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管束和壳体且壳体侧具有效率提高的流动的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4653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4 08:22
描述了一种热交换器,包括彼此平行布置的多个管以便形成沿轴向插入壳体中的一个或多个管束。通过一个或多个第一入口喷嘴供给的第一流体在管内流动并且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入口喷嘴供给的第二流体在壳体内流动以便通过管的壁与第一流体进行热交换。在壳体内部形成有两个或更多个挡板,挡板相对于壳体的中心轴线垂直地布置。在每个挡板和壳体的内壁之间限定由用于第二流体的通道的横截面构成的对应的窗口,该窗口具有平行于壳体的中心轴线和管的穿越方向,并且在一侧上由相应挡板的自由边缘界定而在另一侧上在壳体与挡板的平面的相交处由壳体的内部轮廓界定。该横截面是恒定的并且具有矩形形状即所有内角彼此一致。每个挡板具有矩形形状。每个窗口具有矩形形状并且其中没有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管束和壳体且壳体侧具有效率提高的流动的换热器
本专利技术大体涉及一种具有管束和壳体的热交换器,更具体涉及具有管束和壳体的热交换器的三个特征元件的几何形状,也就是说,其中在壳体侧产生流体通道的壳体的内部部分的几何形状、横向板式挡板的几何形状,以及在没有设置在窗口本身中延伸的管的特定构造(所谓的“无管窗口”构造)的情况下的所谓“窗口”的几何形状。
技术介绍
具有管束和壳体的热交换器是具有在不同温度下的两种流体之间传递热的主要功能的设备。该热交换器由管束构成,该管束通常由具有高导热率的材料制成,并且定位在大体上为圆筒形且被称为壳体的接收器内部。管束可以在管侧具有单个通道或多个通道。这两种情况都可以用直管制造,直管的开口端通过焊接或机械膨胀(轧制膨胀)固定到称为管板(附图中标记34)的两个穿孔板上。封闭头的特定几何形状将产生单个通道和多个通道之间的区别。然而,最常用的管侧的双通道构造通过使用所谓的“发夹”管或“U”形管(非直管)而产生,其中每个管的两个开口端固定到同一管板。在具有不同温度的两种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而在它们之间没有任何混合:第一流体在管内(“管侧”)流动,并且与相反在管外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交换器(10),包括多个管(12),所述多个管(12)彼此平行布置以便形成一个或多个管束,所述一个或多个管束沿轴向插入到主体(14)中,所述主体(14)具有伸长形状和圆筒形几何形状,从而形成所述热交换器(10)的壳体,通过布置在所述壳体(14)的第一端并沿轴向定向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入口喷嘴(16)供给的第一流体在所述管(12)的内部流动,并且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入口喷嘴(28)供给的第二流体在所述壳体(14)的内部流动,以便通过所述管(12)的壁与所述第一流体进行热交换,在所述壳体(14)的内部获得两个或更多个挡板(30),所述挡板相对于所述壳体(14)的中心轴线垂直地布置,在每个挡板(3...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12.30 IT 2020150000892471.一种热交换器(10),包括多个管(12),所述多个管(12)彼此平行布置以便形成一个或多个管束,所述一个或多个管束沿轴向插入到主体(14)中,所述主体(14)具有伸长形状和圆筒形几何形状,从而形成所述热交换器(10)的壳体,通过布置在所述壳体(14)的第一端并沿轴向定向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入口喷嘴(16)供给的第一流体在所述管(12)的内部流动,并且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入口喷嘴(28)供给的第二流体在所述壳体(14)的内部流动,以便通过所述管(12)的壁与所述第一流体进行热交换,在所述壳体(14)的内部获得两个或更多个挡板(30),所述挡板相对于所述壳体(14)的中心轴线垂直地布置,在每个挡板(30)和所述壳体(14)的内壁之间限定对应的窗口(36),所述窗口由用于所述第二流体的通道的横截面组成,具有平行于所述壳体(14)的中心轴线且平行于所述管(12)的穿越方向,在一侧上由相应挡板(30)的自由边缘(38)界定并且在另一侧上在所述壳体(14)与所述挡板(30)的平面的相交处由所述壳体(14)的内部轮廓界定,所述热交换器(10)的特征在于:-布置在两个相邻的挡板(30)之间的用于所述第二流体的所述通道的横截面是恒定的,并且具有矩形形状,即其所有内角彼此一致;-每个挡板(30)具有矩形形状;-每个窗口(36)具有矩形形状,并且在所述窗口中没有管(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10),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蒙·吉拉迪保罗·卡拉丘拉
申请(专利权)人:比泽尔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