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穿刺活检针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231742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3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声穿刺活检针,包括穿设有穿刺丝的中空状针管、供针管贯穿其内部的可弯曲中空管道以及连接于中空管道端部且用于控制针管进退的操作装置,其中所述针管上具有用于扎碎带检测组织的斜齿状针尖,在离该斜齿状针尖处3~8mm处设有一对用于吸入细碎待检测组织的对穿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将针管上用于切割细胞组织的针尖设置成斜齿状针尖,同时在离该斜齿状针尖处3~8mm处设有两个对穿孔,在实施穿刺时,首先利用斜齿状针尖对目标区域进行快速的抽擦,斜齿状针尖可高效将目标区域组织捣碎,尤其适用于微小病灶或难以获取细胞学(如多纤维化)的病变。

Ultrasound-guided biopsy needle and its us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ultrasonic puncture biopsy needle, which comprises a hollow needle tube with a puncture wire, a flexible hollow pipe for puncturing the inner part of the needle tube, and an operating device connected to the end of the hollow pipe and used to control the advance and retreat of the needle tube, wherein the needle tube has a oblique tooth-shaped needle tip for puncturing the tissue with a puncture band detection, wherein the needle tube is connected to There is a pair of perforation for inhaling the fine tissue to be detected at 3 to 8mm from the inclined toothed needle tip. The needle tip used for cutting cell tissue on the needle tube is arranged as oblique tooth-like needle tip, and two pairs of perforations are arranged at 3-8 mm away from the oblique tooth-like needle tip. When puncture is carried out, the oblique tooth-like needle tip is first used to quickly wipe the target area, and the oblique tooth-like needle tip can effectively crush the tissue of the target area,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puncture. For small lesions or difficult to obtain cytology (such as multiple fibrosis) les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声穿刺活检针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领域的管道器械及使用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小病变组织或多纤维化病变组织的细胞学诊断材料获取的超声穿刺活检针。
技术介绍
目前国外COOK、Boston、Medtronic等公司均有自主品牌穿刺,其主要的产品特色包括反斜面切割槽,双斜面切割面,三叉戟式切割面等。细针穿刺过程中获取充分的细胞材料是细胞病理学诊断的关键点。然而对于微小病变(据本中心经验,穿刺最小病变2.5mm)或多纤维化病变(如慢性胰腺炎、皮革胃等临床较难诊断疾病),目前已有的穿刺针难以获得有效丰富的细胞病理学诊断。因此,如何有效的将目标区域捣碎,使细胞从周围环境从脱离出来,是提高细胞材料获取率的关键环节。因此,亟需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增强穿刺针细胞获取量的超声穿刺活检针。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该超声穿刺活检针的使用方法。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声穿刺活检针,包括穿设有穿刺丝的中空状针管、供针管贯穿其内部的可弯曲中空管道以及连接于中空管道端部且用于控制针管进退的操作装置,其中所述针管上具有用于扎碎带检测组织的斜齿状针尖,在离该斜齿状针尖处3~8mm处设有两个用于吸入细碎待检测组织的对穿孔。本专利技术在针管靠近针尖3~8mm处设置对穿孔,其目的是为了保障对穿孔和针尖必须同时在病灶内部,如果设置距离太远,对于小病变(如5mm以内的病变区域)可能会出现前端针尖在病灶里,而对穿孔在病灶外,无法对其进行高效抽吸;如果设置距离小于3mm,会影响针管前端刚性,使其无法对捣碎的细胞进行抽吸。本专利技术仅可设置一对对穿孔,因为穿刺活检针本身非常细,设置过多的对穿孔会影响针管前端的刚性,反而容易折断影响抽吸效果。优选的,所述斜齿状针尖上至少具有3个等间距分布的斜齿。本专利技术针尖处的斜齿少于3个时会严重影响穿刺效果。优选的,自所述对穿孔往后延伸20~30mm范围内的针管表面为具有粗糙表面的超声强反射区域。再者,所述操作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调节管、固定管、操作手柄和穿刺丝手柄,其中所述调节管的一端与中空管道端部相连接,且可带动中空管道一同沿固定管来回滑动,该调节管上还设有用于连接外设超声内镜装置的连接装置;所述针管依次穿过中空管道、调节管、固定管和操作手柄,并与操作手柄端部相固定,且可随着操作手柄一同沿固定管来回滑动,所述操作手柄上还设有用于避免针管完全缩回中空管道的限位装置;所述穿刺丝依次穿过针管、中空管道、调节管、固定管和操作手柄,并与穿刺丝手柄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公鲁尔接头以及一端与公鲁尔接头相适配、另一端与外设超声内镜装置相适配的转换接头,其中所述转换接头包括与公鲁尔接头相适配的母鲁尔接头和用于夹持外设超声内镜装置的两个夹片,两个夹片之间通过弹性件相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是由上、下环构成的一横截面为葫芦状环形结构,上、下环的内径与操作手柄的外径相适配;其中下环的内壁设有用于限位的止挡块,所述固定管外壁上开设有可与止挡块相适配的凹槽和止肩台。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超声穿刺活检针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超声内镜装置送至人体目标腔道内的目标区域;(2)、检查针管是否在中空管道内并固定在初始位置,操作者持住中空管道,将其远端置入超声内镜钳道内,并送至超声内镜远端,将转换接头与超声内镜装置锁紧;(3)、在穿刺目标区域,调整调节管的伸出长度,使其在内镜中目视可见并固定;(4)、调整操作手柄的轴向位置,针管随着操作手柄一同运动至所需位置后固定;(5)、调控超声内镜至穿刺位置,推送内窥镜,将中空管道推送出所需距离并固定后,快速推出中空管道内的针管及穿刺丝刺入组织中,锁定限位装置防止提拉时针管完全收回中空管道内脱离目标组织;(6)、调节穿刺丝手柄带动穿刺丝轴向运动,将穿刺丝手柄连带着穿刺丝一同拔出,外接抽吸器,操作抽吸器至针管内为负压环境;对目标区域进行快速的抽擦,斜齿状针尖可将目标区域内纤维化组织捣碎;随后停顿1~3秒,使捣碎的细胞从临近斜齿状针尖处的对穿孔和针管前端针尖处抽吸进入针管中;(7)、解除限位装置,操作抽吸器只解除针管内的负压环境,将操作手柄回归至初始位置,将转换接头与超声内镜装置相脱离,然后沿内镜钳道拔出超声穿刺活检针;(8)、在载玻片上方或者标本管中,取出针管内的细胞组织样本。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显著优点:首先本专利技术将针管上用于切割细胞组织的针尖设置成斜齿状针尖,同时在离该斜齿状针尖处3~8mm处设有一对对穿孔,在实施穿刺时,首先利用斜齿状针尖对目标区域进行快速的抽擦,斜齿状针尖可高效将目标区域组织捣碎,尤其适用于微小病灶或难以获取细胞学(如多纤维化)的病变;随后利用短暂的停顿间歇,利用针管内的负压环境使捣碎的细胞从两个对穿孔中抽吸进入针管内;穿刺过程中利用斜齿状针尖和对穿孔的组合作用可大大增强纤维化明显的细胞获取量,细胞获取量可提高25-50%左右;其次本专利技术利用转换接头和公鲁尔接头组合形成转换装置与超声内镜装置相固定,该转换装置结构简单合理,便于操作,简化操作过程的同时有效保障了操作安全性;最后本专利技术的限位装置8利用其葫芦状环形结构,使其仅具有开启和关闭两种工作状态,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针管的局部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限位装置处于关闭状态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限位装置处于开启状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超声穿刺活检针,包括穿刺丝1、针管2、中空管道3和操作装置,其中操作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调节管4、固定管5、操作手柄6和穿刺丝手柄7,其中针管2、中空管道3、调节管4、固定管5和操作手柄6均为中空状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穿刺丝1依次穿过针管2、中空管道3、调节管4、固定管5和操作手柄6,与穿刺丝手柄7固定连接,穿刺丝1的前端伸出针管2的针尖端部1~2mm。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针管2上具有用于扎碎带检测组织的斜齿状针尖201,该斜齿状针尖上至少具有3个等间距分布的斜齿。在离该斜齿状针尖201处3~8mm处设有两个用于吸入细碎待检测组织的对穿孔202。本专利技术将针管上用于切割细胞组织的针尖设置成斜齿状针尖,同时在离该斜齿状针尖处3~8mm处设有两个对穿孔,在实施穿刺时,首先利用斜齿状针尖对目标区域进行快速的抽擦,斜齿状针尖可高效将目标区域组织捣碎,尤其适用于纤维化较为明显区域;随后利用短暂的停顿间歇,利用针管内的负压环境使捣碎的细胞从两个对穿孔中抽吸进入针管内。本专利技术自对穿孔202往后延伸20~30mm范围内的针管2表面为具有粗糙表面的超声强反射区域203。本专利技术的中空管道3为可弯曲管道,其一端与调节管4固定连接。调节管4通过第一调节螺栓11与固定管5相连接,且调节管4可带动中空管道3一同沿固定管5来回滑动。该调节管4上印有用于显示中空管道3伸出长度的刻度,当调节管4运动至某一刻度时可通过拧紧第一调节螺栓11将调节管4与固定管5相固定。本专利技术的调节管4上设有用于连接外设超声内镜装置的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包括公鲁尔接头9以及一端与公鲁尔接头9相适配、另一端与外设超声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声穿刺活检针,其特征在于:包括穿设有穿刺丝(1)的中空状针管(2)、供针管(2)贯穿其内部的可弯曲中空管道(3)以及连接于中空管道(3)端部且用于控制针管(2)进退的操作装置,其中所述针管(2)上具有用于扎碎带检测组织的斜齿状针尖(201),在离该斜齿状针尖(201)处3~8mm处设有一对用于吸入细碎待检测组织的对穿孔(20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声穿刺活检针,其特征在于:包括穿设有穿刺丝(1)的中空状针管(2)、供针管(2)贯穿其内部的可弯曲中空管道(3)以及连接于中空管道(3)端部且用于控制针管(2)进退的操作装置,其中所述针管(2)上具有用于扎碎带检测组织的斜齿状针尖(201),在离该斜齿状针尖(201)处3~8mm处设有一对用于吸入细碎待检测组织的对穿孔(2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穿刺活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齿状针尖(201)上至少具有3个等间距分布的斜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穿刺活检针,其特征在于:自所述对穿孔(202)往后延伸20~30mm范围内的针管(2)表面为具有粗糙表面的超声强反射区域(20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穿刺活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调节管(4)、固定管(5)、操作手柄(6)和穿刺丝手柄(7),其中所述调节管(4)的一端与中空管道(3)端部相连接,且可带动中空管道(3)一同沿固定管(5)来回滑动,该调节管(4)上还设有用于连接外设超声内镜装置的连接装置;所述针管(2)依次穿过中空管道(3)、调节管(4)、固定管(5)和操作手柄(6),并与操作手柄(6)尾端相固定,且可随着操作手柄(6)一同沿固定管(5)来回滑动,所述操作手柄(6)上还设有用于避免针管完全缩回中空管道的限位装置(8);所述穿刺丝(1)依次穿过针管(2)、中空管道(3)、调节管(4)、固定管(5)和操作手柄(6),并与穿刺丝手柄(7)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声穿刺活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公鲁尔接头(9)以及一端与公鲁尔接头(9)相适配、另一端与外设超声内镜装置相适配的转换接头(10),其中所述转换接头(10)包括与公鲁尔接头(9)相适配的母鲁尔接头(11)和用于夹持外设超声内镜装置的两个夹片(12),两个夹片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秀疆陈柯盛健张广祥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法迈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