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集成垂钓器
本技术涉及钓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集成垂钓器。
技术介绍
垂钓一直以来都是人们非常喜欢的一种休闲娱乐活动,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目前的垂钓方式多数是通过在钓钩上挂上雾化饵料,饵诱鱼群成窝,从而提高钓鱼成功率,但是这种垂钓方式往往存在打窝范围小、不容易聚窝以及一次垂钓时的钓钩较少的问题,而且对钓鱼者而言,现有的钓具不容易通过鱼漂来判断鱼是否上钩,特别是夜钓,钓鱼者更加不容易掌握起钩的时机,白白错失了捕鱼的良机,最终导致钓鱼的成功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钓具存在打窝范围小、不容易聚窝、一次垂钓时的钓钩较少以及不容易通过鱼漂来判断鱼是否上钩的问题,提供一种多功能集成垂钓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集成垂钓器,包括电子浮漂和饵料雾化器,所述电子浮漂包括上漂体、下漂体和电子发光装置,所述饵料雾化器包括上部组件、下部组件、内置多角钩线固定盘、弓型多孔钩线固定盘和外置多角钩线固定盘;所述上漂体和所述下漂体通过第一螺纹连接,且所述上漂体上设有第一发光感应触点和第二发光感应触点,当所述第一发光感应触点和所述第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集成垂钓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浮漂和饵料雾化器,所述电子浮漂包括上漂体(1)、下漂体(2)和电子发光装置(3),所述饵料雾化器包括上部组件(4)、下部组件(5)、内置多角钩线固定盘(6)、弓型多孔钩线固定盘(7)和外置多角钩线固定盘(8);所述上漂体(1)和所述下漂体(2)通过第一螺纹(9)连接,且所述上漂体(1)上设有第一发光感应触点(A)和第二发光感应触点(B),当所述第一发光感应触点(A)和所述第二发光感应触点(B)均浸入水中时,所述电子发光装置(3)发光;所述下漂体(2)的底端设有外螺纹(10‑1),且所述下漂体(2)内设有若干个第一金属配重片(1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集成垂钓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浮漂和饵料雾化器,所述电子浮漂包括上漂体(1)、下漂体(2)和电子发光装置(3),所述饵料雾化器包括上部组件(4)、下部组件(5)、内置多角钩线固定盘(6)、弓型多孔钩线固定盘(7)和外置多角钩线固定盘(8);所述上漂体(1)和所述下漂体(2)通过第一螺纹(9)连接,且所述上漂体(1)上设有第一发光感应触点(A)和第二发光感应触点(B),当所述第一发光感应触点(A)和所述第二发光感应触点(B)均浸入水中时,所述电子发光装置(3)发光;所述下漂体(2)的底端设有外螺纹(10-1),且所述下漂体(2)内设有若干个第一金属配重片(11);所述上部组件(4)和所述下部组件(5)通过第二螺纹(12)连接,所述上部组件(4)的顶端设有能够与所述外螺纹(10-1)配合的内螺纹(10-2),所述下部组件(5)内设有若干个第二金属配重片(13),且所述上部组件(4)和所述下部组件(5)上均设有若干个钓钩定位孔(14),所述内置多角钩线固定盘(6)、所述弓型多孔钩线固定盘(7)和所述外置多角钩线固定盘(8)上均设有若干个用于固定钩线的钩线锁扣孔(15),所述内置多角钩线固定盘(6)上固定的钩线穿过所述上部组件(4)上的所述钓钩定位孔(14)后与钓钩固定连接,所述弓型多孔钩线固定盘(7)上固定的钩线穿过所述下部组件(5)上的所述钓钩定位孔(14)后与钓钩固定连接;所述垂钓器的主线(S)与所述上漂体(1)的顶端、所述下漂体(2)的底端或者所述下部组件(5)的底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集成垂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发光装置(3)包括电路板(3-1)、焊接在所述电路板(3-1)上的发光二极管(3-2)和通过电源固定片(3-3)与所述电路板(3-1)电连接的电源(3-4);所述第一发光感应触点(A)与三极管T2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发光感应触点(B)通过电阻R3分别与所述电源(3-4)的正极和所述发光二极管(3-2)的阳极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3-2)的阴极与三极管T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T1的发射极与所述电源(3-4)的负极连接,所述三极管T2的发射极与所述三极管T1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T2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电源(3-4)的正极和所述电阻R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集成垂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发光装置(3)还包括共阳极型双色发光二极管,所述双色发光二极管的共阳极与所述发光二极管(3-2)的阳极连接,所述双色发...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