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主栅太阳能电池片及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2299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1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主栅太阳能电池片,包括电池片本体和若干第一电极,若干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电池片本体接受光照的一面上,并且按列排布,所述第一电极为点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太阳能电池片采用细栅线设计,第一电极为点状,在与细焊带焊接时能够减少银浆消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包括上述多主栅太阳能电池片的光伏组件。

A multi main grid solar cell and photovoltaic modu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main-grid solar cell sheet, which comprises a battery sheet body and a number of first electrodes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the battery sheet body that receives light, arranged in rows, and the first electrode is dotted. The solar cell shee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designed with a fine grid line, and the first electrode is dotted, so the silver slurry consumption can be reduced when the solar cell sheet is welded with a fine welding belt. The utility model also discloses a photovoltaic module comprising the multi main grid solar c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主栅太阳能电池片及光伏组件
本技术涉及光伏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多主栅太阳能电池片。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在光伏行业,为了提高太阳能电池片的发电效率,不断尝试在电池片上采用更细的栅线,以减小电池片表面的遮光面积,增加电池片表面的有效受光面积。然而现有采用了更细栅线的电池片,请参考图1所示,在电池片01表面设置的电极02,电极02预留的焊接区较长,这样在与细焊带焊接时仍会消耗较多的银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主栅太阳能电池片,与现有电池片相比可减少银浆消耗。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光伏组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主栅太阳能电池片,包括电池片本体和若干第一电极,若干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电池片本体接受光照的一面上,并且按列排布,所述第一电极为点状。可选地,位于同一列第一电极两端的所述第一电极的覆盖面积大于位于一列中间区域的所述第一电极的覆盖面积。可选地,在所述电池片本体两端、对应于每一列第一电极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与位于两端的所述第一电极连接处收敛。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极的形状包括方形、圆形、椭圆形或者三角形。可选地,还包括若干第二电极,若干所述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电池片本体背向光照的一面上,其排列位置与所述第一电极排列位置对应,所述第二电极为点状。可选地,在所述电池片本体背向光照一面上、对应所述第二电极两端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凹槽。可选地,所述凹槽的宽度与所述第二电极的宽度一致,所述凹槽的长度不大于所述第二电极的长度。可选地,所述第二电极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电极的宽度。可选地,包括4-12列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为方形,位于一列中间区域的所述第一电极的尺寸范围为2±0.5mm×0.5±1mm,位于一列两端的所述第一电极的尺寸范围为2±0.5mm×4±1mm,每一列包括10-20个所述第一电极,所述开口的宽度为2-5mm;所述第二电极的宽度为2.4-3mm,长度为3-8mm,所述凹槽的宽度与所述第二电极宽度一致,长度为1-3mm。一种光伏组件,包括以上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所提供的多主栅太阳能电池片,包括电池片本体和若干第一电极,若干第一电极设置在电池片本体接受光照的一面上,并且按列排布,且第一电极为点状。本技术太阳能电池片采用细栅线设计,第一电极为点状,在与细焊带焊接时能够减少银浆消耗。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能够达到上述有益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太阳能电池片的局部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主栅太阳能电池片局部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主栅太阳能电池片局部的正视图;图4为图3所示多主栅太阳能电池片A部位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3所示多主栅太阳能电池片从背面观察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多主栅太阳能电池片B部位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主栅太阳能电池片局部的正视图。由图可知,所述多主栅太阳能电池片包括电池片本体10和若干第一电极11。所述第一电极11设置在电池片本体10接受光照的一面上,第一电极11用于收集电池片内部经光生伏特效应产生的载流子。若干第一电极11按列排布,并且第一电极11为点状。在制作所述太阳能电池片时,采用焊带与第一电极焊接,通过焊带将处于同一列的第一电极电连接形成栅线16,可参考图2所示,通过栅线16将电极收集的载流子传输出,本实施例太阳能电池片采用细栅线设计,其位于电池片接受光照一面上的第一电极为点状,在与细焊带焊接时能够减少银浆消耗。并且,第一电极在电池片接受光照一面上覆盖面积减小,减少了遮光面积,增加了电池片受光面积。在具体实施时,各列第一电极11在电池片本体表面上均匀分布,并且在每一利中各第一电极均匀分布,以均匀地收集电池片各处产生的载流子。第一电极11的形状可以是方形、圆形、椭圆形或者三角形,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其它形状,也均在本技术保护范围内。具体的在实际应用时可根据单一电极上焊接点的数量,灵活设置和调整电极的尺寸,避免在焊接时出现焊带位移偏差。比如若在某一电极上要焊接的焊带数量多,可以相应增加电极尺寸。进一步的请参考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太阳能电池片中,位于同一列第一电极两端的所述第一电极12的覆盖面积大于位于一列中间区域的所述第一电极11的覆盖面积。在同一列第一电极上处于两端的第一电极12,其覆盖面积大于位于一列中间区域的第一电极11的覆盖面积,位于两端的第一电极覆盖面积较大,这样用以保证与焊带焊接时的焊接拉力。进一步优选的,请参考图3和图4,本实施例太阳能电池片中,在所述电池片本体10两端、对应于每一列第一电极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开口13,所述开口13与位于两端的第一电极12连接处收敛。在焊接焊带时,采用焊带将位于同一列的第一电极连接,并使用焊带与位于电池片背向光照一面的电极连接,在电池片两端设置开口,使得在电池片两端焊带通过开口连接到电池片背面,能够对焊带起到一定缓存作用,有助于避免焊带折断。进一步,开口13的宽度大于第一电极12的宽度,并且开口13与位于两端的第一电极12连接处收敛,便于焊接时焊带与第一电极对准,从而降低焊接对准难度。进一步的请参考图5,本实施例太阳能电池片还包括若干第二电极14,若干所述第二电极14设置在所述电池片本体10背向光照的一面上,第二电极14用于收集电池片内部经光生伏特效应产生的载流子,其排列位置与所述第一电极11排列位置对应,所述第二电极14为点状。本实施例太阳能电池片在背向光照一面上采用细栅线设计,其位于电池片背向光照一面上的第二电极为点状,使得在与细焊带焊接时能够减少银浆消耗。在具体实施时,可以设置第二电极14的宽度大于第一电极11的宽度。进一步优选的,请参考图5和图6所示,在电池片本体10背向光照一面上、对应所述第二电极14两端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凹槽15,在凹槽区域不印刷背极和背场,在采用焊带将第二电极焊接时,对应第二电极两端处的凹槽能够增加焊带与第二电极的接触面,不仅方便了将焊带与第二电极焊接,降低焊接难度,并且可以避免出现焊带架空情况。具体的,所述凹槽15的宽度与所述第二电极14的宽度一致。以尽量减少对电池片表面的占用面积。凹槽15的长度不大于第二电极的长度。在一种具体实例中,所述太阳能电池片在电池片接受光照一面上包括4-12列第一电极,第一电极为方形,位于一列中间区域的第一电极的尺寸范围为2±0.5mm×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主栅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片本体和若干第一电极,若干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电池片本体接受光照的一面上,并且按列排布,所述第一电极为点状;所述第一电极用于收集电池片内部经光生伏特效应产生的载流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主栅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片本体和若干第一电极,若干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电池片本体接受光照的一面上,并且按列排布,所述第一电极为点状;所述第一电极用于收集电池片内部经光生伏特效应产生的载流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主栅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列第一电极两端的所述第一电极的覆盖面积大于位于一列中间区域的所述第一电极的覆盖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主栅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片本体两端、对应于每一列第一电极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与位于两端的所述第一电极连接处收敛。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主栅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的形状包括方形、圆形、椭圆形或者三角形。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多主栅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第二电极,若干所述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电池片本体背向光照的一面上,其排列位置与所述第一电极排列位置对应,所述第二电极为点状。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玥玥黄纪德金井升张昕宇金浩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