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提取有毒中药材有效组分的新型中药渗漉设备及其渗漉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5048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6 1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提取有毒中药材有效组分的新型中药渗漉设备及其渗漉工艺。

A new Chinese medicine percolation equipment and its percolation process for extracting effective components of toxic Chinese medicinal herb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particular to a novel percolation device for extracting effective components of toxic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a percolation process there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提取有毒中药材有效组分的新型中药渗漉设备及其渗漉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提取有毒中药材有效组分的新型中药渗漉设备及其渗漉工艺。专利技术目的中药大部分都是天然药物产品,采用整体思想,辨证论治,着眼于全身解决患者疾病,副作用小,被认为是人类突破生命极限的又一次机会。但中药成分复杂,天然药材质量随采收季节,天气,土壤等外部环境影响,产品质量控制比较困难,批次之间波动较大。而对于天然医药产品又要求产品疗效稳定,特别是活性组分(API)浓度保持稳定。一般地,可调节药典或注册工艺制法中描述工艺参数来部分解决该类矛盾,但有时工艺参数调整不能完全满足质量控制的要求。为此,现有文献提出了中药制药工艺中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bydesign,QbD)理念,并认为今后的发展方向之一是QbD理念指导下研制新型中药制药设备,以此实施中药制药工艺的高级质控策略。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渗漉罐,从而控制产品中活性组分浓度,特别是有毒药材成分浓度,实现产品质量稳定、可控,特别是在不同批次的原料之间实现产品质量稳定、可控。技术背景传统中药产品的制法包括多个步骤,1)药材前处理(如清洗、切片和干燥)物理除去杂质得到满足药典或注册工艺制法要求的药材性状(如粒径);2)活性组分提取,如采用一种或多种适当溶剂(水、乙醇),利用浸渍、浸取、渗漉、热循环回流等方式分离提取药材中的活性组分,部分残留的活性组分随药渣作为固废或回收处理。有时,超临界CO2也被作为一种新溶剂提取活性组分;3)提取产物随后会与其他液体混合,或蒸发浓缩为膏剂,或除菌过滤得町剂,或制备胶囊等不同剂型。明显地,提取工艺是控制产品中活性组分的关键或核心步骤。提取工艺通常依据液体或流体形式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结构的提取罐。一般有两种类型的提取罐,1)重力驱动的,如渗漉罐;2)带强制循环的,如热循环回流提取罐。本专利主要涉及的是渗漉提取罐。在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中,渗漉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渗漉提取法系将经过处理的药材粗粉置于渗漉罐中,由上部连续加入溶剂、溶剂渗过药材层向下流动过程中浸出药材成分的方法。渗漉属于动态浸出方法,其溶剂利用率高,有效成分浸出完全,可直接收集浸出液,适用于贵重药材、毒性药材及高浓度制剂,也可用于有效成分含量较低的药材提取。渗漉罐有多种形式,如圆柱形,锥形或以上两种形式组合。在不同结构的渗漉罐中液体流动方式可以垂直向下轴向流动,也可能包含水平方向的径向流动。液体在渗漉罐中为层流运动,如绝对液体线速度约为0.1~1mm/s,对应的雷诺数1-100.药材层高度/渗漉罐比约为2-8之间,渗漉速率约为1~5ml/kg/min。这些工艺参数描述一般在2015版中国药典或注册工艺制法中规定。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多种渗漉罐。例如,CN205412321U公开了一种新型中药渗漉罐,其在罐体中部装有用于渗漉的双层丝网;CN205412320U公开了一种改良型中药渗漉罐,其在筒体的下端连接过滤罐,过滤罐内设置有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CN106215458A公开了一种中药渗漉装置,所述渗漉罐设有筛板。尽管形式多样,这些渗漉罐的特征均为在中部或底部设有水平放置的多孔筛板或筛网或过滤板,用于支撑药材,同时使得渗漉液通过药材层后流出。然而,这些渗漉罐为使用不同批次的原料时渗漉液中活性组份(API)浓度的稳定控制带来了挑战,特别是用于毒性药材的渗漉时;并且通常由于渗漉过程中药材长时间浸泡,颗粒因挤压变形,导致最终堵塞渗漉罐出口。专利技术描述意外地,本专利技术申请人发现了新型的渗漉罐,其中通过垂直的渗透管替代现有技术渗漉罐中水平放置的多孔筛板或筛网,可以在用于不同原料时有效地控制渗漉液中API的浓度,并且防止药材颗粒挤压变形而堵塞渗漉罐出口。所描述的渗透管可由一定目数的多孔网或多孔材料制备,所描述的多孔网或多孔材料的目数必须保证药材颗粒无法进入渗透管内,进而进入渗漉液中,甚至堵塞渗漉罐出口。所描述的渗透管可以调节长度和直径以满足API控制需求。本专利技术的新结构渗漉罐示意图的两种变形分别见图1和图2,现有技术渗漉罐示意图见图3。新结构渗漉罐与传统渗漉罐形式定量和定性对比见表1.可见,本专利技术的新结构渗漉罐并不改变渗漉原理,但它又具有显著的性能优势:表1新结构渗漉罐与传统渗漉罐形式定量和定性对比表1)稳定控制渗漉液的API浓度,不随投入不同批次的原药材变化而变化,尤其适用于含毒药材活性组分的控制,如雪上一支蒿;2)防止药材因长时间浸泡,颗粒挤压变形,最终堵塞出口,无法渗漉;3)操作应用简单,可在原渗漉罐基础改进出口方式,不增加设备投资。因此,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渗漉罐,其包括罐体(1),上部设有料液进口(2),底部设有渗漉液出口(8),其特征在于罐体(1)内部还设有垂直的渗透管(5)。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中所称的垂直是指所述渗透管(5)与水平方向夹角在90°±5°的范围内。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罐体(1)内部还设有水平的药材支撑板(6),并且所述渗透管(5)安装在所述药材支撑板(6)上并穿过所述药材支撑板(6)。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渗透管(5)下端与渗漉液出口(8)连通。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渗透管(5)可活动地或固定地安装在所述药材支撑板(6)上。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渗透管(5)通过螺栓或螺丝安装在所述药材支撑板(6)上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渗透管(5)的数量为一个。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渗透管(5)的数量为多个。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渗透管(5)上端可以是封闭或敞开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渗透管(5)由多孔材料制成或覆盖,所述多孔材料选自多孔金属板,金属或塑料筛网或过滤网。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渗透管(5)上端不高于药材层上边界(3)。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渗透管(5)的直径为渗漉罐直径的约0.05-0.95倍;优选地约0.05-0.9倍,或约0.1-0.95倍;更优选地约0.05-0.8倍、约0.1-0.9倍,或约0.2-0.95倍;更优选地约0.05-0.7倍、约0.1-0.8倍、约0.2-0.9倍,或约0.3-0.95倍;更优选地约0.05-0.6倍、约0.1-0.7倍、约0.2-0.8倍、约0.3-0.9倍,或约0.4-0.95倍;更优选地约0.05-0.5倍、约0.1-0.6倍、约0.2-0.7倍、约0.3-0.8倍、约0.4-0.9倍,或约0.5-0.95倍;更优选地约0.05-0.4倍、约0.1-0.5倍、约0.2-0.6倍、约0.3-0.7倍、约0.4-0.8倍、约0.5-0.9倍,或约0.6-0.95倍;更优选地约0.05-0.3倍、约0.1-0.4倍、约0.2-0.5倍、约0.3-0.6倍、约0.4-0.7倍、约0.5-0.8倍、约0.6-0.9倍,或约0.7-0.95倍;更优选地约0.05-0.2倍、约0.1-0.3倍、约0.2-0.4倍、约0.3-0.5倍、约0.4-0.6倍、约0.5-0.7倍、约0.6-0.8倍、约0.7-0.9倍,或约0.8-0.95倍;更优选地约0.05-0.1倍、约0.1-0.2倍、约0.2-0.3倍、约0.3-0.4倍、约0.4-0.5倍、约0.5-0.6倍、约0.6-0.7倍、约0.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渗漉罐,包括罐体(1),上部设有料液进口(2),底部设有渗漉液出口(8),其特征在于罐体(1)内部还设有垂直的渗透管(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渗漉罐,包括罐体(1),上部设有料液进口(2),底部设有渗漉液出口(8),其特征在于罐体(1)内部还设有垂直的渗透管(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渗漉罐,其中罐体(1)内部还设有水平的药材支撑板(6),并且所述渗透管(5)安装在所述药材支撑板(6)上并穿过所述药材支撑板(6),所述渗透管(5)下端与渗漉罐底部(7)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渗漉罐,其中所述渗透管(5)可活动地或固定地安装在所述药材支撑板(6)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渗漉罐,其中所述渗透管(5)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渗漉罐,其中所述渗透管(5)上端可以是封闭或敞开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渗漉罐,其中所述渗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清白李巍L·姆莱齐科
申请(专利权)人:滇虹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