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管外表除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3378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3 2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圆管外表除锈机,包括底座、托轮组件、移动小车组件、钢刷组件和控制柜,托轮组件包括托轮底座及连接在托轮底座上用于支撑待除锈圆管的驱动托轮和从动托轮,驱动托轮和从动托轮之间的间距可调节,移动小车组件包括导轨、移动车体及车体驱动装置,导轨定位在底座上,移动车体定位的导轨上且可相对导轨移动,钢刷组件设置在移动车体上,钢刷组件包括底板、刚刷机架、钢刷驱动电机、钢刷传动装置、钢刷及钢刷角度调整装置,底板与移动车体相连接,刚刷机架与底板相互铰接,钢刷连接在钢刷转轴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圆管外表除锈机能够半自动处理多种规格标准圆管和非标圆管的除锈。

Rust removing machine for circular pipe surface

The tube surface rust remover of the invention comprises a base, a supporting wheel assembly, a moving car assembly, a steel brush assembly and a control cabinet. The supporting wheel assembly comprises a supporting wheel base and a driving wheel and a driven supporting wheel connected to the supporting wheel base for supporting a round tube to be rusted, an adjustable distance between the driving wheel and the driven supporting wheel, and a moving car group. The brush assembly is arranged on the moving body. The brush assembly includes the bottom plate, the frame of the brush, the brush driving motor, the brush driving device, the brush and the angle adjusting device of the brush. The base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moving car body, the frame of the brush machine is hinged with the base plate, and the brush is connected with the brush shaft. The rust remover can semi-automatically handle the rust removing of standard and non-standard circular pipes of various specifica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圆管外表除锈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清洁除锈的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圆管外表除锈机。
技术介绍
圆管外表除锈常用的方法是人工除锈、喷砂除锈,近年来出现了圆管除锈的专用设备,能够有效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除锈质量。但圆管除锈专用设备仅仅适用于某种规格的国标圆管,不适用多种规格的圆管(如各种不同的国标管和卷制非标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半自动处理多种规格标准圆管和非标圆管的圆管外表除锈机。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圆管外表除锈机,包括底座、托轮组件、移动小车组件、钢刷组件和控制柜,托轮组件包括托轮底座及连接在托轮底座上用于支撑待除锈圆管的驱动托轮和从动托轮,驱动托轮和从动托轮之间的间距可调节,移动小车组件设置在托轮组件的一侧,移动小车组件包括导轨、移动车体及车体驱动装置,导轨定位在底座上,移动车体定位的导轨上且可相对导轨移动,车体驱动装置设置在导轨上并与移动车体连接且可驱动移动车体相对导轨运动,钢刷组件设置在移动车体上,钢刷组件包括底板、刚刷机架、钢刷驱动电机、钢刷传动装置、钢刷及钢刷角度调整装置,底板与移动车体相连接,刚刷机架与底板相互铰接,钢刷驱动电机安装在刚刷机架一端,钢刷的转轴定位在刚刷机架靠近托轮组件的一侧,钢刷连接在钢刷转轴上,钢刷传动装置连接在钢刷驱动电机输出轴与钢刷的转轴间,钢刷角度调整装置连接在刚刷机架上端与底板上侧。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底座包括主梁、连接梁及两条斜撑,主梁与连接梁相互平行且主梁的长度比连接梁的长度长,两条斜撑分别倾斜连接在主梁的两端端部与连接梁的两端端部之间,底座还包括移动小车组件安装底座,移动小车组件安装底座垂直连接在主梁远离连接梁所在侧侧壁的两端端部,移动小车组件的导轨两端分别与移动小车组件安装底座连接。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托轮组件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托轮底座,每一组托轮底座上分别连接有用于支撑待除锈圆管的驱动托轮和从动托轮,托轮底座为长条状,驱动托轮固定连接在托轮底座一端端部上表面,托轮底座的上表面设有滑槽,从动托轮定位在滑槽上,且从动托轮可在滑槽内移动进而改变从动托轮与驱动托轮之间的间距。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托轮底座纵长向的一端端部设置有连接板Ⅰ,托轮底座纵长向两侧表面靠中部位置分别连接有连接板Ⅱ,两组平行设置的托轮底座分别垂直连接在底座主梁的一侧,两组托轮底座还同时连接在连接梁与斜撑之间,托轮底座的连接板Ⅰ与主梁靠近连接梁一侧侧壁连接,托轮底座的一块连接板Ⅱ与连接梁一端端部连接,托轮底座的另一块连接板Ⅱ与斜撑连接。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托轮底座内侧设有调节丝杆副,托轮底座内侧的两端位置还设置有用于支撑调节丝杆副的丝杆支撑座和丝杆轴承座,调节丝杆副的一端由丝杆支撑座所支撑,调节丝杆副的另一端由丝杆轴承座所支撑,从动托轮底端连接有延伸至托轮底座滑槽中的固定夹板,固定夹板通过销轴与调节丝杆副上的螺帽连接。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移动小车组件的导轨是截面为矩形的方管,移动车体包括上滑板、下滑板、导向轴承、丝杆、张紧螺栓,上滑板和下滑板上设有位置相互对应的安装孔,上滑板设置在导轨上表面上侧,下滑板设置在导轨下表面下侧,上下滑板通过四条丝杆定位在导轨的上下侧,导向轴承通过螺杆分别连接在上下滑板的两侧并靠在导轨的左右侧壁外表面。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车体驱动装置包括车体驱动轮、车体驱动电机、车体从动轮、车体驱动带,导轨两端端部的侧壁分别向内凹陷设有安装叉口,安装叉口的边缘设有固定用的螺孔,车体驱动轮和车体驱动电机安装在导轨一端的安装叉口侧缘,车体从动轮安装在导轨另一端的安装叉口侧缘,车体驱动带绕过车体驱动轮和车体从动轮后其两端端部分别与下滑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钢刷组件的底板通过固定装置连接在移动车体的上滑板上侧,刚刷机架可相对底板相互转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钢刷传动装置是传送皮带,钢刷驱动电机输出轴上连接有主动皮带轮,钢刷的转轴上连接有从动皮带轮,传送皮带连接在主动皮带轮和从动皮带轮之间,传送皮带外罩有皮带罩。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钢刷角度调整装置包括桅杆、调节拉杆、调节手轮、减负弹簧、增负弹簧,桅杆连接在底板上表面,调节拉杆一端端部与刚刷机架上端相互铰接,调节拉杆另一端穿过桅杆上端的铰接孔后再与调节手轮连接,减负弹簧套在调节手轮内侧端面与铰接孔靠调节手轮一侧孔壁之间的调节拉杆外表面,增负弹簧套在桅杆与刚刷机架之间的调节拉杆外表面,桅杆与刚刷机架之间的调节拉杆上连接有可调整增负弹簧伸缩量的调整螺帽。本专利技术圆管外表除锈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由于用于支撑待除锈圆管的驱动托轮和从动托轮之间的间距可调节,因此能够适用于不同直径的圆管外表除锈,适用范围较广;2、本专利技术移动小车组件的移动车体能自动行走、停止,驱动托轮能够带动待除锈圆管自动转动,移动车体行走时带动钢刷组件的钢刷对圆管外表面自动进行彻底除锈,除锈等级能够达到St3;3、本专利技术由于钢刷组件的钢刷机架与底板采用铰接连接,钢刷机架可以根据待除锈圆管直径大小摆动至合适的位置,同时在钢刷机架一侧连接有钢刷角度调整装置,通过调节钢刷角度调整装置的减负弹簧和增负弹簧也能调节钢刷的角度,钢刷能时刻紧贴待除锈圆管表面工作,即使非标圆管有一定的椭圆也不影响除锈效果;4、采用本专利技术圆管外表除锈机,只需人工控制控制柜的按扭就可进行自动除锈,避免操作人员长时间处在粉尘环境中操作,本专利技术圆管外表除锈机的除锈效率高,经过实验使用该装置能比人工除锈效率效提高5-6倍;5、本专利技术在钢刷组件的传送皮带外设有皮带罩,传送皮带不容易伤到工人,操作安全可控,规避了人工除锈电动角磨钢丝轮钢丝磨损飞溅伤人的机械伤害,安全性能高;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圆管外表除锈机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圆管外表除锈机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圆管外表除锈机的左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圆管外表除锈机的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圆管外表除锈机的托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托轮组件的托轮底座的俯视图;图6是托轮底座与底座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圆管外表除锈机的移动小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a-a方向剖视图;图9是图7的A处放大视图;图10是移动小车组件的导轨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移动小车组件的下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2所示下滑板的前视图;图13是移动小车组件的上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3所示上滑板的前视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圆管外表除锈机的钢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图15所示钢刷组件的右视图;图17是钢刷组件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8是图17所示底板的侧视图;图19是图17所示底板的前视图;图20是钢刷组件的桅杆的结构示意图;图21是图20所示桅杆的左视图;附图标号说明:1-托轮组件,11-驱动托轮,12-托轮底座,13-从动托轮,14-固定夹板,15-丝杆支撑座,16-调节丝杆副,17-连接板Ⅱ,18-销轴,19-丝杆轴承座,110-连接板Ⅰ,111-滑槽,2-底座,21-主梁,22-连接梁,23-斜撑,24-移动小车组件安装底座,3-移动小车组件,31-导轨,32-上滑板,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管外表除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2)、托轮组件(1)、移动小车组件(3)、钢刷组件(4)和控制柜(5),托轮组件(1)包括托轮底座(12)及连接在托轮底座(12)上用于支撑待除锈圆管(6)的驱动托轮(11)和从动托轮(13),驱动托轮(11)和从动托轮(13)之间的间距可调节,移动小车组件(3)设置在托轮组件(1)的一侧,移动小车组件(3)包括导轨(31)、移动车体及车体驱动装置,导轨(31)定位在底座(2)上,移动车体定位的导轨(31)上且可相对导轨(31)移动,车体驱动装置设置在导轨(31)上并与移动车体连接且可驱动移动车体相对导轨(31)运动,钢刷组件(4)设置在移动车体上,钢刷组件(4)包括底板(410)、刚刷机架(45)、钢刷驱动电机(49)、钢刷传动装置、钢刷(46)及钢刷角度调整装置,底板(410)与移动车体相连接,刚刷机架(45)与底板(410)相互铰接,钢刷驱动电机(49)安装在刚刷机架(45)一端,钢刷(46)的转轴定位在刚刷机架(45)靠近托轮组件(1)的一侧,钢刷(46)连接在钢刷转轴上,钢刷传动装置连接在钢刷驱动电机(49)输出轴与钢刷的转轴间,钢刷角度调整装置连接在刚刷机架(45)上端与底板(410)上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管外表除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2)、托轮组件(1)、移动小车组件(3)、钢刷组件(4)和控制柜(5),托轮组件(1)包括托轮底座(12)及连接在托轮底座(12)上用于支撑待除锈圆管(6)的驱动托轮(11)和从动托轮(13),驱动托轮(11)和从动托轮(13)之间的间距可调节,移动小车组件(3)设置在托轮组件(1)的一侧,移动小车组件(3)包括导轨(31)、移动车体及车体驱动装置,导轨(31)定位在底座(2)上,移动车体定位的导轨(31)上且可相对导轨(31)移动,车体驱动装置设置在导轨(31)上并与移动车体连接且可驱动移动车体相对导轨(31)运动,钢刷组件(4)设置在移动车体上,钢刷组件(4)包括底板(410)、刚刷机架(45)、钢刷驱动电机(49)、钢刷传动装置、钢刷(46)及钢刷角度调整装置,底板(410)与移动车体相连接,刚刷机架(45)与底板(410)相互铰接,钢刷驱动电机(49)安装在刚刷机架(45)一端,钢刷(46)的转轴定位在刚刷机架(45)靠近托轮组件(1)的一侧,钢刷(46)连接在钢刷转轴上,钢刷传动装置连接在钢刷驱动电机(49)输出轴与钢刷的转轴间,钢刷角度调整装置连接在刚刷机架(45)上端与底板(410)上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管外表除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包括主梁(21)、连接梁(22)及两条斜撑(23),主梁(21)与连接梁(22)相互平行且主梁(21)的长度比连接梁(22)的长度长,两条斜撑(23)分别倾斜连接在主梁(21)的两端端部与连接梁(22)的两端端部之间,底座(2)还包括移动小车组件(3)安装底座(24),移动小车组件(3)安装底座(24)垂直连接在主梁(21)远离连接梁(22)所在侧侧壁的两端端部,移动小车组件(3)的导轨(31)两端分别与移动小车组件(3)安装底座(24)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管外表除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轮组件(1)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托轮底座(12),每一组托轮底座(12)上分别连接有用于支撑待除锈圆管(6)的驱动托轮(11)和从动托轮(13),托轮底座(12)为长条状,驱动托轮(11)固定连接在托轮底座(12)一端端部上表面,托轮底座(12)的上表面设有滑槽(111),从动托轮(13)定位在滑槽(111)上,且从动托轮(13)可在滑槽(111)内移动进而改变从动托轮(13)与驱动托轮(11)之间的间距。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管外表除锈机,其特征在于,托轮底座(12)纵长向的一端端部设置有连接板Ⅰ(110),托轮底座(12)纵长向两侧表面靠中部位置分别连接有连接板Ⅱ(17),两组平行设置的托轮底座(12)分别垂直连接在底座(2)主梁(21)的一侧,两组托轮底座(12)还同时连接在连接梁(22)与斜撑(23)之间,托轮底座(12)的连接板Ⅰ(110)与主梁(21)靠近连接梁(22)一侧侧壁连接,托轮底座(12)的一块连接板Ⅱ(17)与连接梁(22)一端端部连接,托轮底座(12)的另一块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幼辙韦明刘文速刘嘉睿杨世克姜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安装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