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流滤波器电抗器叠放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2278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1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交流滤波器电抗器叠放结构,包括第一电抗器框架(2)和第二电抗器框架(8),在第一电抗器框架(2)上绕制形成第一电抗器线圈(3),在第二电抗器框架(8)上绕制形成第二电抗器线圈(9);所述的第一电抗器框架(2)与第二电抗器框架(8)之间形成叠层结构,所述的第一电抗器线圈(3)与第二电抗器线圈(9)之间通过高低压短接件(10)形成电连接结构。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后,不仅可以节约交流滤波器设备的占地面积,从而进一步节省交流滤波器设备的围栏占地面积,而且还可以取消传统设置方案中的位于第二电抗器框架底部的支柱绝缘子,有利于节省支柱绝缘子的投资成本。

An overlapping structure of AC filter reacto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tacking structure of an AC filter reactor, comprising a first reactor frame (2) and a second reactor frame (8), a first reactor coil (3) is formed by winding the first reactor frame (2), and a second reactor coil (9) is formed by winding the second reactor frame (8). A laminated structure is formed between the first reactor coil (3) and the second reactor coil (9) and the second reactor frame (8). An electrical connection structure is formed between the first reactor coil (3) and the second reactor coil (9) through a high and low voltage short connector (10). After the utility model is adopted, not only the area occupied by the AC filter equipment can be saved, thus the area occupied by the fence of the AC filter equipment can be further saved, but also the pillar insulator loca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frame of the second reactor in the traditional setting scheme can be cancelled, thus the investment cost of the pillar insulator can be sa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流滤波器电抗器叠放结构
本技术涉及交流滤波器安装
,尤其是涉及适用于特高压直流换流站的一种交流滤波器电抗器叠放结构。
技术介绍
交流滤波器通常采用无源式滤波器,其由电抗器、电容器和电阻器等作为基本元件组成。根据系统谐波和换流站运行的特征谐波,采用不同型式的交流滤波器。工程中经常采用的交流滤波器型式有双调谐滤波器、三调谐滤波器、高通滤波器组等。考虑到设备的技术经济性,交流滤波器内的电抗器均采用干式空心电抗器,在滤波器围栏内低位布置。干式空心电抗器的电感是通过线圈绕制产生的,对于电感值要求比较大的交流滤波器电抗器,设备厂家往往采用两个线圈串联的方式。常规的布置方案为两个交流滤波器电抗器的线圈平放布置,电抗器线圈之间采用铝合金导线连接,两个电抗器线圈都通过支柱绝缘子支撑。由于平放的电抗器线圈之间的磁力线的方向不同、且两个线圈之间有防磁范围的要求,如果两个电抗器线圈之间的距离过近,将导致线圈产生过大的互感,进而导致线圈发热,使串联电抗的电感值与额定值出现偏差。以电抗器的线圈外径尺寸为D为例,一般要求两个平放的电抗器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D。另外,由于交流滤波器电抗器的两个线圈之间有防磁范围的要求,必然导致交流滤波器电抗器之间的布置距离很大,从而造成交流滤波器安装后的占地面积较大,在对占地尺寸要求越来越高的特高压直流建设中,不利于节约土地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交流滤波器电抗器叠放结构,以减少交流滤波器安装后的占地面积。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交流滤波器电抗器叠放结构,包括第一电抗器框架和第二电抗器框架,在第一电抗器框架上绕制形成第一电抗器线圈,在第二电抗器框架上绕制形成第二电抗器线圈;所述的第一电抗器框架与第二电抗器框架之间形成叠层结构,所述的第一电抗器线圈与第二电抗器线圈之间通过高低压短接件形成电连接结构。优选地,还包括隔震缓冲垫,所述隔震缓冲垫相对两端分别与第一电抗器框架、第二电抗器框架连接固定。优选地,所述的高低压短接件是伸缩铝排或者伸缩铜排。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抗器框架底部与低压侧接线端子连接固定,所述低压侧接线端子与第一电抗器线圈之间形成电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电抗器框架顶部与高压侧接线端子连接固定,所述高压侧接线端子与第二电抗器线圈之间形成电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抗器框架底部与支柱绝缘子连接固定。优选地,所述第二电抗器框架顶部与防雨罩连接固定。优选地,所述的第一电抗器线圈、第二电抗器线圈的绕制方向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第一电抗器框架与第二电抗器框架之间形成叠层结构,且第一电抗器线圈与第二电抗器线圈之间通过高低压短接件形成电连接结构,不仅节约了交流滤波器设备的占地面积,从而进一步节省了交流滤波器设备的围栏占地面积,而且,还可以取消传统设置方案中的高压电抗器线圈底部的支柱绝缘子,从而节省了支柱绝缘子的投资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交流滤波器电抗器叠放结构的构造示意图。图中部品标记名称:1-支柱绝缘子,2-第一电抗器框架,3-第一电抗器线圈,4-隔震缓冲垫,5-高压侧接线端子,6-进线,7-防雨罩,8-第二电抗器框架,9-第二电抗器线圈,10-高低压短接件,11-低压侧接线端子,12-出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的交流滤波器电抗器叠放结构,包括第一电抗器框架2和第二电抗器框架8,在第一电抗器框架2上绕制形成第一电抗器线圈3,在第二电抗器框架8上绕制形成第二电抗器线圈9。所述的第一电抗器框架2与第二电抗器框架8之间形成上下布置的叠层结构,具体地,所述的第二电抗器框架8位于第一电抗器框架2的正上方。在第一电抗器框架2底部固定连接低压侧接线端子11,所述的低压侧接线端子11与出线12之间形成电连接;另外,所述第一电抗器框架2底部与支柱绝缘子1连接固定,所述的支柱绝缘子1设置若干根,所述的若干根支柱绝缘子1最好是环第一电抗器框架2底部均匀设置。在第二电抗器框架8顶部固定连接高压侧接线端子5,所述的高压侧接线端子5与进线6之间形成电连接;另外,所述第二电抗器框架8顶部还与防雨罩7连接固定,通过防雨罩7可以同时对第一电抗器、第二电抗器进行防水保护。所述的第一电抗器线圈3与第二电抗器线圈9之间通过高低压短接件10形成电连接结构,所述的高低压短接件10优选采用伸缩铝排或者伸缩铜排。其中,所述的低压侧接线端子11与第一电抗器线圈3之间形成电连接,所述的高压侧接线端子5与第二电抗器线圈9之间形成电连接。本技术是将第一电抗器线圈3、第二电抗器线圈9这两个电抗器线圈以上下结构重叠放置,位于上部的为高压电抗器,位于下部的为低压电抗器,所述的第一电抗器线圈3、第二电抗器线圈9的绕制方向最好是相同的。上述叠放结构的电抗器采用上部进线、下部出线的方式,不仅可以节约交流滤波器设备的占地面积,以进一步节省交流滤波器设备的围栏占地面积,而且还可以取消传统设置方案中的位于第二电抗器框架8底部的支柱绝缘子,因此,节省了支柱绝缘子的投资成本。另外,通过利用位于下部的电抗器本体的电压耐受能力,可以使得位于第一电抗器框架2底部的支柱绝缘子1的电压水平较低,这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支柱绝缘子的投资成本。考虑到上述的第二电抗器线圈9、第一电抗器线圈3在叠放之后导致电抗器整体的总体高度较高,为保证、提高电抗器整体的抗震性能,如图1所示,可以在第一电抗器框架2与第二电抗器框架8之间增加设置隔震缓冲垫4,所述的隔震缓冲垫4的相对两端分别与第一电抗器框架2、第二电抗器框架8连接固定。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流滤波器电抗器叠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抗器框架(2)和第二电抗器框架(8),在第一电抗器框架(2)上绕制形成第一电抗器线圈(3),在第二电抗器框架(8)上绕制形成第二电抗器线圈(9);所述的第一电抗器框架(2)与第二电抗器框架(8)之间形成叠层结构,所述的第一电抗器线圈(3)与第二电抗器线圈(9)之间通过高低压短接件(10)形成电连接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流滤波器电抗器叠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抗器框架(2)和第二电抗器框架(8),在第一电抗器框架(2)上绕制形成第一电抗器线圈(3),在第二电抗器框架(8)上绕制形成第二电抗器线圈(9);所述的第一电抗器框架(2)与第二电抗器框架(8)之间形成叠层结构,所述的第一电抗器线圈(3)与第二电抗器线圈(9)之间通过高低压短接件(10)形成电连接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滤波器电抗器叠放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震缓冲垫(4),所述隔震缓冲垫(4)相对两端分别与第一电抗器框架(2)、第二电抗器框架(8)连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一种交流滤波器电抗器叠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低压短接件(10)是伸缩铝排或者伸缩铜排。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一种交流滤波器电抗器叠放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川余波许泳吴怡敏朱大鹏邹家勇李龙才邢毅丁晓飞骆玲冯千秀曾捷李珊珊李良霄余露月朱忻悦赵宇晖张朝煜杨凌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