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假腔可控式血流阻断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3174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3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假腔可控式血流阻断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属于腔内血管学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全假腔可控式血流阻断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其中,全假腔可控式血流阻断装置包括输送系统、阻断器和造影设备,该装置利用造影设备跟踪阻断器并进行定位,通过输送系统将阻断器输送到主动脉假腔处,以使阻断器准确输送至主动脉假腔;并且,造影设备中设有压力泵,可以可控式地调节阻断器膨胀的速度和大小,使阻断器起到完全阻断假腔血流,促进假腔完全血栓化的作用。

Full false cavity controllable blood flow blocking device and its mak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full Pseudocavity controlled blood flow blocking device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intracavitary angiology. The full Pseudocavity controlled blood flow blocking device provided by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wherein the full Pseudocavity controlled blood flow blocking device comprises a conveying system, a blocker and a contrast device, which tracks and locates the blocker by means of a contrast device, and conveys the blocker to the aortic Pseudocavity through a conveying system. In order to accurately transport the occluder to the aortic pseudocavity, and the angiographic equipment is equipped with a pressure pump, the occluder can adjust the expansion speed and size of the occluder controllably, so that the occluder can completely block the false cavity blood flow, and promote the complete thrombosis of the false cav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假腔可控式血流阻断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腔内血管学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全假腔可控式血流阻断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主动脉夹层是指动脉血液通过主动脉内膜上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使主动脉中膜与主动脉外膜剥离,造成假腔的主动脉疾病。目前,主动脉夹层的治疗可分为开放、杂交手术治疗以及介入治疗。其中,介入治疗有着独特的优势,介入治疗通常采用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在主动脉内膜的破口部位植入裸支架或覆膜支架,联用假腔栓塞物(如弹簧圈栓塞或灌注生物蛋白胶等),使内膜破口得到封堵,减少假腔血流,从而杜绝瘤体破裂。上述主动脉夹层的介入治疗方式均难以促进假腔内完全血栓化的形成,且有弹簧圈移位,生物蛋白胶堵塞内脏动脉的并发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假腔可控式血流阻断装置及其制作方法,该装置通过阻断器阻断假腔血流,达到假腔完全血栓化的效果。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假腔可控式血流阻断装置,包括输送系统、阻断器和造影设备;所述阻断器连接在所述输送系统内,包括球囊和设置在所述球囊内的编织支架;所述造影设备包括注射管、压力泵和造影剂容器;所述注射管的一端与所述造影剂容器的出端口连接,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球囊内部;所述压力泵设置在所述注射管上或所述造影剂容器的出端口处。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球囊的外侧壁具有螺纹结构;所述编织支架具有径向张力;所述编织支架的外部被外覆膜包裹。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输送系统包括内鞘和外鞘;所述阻断器设置在所述内鞘和所述外鞘之间。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阻断器通过可吸收丝线缠绕连接在所述输送系统的内鞘上。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内鞘的前端呈尖锥形,所述内鞘的后端设置有拉持部。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拉持部包括金属丝和与所述金属丝连接的拉杆。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压力泵为带囊压力泵。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造影剂容器呈圆筒形,内部设置有活塞。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假腔可控式血流阻断装置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全假腔可控式血流阻断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对植入部位的医学图像进行测量得到的测量数据;根据所述测量数据制作编织支架及其外覆膜、球囊;通过可吸收丝线将所述编织支架和所述球囊缠绕在注射管的外部;通过可吸收丝线将所述编织支架和所述球囊缠绕在输送系统的内鞘上;将所述输送系统的内鞘装入外鞘内;向与注射管连接的造影剂容器内灌装显影液体。结合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根据所述测量数据制作编织支架及其外覆膜、球囊的步骤,包括:将所述测量数据输入3D打印设备,以使所述3D打印设备结合预设的模板和测量数据,打印所述编织支架和所述球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全假腔可控式血流阻断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其中,全假腔可控式血流阻断装置包括输送系统、阻断器和造影设备,该装置利用造影设备跟踪阻断器并进行定位,通过输送系统将阻断器输送到主动脉假腔处,以使阻断器准确输送至主动脉假腔;并且,造影设备中设有压力泵,可以可控式地调节阻断器膨胀的速度和大小,使阻断器起到完全阻断假腔血流,促进假腔完全血栓化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全假腔可控式血流阻断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编织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全假腔可控式血流阻断装置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图标:11-内鞘;12-外鞘;13-拉持部;21-球囊;22-编织支架;23-外覆膜;31-注射管;32-压力泵;33-造影剂容器;34-推注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现有的主动脉夹层的介入治疗通常采用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包括应用真腔内支架(覆膜支架)、应用弹簧圈栓塞或在病灶内灌注生物蛋白胶等,上述治疗方式各有缺陷。1.真腔内支架应用:如果主动脉内膜破裂口距离主动脉弓分支血管以及远端内脏分支血管,后续则会存在大量内漏、夹层继续撕裂问题,且有着支架制作、定位、释放困难、远期并发症多等缺点。其中,内漏引起的假腔血栓化不完全,是假腔破裂的重要危险因素。2.弹簧圈应用:需在假腔内释放大量弹簧圈,医疗成本极高且仍难以促进假腔内完全血栓化的形成。假腔内残存大重量的弹簧圈和血栓增加了主动脉的搏动负荷,对本就脆弱的血管管壁造成损伤,且弹簧圈存在移位的情况,会导致远端栓塞并发症。3.生物蛋白胶输入方向控制难度大,易导致其他重要血管的栓塞而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如肾衰等。基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假腔可控式血流阻断装置及其制作方法,以下首先对本专利技术的全假腔可控式血流阻断装置进行详细介绍。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假腔可控式血流阻断装置,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全假腔可控式血流阻断装置结构图。如图1所示,该全假腔可控式血流阻断装置包括输送系统、阻断器和造影设备。输送系统包括内鞘11、外鞘12和拉持部13。阻断器连接在输送系统内,包括编织支架21和球囊22。造影设备包括注射管31、压力泵32和造影剂容器33。其中,造影设备的注射管31的一端与造影剂容器33的出端口连接,另一端连接至球囊22的内部。例如,可以将编织支架21或球囊22通过可吸收丝线缠绕在注射管31的外部。压力泵32设置在注射管31上或设置在造影剂容器33的出端口处。即造影设备连接在阻断器后端,并通过注射管31连接到球囊22的内部,造影剂容器33呈圆筒形,内部设置有活塞与活塞连接的连杆,连杆伸出至造影剂容器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假腔可控式血流阻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系统、阻断器和造影设备;所述阻断器连接在所述输送系统内,包括球囊和设置在所述球囊内的编织支架;所述造影设备包括注射管、压力泵和造影剂容器;所述注射管的一端与所述造影剂容器的出端口连接,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球囊内部;所述压力泵设置在所述注射管上或所述造影剂容器的出端口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假腔可控式血流阻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系统、阻断器和造影设备;所述阻断器连接在所述输送系统内,包括球囊和设置在所述球囊内的编织支架;所述造影设备包括注射管、压力泵和造影剂容器;所述注射管的一端与所述造影剂容器的出端口连接,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球囊内部;所述压力泵设置在所述注射管上或所述造影剂容器的出端口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的外侧壁具有螺纹结构;所述编织支架具有径向张力;所述编织支架的外部被外覆膜包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系统包括内鞘和外鞘;所述阻断器设置在所述内鞘和所述外鞘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断器通过可吸收丝线缠绕连接在所述输送系统的内鞘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鞘的前端呈尖锥形,所述内鞘的后端设置有拉持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持部包括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景在平冯家煊李逸明冯睿张磊李振江毛华娟鲍贤豪韩同磊杜鹏程程嘉颖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长海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