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肝理脾、降转氨酶、治疗慢性肝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232146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3 2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护肝理脾、降转氨酶、治疗慢性肝炎的药物,由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五味子600‑700份、丹参450‑550份、桑椹450‑550份、白术450‑550份、旱莲草200‑300份、乌梅200‑300份、甘草200‑300份、茯苓200‑300份、黄芩100‑200份。该药物从恢复患者身体机能着手,护肝理脾、降转氨酶,用于慢性肝炎的治疗,采用纯中药制成,治疗成本更低,避免了抗病毒治疗有其明确的适应症及禁忌症的缺陷。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护肝理脾、降转氨酶、治疗慢性肝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

Medicine for protecting liver, regulating spleen, reducing aminotransferase and treating chronic hepatitis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rug for protecting liver and regulating spleen, reducing transaminase and treating chronic hepatitis, which is prepared from the following raw materials: Schisandra chinensis 600 700, Salvia miltiorrhiza 450 550, mulberry 450 550,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450 200 300, black plum 200 300, licorice 200 300, Poria cocos 200. 300 pieces and 100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200. The drug restores the body function of patients, protects the liver, regulates the spleen, and reduces transaminase. It is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It is made of pure Chinese medicine. The treatment cost is lower. It avoids the defect that antiviral treatment has its specific indications and contraindications. The invention also discloses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drugs for protecting liver and regulating spleen, reducing transaminase and treating chronic hepatit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护肝理脾、降转氨酶、治疗慢性肝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品领域,特别是一种护肝理脾、降转氨酶、治疗慢性肝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肝炎是肝脏炎症的统称。通常是指由多种致病因素--如病毒、细菌、寄生虫、化学毒物、药物、酒精、自身免疫因素等使肝脏细胞受到破坏,肝脏的功能受到损害,引起身体一系列不适症状,以及肝功能指标的异常。通常我们生活中所说的肝炎,多数指的是由甲型、乙型、丙型等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目前,医学上对上述肝病的治疗,尤其是乙肝等的治疗,主要采用的是抗病毒治疗,由于抗病毒治疗有其明确的适应症及禁忌症,以及受经济条件等方面原因的影响,目前能够接收正规抗病毒治疗的患者还比较有限,所以大多数患者只能通过抗炎保肝来阻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护肝理脾、降转氨酶、治疗慢性肝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从恢复患者身体机能着手,护肝理脾、降转氨酶,用于慢性肝炎的治疗,采用纯中药制成,治疗成本更低,避免了抗病毒治疗有其明确的适应症及禁忌症的缺陷。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护肝理脾、降转氨酶、治疗慢性肝炎的药物,由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五味子600-700份、丹参450-550份、桑椹450-550份、白术450-550份、旱莲草200-300份、乌梅200-300份、甘草200-300份、茯苓200-300份、黄芩100-200份。优选地,由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五味子650份、丹参500份、桑椹500份、白术500份、旱莲草250份、乌梅250份、甘草250份、茯苓250份、黄芩150份。各味原料的药理药效:五味子,别名:北五味子、南五味子、玄及、会及、山花椒、血藤子、面藤子、山花椒、面藤、五梅子、秤砣子、药五味子;性味:酸、苦、甘、辛、咸五味兼具,性温;归经:归肺、心、肾经;适用体质:气虚体质。五味子是功效卓著、男女皆宜的养阴固精补剂之一,它能激活一氧化氮的产生,进而增强男性的体力和持久力,也能增进女性外阴的剌激感受性。五味子中的部分成分对化学毒物引起的肝细胞损伤有明显的修复作用。丹参,别名:山参、紫丹参、赤丹参、红根、赤参、血参根、大红袍;性味:味苦,性微寒;归经:归心、肝经;适用体质:血瘀体质。丹参可使局部淤血减轻、血液循坏改善,愈合时间缩短,因此能够起到活血化淤的作用。同时还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防止血小板聚集,保护心肌缺血。丹参能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其中的丹参素还能抑制细胞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具有降低血脂的功效。丹参有助于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减少自由基,防止细胞遭受氧化破坏,能够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丹参制剂中含有的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对体外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性杆菌有抑制作用。现代药理研究,丹参能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促进心肌缺血或损伤的恢复,缩小心肌梗死范围;能提髙耐缺氧能力,对缺氧心肌有保护作用;能改善微循环,促进血液流速;还有镇静、镇痛、抗炎、抗菌、抗过敏、降压、抗血栓、抗肝纤维化、抗胃溃疡作用;具有改善肾功能、保护缺血性肾损伤的作用。桑椹,别名:桑果、桑葚子、乌葚、桑枣、桑实、桑椹子;性味:味甘微酸,性微寒;归经:归肝、肾经;适用体质:阴虚体质。桑椹含有白藜芦醇,能抑制癌细胞生长,并能阻止血液细胞中栓塞的形成,还能阻止致癌物引起的细胞突变。桑椹中的脂肪酶具有分解脂肪、降低血脂、防治血管硬化等作用。桑椹具有多种活性成分,可以调整人体免疫功能,促进造血细胞生长,降糖,护肝,改善皮肤血液供应,营养皮肤,使皮肤白嫩,并能乌发,延缓哀老。白术,别名:土白术、冬白术、山姜、于术、浙术、片术、山蓟、山芥、山连、种术;性味:味甘苦,性温;归经:归脾、胃经;适用体质:脾虚湿阻引起的腹胀、食少、大便稀溏、气虚自汗者。白术能显著增强白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白术能促进电解质尤其是钠的排出,具有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白术有抗氧化作用。能有效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降低组织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避免有害物质对组织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破坏,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白术有强壮作用和调节肠道功能的作用,能增强机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白术气方烈,味甘浓、性纯阳,故为健脾之佳品。旱莲草,别名:鳢肠、田乌草、止血草、墨旱莲、莲子草、墨草;性味:味甘、酸,性凉;归经:归肝、肾经。旱莲草可清热,消炎,止血,消肿,收敛,滋阴,补肝肾,清肝热;用于须发早白,阴虚有热的血症,崩漏,跌打伤,吐血,胃肠出血,尿血,慢性肝炎,痢疾等症。乌梅,别名:青梅、乌梅肉、梅实、熏梅、春梅;性味:味酸涩,性平;归经:归肝、脾、肺、大肠经;适用体质:蛔虫引起的腹痛者、肺气虚久咳不愈者、糖尿病口渴者。乌梅中含多种有机酸,它们能改善肝脏机能,有护肝保肝的作用。乌梅中的酸性物质能够剌激唾液腺、胃腺分泌消化液,从而促进食欲、帮助消化。乌梅能够抑制多种致病菌,如痢疾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百日咳杆菌、脑膜炎双球菌等。同时,乌梅还能增加胆汁的分泌,预防胆道感染和胆结石。乌梅中富含儿茶酸,它能够润滑肠道,促进肠蠕动,有效防治便秘。乌梅中的梅酸可软化血管,延缓血管的老化、硬化,从而抗老抗衰。甘草,别名:粉甘草、国老、甜草根、美草、密草、棒草、生甘草、炙甘草;性味:味甘,性平;归经:归心、肺、脾、胃经;适用体质:气虚体质。甘草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成分,特别是甘草葡聚糖有很好的增强机体免疫的功能。西医药理发现,甘草剂有抗炎和抗变态反应的功能,可作为缓和剂,缓解咳嫩,祛痰,治疗咽痛喉炎。甘草制剂能促进胃部黏液形成和分泌,延长上皮细胞寿命,有抗炎活性,常用于慢性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另外,甘草中的黄酮具有消炎、解痉和抗酸作用。茯苓,别名:云苓、松苓、茯灵、白茯苓、茯菟、松薯、云茶、松等、白茯苓;性味:味甘淡,性平;归经:归心、脾、肾;适用体质:痰湿体质。茯苓功能利水渗湿,而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自古以来就是利水渗湿要药。茯苓既能利水渗湿,又具健睥作用,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聚化生痰饮之症,具有治疗作用。茯灵有抗肿瘤作用,临床常用来治疗食管癌、胃癌、肝癌、鼻癌、舌癌、乳腺癌、膀胱癌、肺癌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茯苓具有利尿、镇静、抗肿瘤、抗菌、降血糖、增加心肌收缩力的作用,还有有护肝作用,能降低胃液分泌、对胃溃疡有抑制作用。茯苓多糖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黄芩,别名:腐肠、子芩、宿芩、条芩、黄文、经芩、印头、内虚、空肠、元芩、土金茶根、妒妇、虹胜、山茶根、黄金条根;性味:味苦,性寒;归经:归肺、胃、胆、大肠经。黄芩含黄芩苷元、黄芩苷、汉黄芩素、汉黄芩苷、黄芩新素、油酸、苯甲酸、黄芩酶等。现代药理研究,黄芩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抗变态反应、抗血小板聚集及抗癌作用,还有解热、降压、镇静、保肝、利胆、抑制肠管蠕动、降血脂、抗氧化等作用。一种如上所述的护肝理脾、降转氨酶、治疗慢性肝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黄芩加水煎煮后过滤,取滤液静置后的沉淀物,将沉淀物干燥后粉碎,制得黄芩浸膏粉备用;b、将五味子粉碎成粗粉后加水煎煮,提取挥发油,并过滤煎液后取药渣,对药渣加乙醇提取后再次过滤取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护肝理脾、降转氨酶、治疗慢性肝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五味子600‑700份、丹参450‑550份、桑椹450‑550份、白术450‑550份、旱莲草200‑300份、乌梅200‑300份、甘草200‑300份、茯苓200‑300份、黄芩100‑20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肝理脾、降转氨酶、治疗慢性肝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五味子600-700份、丹参450-550份、桑椹450-550份、白术450-550份、旱莲草200-300份、乌梅200-300份、甘草200-300份、茯苓200-300份、黄芩100-20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肝理脾、降转氨酶、治疗慢性肝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五味子650份、丹参500份、桑椹500份、白术500份、旱莲草250份、乌梅250份、甘草250份、茯苓250份、黄芩150份。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护肝理脾、降转氨酶、治疗慢性肝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黄芩加水煎煮后过滤,取滤液静置后的沉淀物,将沉淀物干燥后粉碎,制得黄芩浸膏粉备用;b、将五味子粉碎成粗粉后加水煎煮,提取挥发油,并过滤煎液后取药渣,对药渣加乙醇提取后再次过滤取滤液,将滤液分离乙醇后浓缩干燥,制得五味子提取物备用;c、将丹参、桑椹、白术、旱莲草、乌梅、甘草和茯苓分别加水煎煮后合并煎液,将合并后的煎液过滤,将滤液浓缩成稠膏;d、向稠膏中加入黄芩浸膏粉、五味子提取物、磷酸氢钙和糊精后制粒、干燥,再加入五味子挥发油和硬脂酸镁后混合均匀,压制成片,包薄膜衣后得成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护肝理脾、降转氨酶、治疗慢性肝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丹田兴华晏柳清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森科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