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园内康氏粉蚧的防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249612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6 1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果园内康氏粉蚧的防治方法,在果园的果实采收前1~4个月,在果树行间播种越冬性的有主根的绿肥植物种子,第二年果树发芽前再收割套种植物的地上部分就地翻埋,同时收集聚集了康氏粉蚧的根部并将其烧毁,从而除去康氏粉蚧;所述越冬性的有主根的绿肥植物为紫云英、蚕豆和红花月见草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防治方法对在枝干翘皮裂缝中越冬的康氏粉蚧具有良好的诱集效果,物理除虫效果明显,而且一举多得,能有效地避免化学防治方法的缺点,简单实用,绿色环保无污染,是生产有机水果的重要技术手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果园内康氏粉蚧的防治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康氏粉蚧防治
,尤其涉及一种果园内康氏粉蚧的防治方法。
技术介绍
康氏粉蚧是杂食性害虫,有刺吸式口器,喜欢在隐蔽潮湿的环境活动,适应能力强,分布范围广,从北方到南方均有危害。以若虫和雌成虫吸食嫩芽、嫩叶、果实、嫩枝及植物根部的汁液,在果树上多危害柿子、梨、桃、李、杏、苹果、山楂、栗、核桃、梅、枣、石榴、葡萄等果实。近年来由于推广果实套袋栽培,为康氏粉蚧创造了一个阴暗潮湿的适生环境,使得康氏粉蚧的防治增加了难度。对于四季气候温暖的地区,每年康氏粉蚧的危害能发生六代以上。在果实生长季节,多数以群居在果实萼洼处和梗洼处,分泌白色蜡粉,污染果实,吸取汁液造成组织坏死,形成大小不等的黑点或黑斑甚至腐烂,若虫分泌黏液,雌成虫产卵形成卵囊,引起果实煤污病,被危害的果实口感变淡并失去良好酥脆性,严重影响果实商品性。对于康氏粉蚧的防治技术,国内多采用喷洒化学农药的方法来进行控制,然而,由于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康氏粉蚧已经产生很强的抗药性,加上许多天敌又大量被杀灭,致使康氏粉蚧十分猖獗,许多种化学农药严重污染水体、大气和土壤,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果园内康氏粉蚧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果园的果实采收前1~4个月,在果树行间播种越冬性的有主根的绿肥植物种子,诱集康氏粉蚧到绿肥植物根部吸食和越冬,在第二年果树发芽前收割套种的绿肥植物的地上部分,并就地翻埋改良果园土壤,同时收集绿肥植物的根部、果树落叶与病虫害枝进行烧毁,从而除去康氏粉蚧;所述越冬性的有主根的绿肥植物为紫云英、蚕豆和红花月见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越冬性的有主根的绿肥植物在果树行间的套种密度为0.1~2.5公斤/亩,并且距离果树主干的水平距离为0.8~1.2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果园内康氏粉蚧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果园的果实采收前1~4个月,在果树行间播种越冬性的有主根的绿肥植物种子,诱集康氏粉蚧到绿肥植物根部吸食和越冬,在第二年果树发芽前收割套种的绿肥植物的地上部分,并就地翻埋改良果园土壤,同时收集绿肥植物的根部、果树落叶与病虫害枝进行烧毁,从而除去康氏粉蚧;所述越冬性的有主根的绿肥植物为紫云英、蚕豆和红花月见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越冬性的有主根的绿肥植物在果树行间的套种密度为0.1~2.5公斤/亩,并且距离果树主干的水平距离为0.8~1.2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园内康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为云屠康潘磊庆陈继坤余铭曹冠华彭菁高汪荣王永刚
申请(专利权)人:石林绿汀甜柿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