稻谷从上料仓2投入垄谷箱1内部,将本设备通电,驱动电机34的输出端转动带动传动轴32转动,传动轴32带动传动齿轮33在齿条槽31内部做啮合运动,传动齿轮33左右移动带动传动轴32移动,传动轴32将啮合力传动至滑块37,滑块37左右移动通过连接杆36带动挡板35在垄谷箱1内部左右移动,稻谷通过挡板35均匀分布于胶辊的工作面上,电动机5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一10带动快辊8转动,通过齿轮传动组件9通过转轴二12带动慢辊11转动,限速弹簧13限制慢辊11的转动速度,慢辊11和快辊8对稻谷进行搓撕操作,脱壳后的大米从下料口7排出,从而解决了传统的垄谷机上料设备简陋,稻谷只会局限在胶辊局部工作面上,大大降低了胶辊利用率的问题。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胶辊高利用率的大米垄谷机,包括装置主体和稻谷分布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垄谷箱(1)、上料仓(2)、驱动室(4)、电动机(5)、下料口(7)、快辊(8)、齿轮传动组件(9)、转轴一(10)、慢辊(11)、转轴二(12)和限速弹簧(13),所述上料仓(2)连接在垄谷箱(1)顶端面中间位置,所述下料口(7)连接在垄谷箱(1)下端面中间位置,所述驱动室(4)设置在垄谷箱(1)左端,所述快辊(8)和慢辊(11)分别通过转轴一(10)和转轴二(12)并列转动连接在垄谷箱(1)内部,所述转轴一(10)延伸至驱动室(4)内部,并与电动机(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二(12)通过齿轮传动组件(9)与电动机(5)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转轴二(12)外侧包裹有限速弹簧(13);所述稻谷分布机构(3)包括齿条槽(31)、传动轴(32)、传动齿轮(33)、驱动电机(34)、挡板(35)、连接杆(36)和滑块(37),所述齿条槽(31)镶嵌于驱动室(4)内部后端面,所述传动齿轮(33)位于齿条槽(31)内部,所述滑块(37)滑动连接在驱动室(4)内部前端面,所述传动轴(32)固定插入传动齿轮(33)内部,并转动连接在滑块(37)后端面,所述传动轴(32)后端与驱动电机(3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36)固定在滑块(37)右端,且所述连接杆(36)与挡板(35)固定连接,所述挡板(35)位于垄谷箱(1)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辊高利用率的大米垄谷机,包括装置主体和稻谷分布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垄谷箱(1)、上料仓(2)、驱动室(4)、电动机(5)、下料口(7)、快辊(8)、齿轮传动组件(9)、转轴一(10)、慢辊(11)、转轴二(12)和限速弹簧(13),所述上料仓(2)连接在垄谷箱(1)顶端面中间位置,所述下料口(7)连接在垄谷箱(1)下端面中间位置,所述驱动室(4)设置在垄谷箱(1)左端,所述快辊(8)和慢辊(11)分别通过转轴一(10)和转轴二(12)并列转动连接在垄谷箱(1)内部,所述转轴一(10)延伸至驱动室(4)内部,并与电动机(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二(12)通过齿轮传动组件(9)与电动机(5)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转轴二(12)外侧包裹有限速弹簧(13);所述稻谷分布机构(3)包括齿条槽(31)、传动轴(32)、传动齿轮(33)、驱动电机(34)、挡板(35)、连接杆(36)和滑块(37),所述齿条槽(31)镶嵌于驱动室(4)内部后端面,所述传动齿轮(33)位于齿条槽(31)内部,所述滑块(37)滑动连接在驱动室(4)内部前端面,所述传动轴(32)固定插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中龙
申请(专利权)人:怀宁县谷丰米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