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扬尘的人工上料配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2588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3 1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配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扬尘的人工上料配粉装置。该装置包括与配料罐密封连接的防尘罩,所述防尘罩包括防尘罩本体,所述防尘罩本体的侧壁上设有落料口,所述落料口上设有罩门,所述防尘罩本体上设有料袋平台,所述防尘罩本体中设有网架,在所述防尘罩本体的外部设有控制所述网架进行上下运动的操作把手,在所述防尘罩本体的顶部还设有用于连接抽风系统的吸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防扬尘的人工上料配粉装置,能够有效防止料粉散出,保障称量精度,保证配粉操作环境的洁净,保证生产或实验环境,减小对操作者身体危害,防尘效果更好,配粉效率更高。

An artificial dust feeding device for dust preventio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owder distribution for lithium batteries, in particular to a dustproof artificial powder feeding device. The device comprises a dust-proof cover sealed with a batching tank, the dust-proof cover comprises a dust-proof cover body, a drop opening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dust-proof cover body, a cover door on the drop opening, a material bag platform on the dust-proof cover body, a net frame in the dust-proof cover body, and an external setting of the dust-proof cover body. An operation handle is provided to control the upper and lower movement of the grid frame, and an air suction outlet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dust cover body for connecting the air suction system. The dustproof manual feeding and powder mixing device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powder from dispersing, guarantee the weighing accuracy, ensure the clean operation environment of powder mixing, ensure the production or experimental environment, reduce the harm to the operator, have better dust-proof effect and higher powder mix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扬尘的人工上料配粉装置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配粉
,尤其涉及一种防扬尘的人工上料配粉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锂电池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锂电池生产环境粉尘要求越来越高,而且现代化企业对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也有较大认识。由于制造锂电池的原料粉末粒径小、重量轻,易造成扬尘,为了减小扬尘,特别设计了防尘人工上料配粉装置,降低扬尘量以改善人工配粉环境。动力电池行业一般采用人工配粉、半自动人工、全自动配粉的方式进行配粉,但在小规模生产或工艺实验时使用手工配粉的方法,其防尘效果还有所欠缺。目前,锂电行业手工配粉方法主要采用泵体和管路进行吸料的方式,虽可以暂时保证无扬尘,但通过气流输送粉料的方式,会造成配料桶内扬尘严重,从而导致手工配粉方式在防尘装置和配料桶脱离时依然会造成扬尘,存在多种粉料切换的配粉效率低,使用扣重法称量时不易保证实际导入粉体的称量精度,多种粉料切换配粉时存在设备、管路污染及清洁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扬尘的人工上料配粉装置,解决现有配粉方式存在的防尘效果差,配粉效率低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扬尘的人工上料配粉装置,包括与配料罐密封连接的防尘罩,所述防尘罩包括防尘罩本体,所述防尘罩本体的侧壁上设有落料口,所述落料口上设有罩门;所述防尘罩本体上设有向外突出的料袋平台,所述料袋平台设置在所述落料口的底部;所述防尘罩本体中对应所述料袋平台的位置处设有网架,在所述防尘罩本体的外部设有控制所述网架进行上下运动的操作把手,所述操作把手的一端穿过所述防尘罩本体与所述网架相连;在所述防尘罩本体的顶部还设有用于连接抽风系统的吸风口。进一步地,所述防尘罩本体的侧壁底端设有开口向下的导向凹槽,所述导向凹槽的横截面为上小下大的梯形,在所述导向凹槽的上顶面设有第一密封橡胶垫,所述配料罐与所述防尘罩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密封橡胶垫密封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防尘罩本体的侧壁底端设有向所述防尘罩本体内侧延伸的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上设有第二密封橡胶垫,所述配料罐与所述防尘罩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密封橡胶垫密封连接。具体地,所述网架靠近所述料袋平台的一侧通过第一连接轴与所述防尘罩本体活动连接,在所述防尘罩本体中设有支撑杆,所述网架远离所述料袋平台的一侧通过所述支撑杆进行支撑。具体地,所述料袋平台的上表面为从内到外逐渐向上倾斜的斜面。具体地,所述网架呈倾斜放置,且所述网架的倾斜度与所述料袋平台上表面的倾斜度一致。进一步地,所述防尘罩本体的顶部设有观察窗。具体地,所述防尘罩本体上设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罩门上设有轴套,所述轴套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轴上,所述罩门通过所述轴套与所述第二连接轴活动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可移动支架,所述可移动支架与所述防尘罩可拆卸连接。具体地,所述防尘罩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设有挂钩,所述挂钩悬挂设置在所述可移动支架的横梁上。(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提供的防扬尘的人工上料配粉装置,通过在配料罐上密封连接防尘罩,有效防止料粉散出,通过在防尘罩本体的顶部设置用于连接抽风系统的吸风口,使得粉料能够在有负压环境下加入,使扬尘能够及时被抽风系统收集,保证配粉操作环境的洁净,保证生产或实验环境,减小对操作者身体危害,防尘效果更好,配粉效率更高。本技术提供的防扬尘的人工上料配粉装置,通过操作把手控制网架进行上下运动,能够将网架上残余粉料振落至配料罐内,保障称量精度,通过在落料口的底部设置料袋平台,能够实现对料袋的有效支撑和保护,而将网架的位置与料袋平台相对应,则可以有效防止粉料倒入过程中料袋破损造成的污染,进一步提高了防尘效果和配粉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防扬尘的人工上料配粉装置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防扬尘的人工上料配粉装置中挂钩与可移动支架的安装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防扬尘的人工上料配粉装置中挂钩与可移动支架的脱离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防扬尘的人工上料配粉装置的第一种密封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防扬尘的人工上料配粉装置的第二种密封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防扬尘的人工上料配粉装置的侧视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防扬尘的人工上料配粉装置中图6的A-A向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防扬尘的人工上料配粉装置的工作原理图。图中:1:配料罐;2:防尘罩;201:防尘罩本体;201A:导向凹槽;201B:第一密封橡胶垫;201C:导向斜面;201D:第二密封橡胶垫;202:落料口;203:罩门;204:料袋平台;205:网架;206:操作把手;207:吸风口;208:支撑杆;209:观察窗;210:第二连接轴;211:连接件;212:挂钩;213:预留空位;214:第一连接轴;3:可移动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8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扬尘的人工上料配粉装置,包括与配料罐1密封连接的防尘罩2,所述防尘罩2包括防尘罩本体201,所述防尘罩本体201的侧壁上设有落料口202,所述落料口202上设有罩门203。所述防尘罩本体201上设有向外突出的料袋平台204,所述料袋平台204设置在所述落料口202的底部。在所述防尘罩本体201中对应所述料袋平台204的位置处设有网架205,在所述防尘罩本体201的外部设有控制所述网架205进行上下运动的操作把手206,所述操作把手206的一端穿过所述防尘罩本体201与所述网架205相连。在所述防尘罩本体201的顶部还设有用于连接抽风系统的吸风口207。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防扬尘的人工上料配粉装置,通过所述配料罐1与所述防尘罩2的密封连接,有效防止料粉散出。通过在所述落料口202的底部设置所述料袋平台204,能够实现对料袋的有效支撑和保护。通过开启所述罩门203,能够通过所述落料口202向所述配料罐1中上料。通过在所述防尘罩本体201的顶部设置用于连接抽风系统的吸风口,使得粉料能够在有负压环境下加入,使扬尘能够及时被抽风系统收集,保证配粉操作环境的洁净,保证生产或实验环境,减小对操作者身体危害,防尘效果更好,配粉效率更高。所述网架205的安装位置预留了倒料空间,也即,在所述网架205前方设有预留空位213,能够兼容使用料袋直接倒入料粉和不锈钢勺直接伸入倒料空间内倒料的方法,而且所述防尘罩本体201的内腔采用光滑无死角的结构,不仅粉料残余少,而且便于擦拭清洁,降低了使用人工扣重法称量大体量粉料和小体量粉料的挂壁和挂网等粉料残余量,同时保障了人工扣重法称量的称量精度和扬尘问题。其中,所述网架205靠近所述料袋平台204的一侧通过第一连接轴214与所述防尘罩本体201活动连接,在所述防尘罩本体201中设有支撑杆208,所述网架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扬尘的人工上料配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配料罐密封连接的防尘罩,所述防尘罩包括防尘罩本体,所述防尘罩本体的侧壁上设有落料口,所述落料口上设有罩门;所述防尘罩本体上设有向外突出的料袋平台,所述料袋平台设置在所述落料口的底部;所述防尘罩本体中对应所述料袋平台的位置处设有网架,在所述防尘罩本体的外部设有控制所述网架进行上下运动的操作把手,所述操作把手的一端穿过所述防尘罩本体与所述网架相连;在所述防尘罩本体的顶部还设有用于连接抽风系统的吸风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扬尘的人工上料配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配料罐密封连接的防尘罩,所述防尘罩包括防尘罩本体,所述防尘罩本体的侧壁上设有落料口,所述落料口上设有罩门;所述防尘罩本体上设有向外突出的料袋平台,所述料袋平台设置在所述落料口的底部;所述防尘罩本体中对应所述料袋平台的位置处设有网架,在所述防尘罩本体的外部设有控制所述网架进行上下运动的操作把手,所述操作把手的一端穿过所述防尘罩本体与所述网架相连;在所述防尘罩本体的顶部还设有用于连接抽风系统的吸风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扬尘的人工上料配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本体的侧壁底端设有开口向下的导向凹槽,所述导向凹槽的横截面为上小下大的梯形,在所述导向凹槽的上顶面设有第一密封橡胶垫,所述配料罐与所述防尘罩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密封橡胶垫密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扬尘的人工上料配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本体的侧壁底端设有向所述防尘罩本体内侧延伸的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上设有第二密封橡胶垫,所述配料罐与所述防尘罩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密封橡胶垫密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防扬尘的人工上料配粉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昂高哲峰郭俊李彬李士龙齐伟张杭张鑫
申请(专利权)人: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