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头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2334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插头组件,其中,插头组件包括壳体,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容腔及沿第二方向延伸且与第一容腔连通的第二容腔,第一容腔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及第一限位面,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交叉;接触组件,设于第一容腔,接触组件的周面具有与第一限位面配合以在绕第一方向的方向限位接触组件的第一配合面;接线端子,一端与接触组件连接,另一端伸入第二容腔以连接电缆;以及盖子,盖合于第一开口,盖子与壳体配合在第一方向上限位接触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插头组件通过第一限位面与第一配合面的配合、盖子与壳体的配合分别限制接触组件在绕第一方向和沿第一方向的运动,使得接触组件在剧烈运动的情况下不易发生松动。

Plug assembl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lug assembly, wherein the plug assembly comprises a housing, a first chamber extending in the first direction and a second chamber extending in the second direction and communicating with the first chamber. The first chamber has a first opening, a second opening and a first limiting surface, and the first direction intersects the second direction. The first mating surface of the contact component is matched with the first limiting surface to limit the contact component in the direction around the first direction; the wiring terminal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tact component at one end, and the other end is extended into the second housing to connect the cable; and the cover is closed to the first opening, and the cover is matched with the housing. In the first direction, the upper limit contact component. The plug assembly of the utility model respectively restricts the movement of the contact component in the first direction and along the first direction through the matching of the first limiting surface and the first matching surface, and the matching of the cover and the shell, so that the contact component is not easy to loos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violent mov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头组件
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弯头连接器的插头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的不断发展,车用电连接器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当电动汽车行驶在复杂的行车环境,尤其是在路面不平整的情况下,弯头连接器的接触件往往会在剧烈振动情况下发生松动,且容易产生瞬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用于弯头连接器的一种插头组件,旨在解决插头组件的接触组件在剧烈振动情况下容易发生松动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插头组件,包括:壳体,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容腔及沿第二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一容腔连通的第二容腔,所述第一容腔具有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容腔具有第一限位面,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接触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容腔,所述接触组件的周面具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面配合以在绕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限位所述接触组件的第一配合面;接线端子,一端与所述接触组件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容腔以连接电缆;以及盖子,盖合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盖子与所述壳体配合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限位所述接触组件。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及内置于所述外壳的第一绝缘件,所述外壳采用金属材质,所述盖子与所述外壳配合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限位所述第一绝缘件,所述第一绝缘件围合形成所述第一容腔。优选地,所述第一绝缘件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相拼合的第一构件及第二构件,所述第一构件及所述第二构件的拼合处形成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平环面及第二平环面,所述第一平环面形成在所述第一构件上,所述第二平环面形成在所述第二构件上;所述环形槽还具有位于所述第一平环面及所述第二平环面之间的筒环面,所述第一限位面构成所述筒环面的一部分;所述接触组件外周面设有与所述环形槽配合的环形凸缘,所述第一配合面形成在所述环形凸缘的外周面。优选地,所述外壳的与所述第一绝缘件对应的内壁面设有第一凸条,所述第一构件的外周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构件的外周面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凸条、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凹槽及所述第二凹槽在绕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均与所述第一凸条限位配合。优选地,所述外壳内壁面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开口的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二构件外周面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二限位面限位配合的第二配合面;所述盖子包括与所述壳体螺纹配合的尾盖及第二绝缘件,所述尾盖采用金属材质,所述第二绝缘件嵌置于所述第一构件的上端并与所述尾盖抵接。优选地,所述第二构件的外周面设有第一凸肩,所述外壳的与所述第一绝缘件对应的内壁面设有第一台阶形凹部,所述第二限位面形成在所述第一台阶形凹部,所述第二限位面形成在所述第一凸肩上。优选地,所述壳体还包括内置于所述外壳的第三绝缘件,所述第三绝缘件贴合于所述外壳的内壁面并围合形成所述第二容腔;所述外壳的容腔具有第三限位面,所述第三绝缘件的外周面具有与所述第三限位面配合以在绕所述第二方向的方向限位所述接触组件的第三配合面;所述第一绝缘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容腔连通的连接孔,所述接线端子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接触组件连接。优选地,所述外壳的与所述第三绝缘件对应的内壁面设有第二凸条,所述第三绝缘件的外周面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二凸条及第三凹槽均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三限位面形成在所述第二凸条上,所述第三配合面形成在所述第三凹槽内。优选地,所述连接孔的边缘处形成有第二台阶形凹部,所述第三绝缘件与所述第一绝缘件相接的一端设有第二凸肩,所述第二凸肩在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方向上抵接所述第二台阶形凹部;所述第三绝缘件外周面设有卡扣,所述外壳内周面开设有与所述卡扣卡接配合的卡槽。优选地,所述外壳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筒体以及自所述第一筒体的侧壁面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筒体邻近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一绝缘件容纳于所述第一筒体,所述第三绝缘件容纳于所述第二筒体,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本技术插头组件除了使用盖子与壳体配合限制了接触组件沿第一方向的运动,而且还在壳体的内腔设置第一限位面,在接触组件的外周面设置与第一限位面配合的第一配合面,通过第一限位面与第一配合面的配合限位了接触组件在绕第一方向的方向转动。由此,使得接触组件与壳体的限位更加充分,从而接触组件在剧烈运动的情况下不易发生松动,进而保证了插头组件工作的可靠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插头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插头组件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中插头组件的另一角度的剖视示意图;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图1中接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1中外壳一角度的剖视示意图;图9为图1中外壳另一角度的剖视示意图;图10为图1中第一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中第二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中第三绝缘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使用本技术插头组件的弯头连接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壳体14第一绝缘件15第三绝缘件11第一容腔141第一构件151第三配合面111第一开口100环形嵌槽152第三凹槽112第二开口200第一凹槽153第二凸肩113第一限位面142第二构件154卡扣12第二容腔300环形嵌部2接触组件13外壳400第二凹槽21第一配合面131第一凸条500第二配合面22环形凸缘132第二限位面600第一凸肩3接线端子133第一台阶形凹部143环形槽4电缆134第三限位面700第一平环面5盖子135第二凸条800第二平环面51尾盖136卡槽900筒环面52第二绝缘件10第一筒体144连接孔20第二筒体145第二台阶形凹部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头组件,用于弯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组件包括:壳体,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容腔及沿第二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一容腔连通的第二容腔,所述第一容腔具有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容腔具有第一限位面,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接触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容腔,所述接触组件的周面具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面配合以在绕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限位所述接触组件的第一配合面;接线端子,一端与所述接触组件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容腔以连接电缆;以及盖子,盖合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盖子与所述壳体配合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限位所述接触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头组件,用于弯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组件包括:壳体,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容腔及沿第二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一容腔连通的第二容腔,所述第一容腔具有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容腔具有第一限位面,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接触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容腔,所述接触组件的周面具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面配合以在绕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限位所述接触组件的第一配合面;接线端子,一端与所述接触组件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容腔以连接电缆;以及盖子,盖合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盖子与所述壳体配合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限位所述接触组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及内置于所述外壳的第一绝缘件,所述外壳采用金属材质,所述盖子与所述外壳配合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限位所述第一绝缘件,所述第一绝缘件围合形成所述第一容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件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相拼合的第一构件及第二构件,所述第一构件及所述第二构件的拼合处形成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平环面及第二平环面,所述第一平环面形成在所述第一构件上,所述第二平环面形成在所述第二构件上;所述环形槽还具有位于所述第一平环面及所述第二平环面之间的筒环面,所述第一限位面构成所述筒环面的一部分;所述接触组件外周面设有与所述环形槽配合的环形凸缘,所述第一配合面形成在所述环形凸缘的外周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与所述第一绝缘件对应的内壁面设有第一凸条,所述第一构件的外周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构件的外周面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凸条、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凹槽及所述第二凹槽在绕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均与所述第一凸条限位配合。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壁面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开口的第二限位面,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青林徐文军张强李玮鹏卿光智刘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沃尔新能源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沃尔核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沃尔特种线缆有限公司常州市沃尔核材有限公司乐庭电线工业惠州有限公司惠州乐庭电子线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