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2089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环境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以及温湿度传感器和多个功能器件,第一壳体的侧围环绕设有多个第一进气孔,第一壳体的中部设有一块隔板,隔板的横截面的形状为“U”形,隔板的表面设有多个通孔,隔板一端与第一壳体连接,另一端朝向第二壳体延伸,温湿度传感器和多个所述功能器件分别设于隔板相对的一侧。上述环境检测装置,通过隔板将温湿度传感器和多个功能器件隔开,防止多个功能器件运行时产生的温度影响温湿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通过多个所述第一进气孔,使当前环境内空气进入环境检测装置内,又使环境检测装置内的空气与当前环境内空气交换,以散发多个功能器件产生的热量,提高了温湿度传感器的检测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境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检测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环境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环境检测装置是一种对于教室温度、湿度、二氧化碳、PM2.5、亮度、噪声等环境参数进行监测的设备,这些环境参数为学校的改建、校园安全(监测PM2.5、二氧化碳、温度、噪声水平)监控、学习环境改善提供客观的依据。现有的环境检测装置,通过吸风电机将当前环境内空气吸入环境检测装置中,通过温湿度检测模块检测监测区域的温度和湿度,通过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通过PM2.5传感器检测空气中可吸入粉尘颗粒的数值,通过噪声传感器检测当前环境内的噪声值,通过光线传感器检测当前环境内的亮度。但是温湿度检测模块对机器内部温度与湿度要求高,其他功能器件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当外界空气进入环境检测装置内时,会被其他功能器件产生的热量改变其温湿度的值,进而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境检测装置,以解决外界空气进入环境检测装置内时,会被其他功能元器件产生的热量改变其温湿度的值,进而导致温湿度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一种环境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以及设于第二壳体上的温湿度传感器和多个功能器件,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围环绕设有多个第一进气孔,所述第一壳体的中部设有一块隔板,所述隔板的横截面的形状为“U”形,所述隔板的表面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隔板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壳体延伸,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和所多个所述功能器件分别设于所述隔板相对的一侧。上述环境检测装置,通过隔板将温湿度传感器和多个功能器件隔开,防止多个功能器件运行时产生的温度影响温湿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同时,通过多个所述第一进气孔,即可以使当前环境内空气进入环境检测装置内,又便于环境检测装置内的空气与当前环境内空气交换,以散发多个功能器件产生的热量,提高了温湿度传感器的检测精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与多个所述功能器件对应的位置设有多个第二进气孔。进一步地,所述隔板的宽度大于多个功能器件的宽度之和。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功能器件包括噪声传感器、PM2.5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以及吸风电机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噪声传感器对应的位置均设有一进音开口。进一步地,所述隔板靠近多个所述功能器件的一侧设有一隔热泡棉。进一步地,所述隔板靠近多个所述功能器件的一侧设有一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所述散热板上设有多个气孔。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板的宽度大于所述隔板的宽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环境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环境检测装置中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的环境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第一壳体10温湿度传感器30通孔52第一进气孔11功能器件40散热板60第二进气孔12隔板50第二壳体20隔热泡棉51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个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环境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以及设于第二壳体20上的温湿度传感器30和多个功能器件40。具体的,多个所述功能器件40包括噪声传感器、PM2.5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以及吸风电机中的一种或多种,通过吸风电机将当前环境内空气吸入环境检测装置中,通过温湿度检测模块检测监测区域的温度和湿度,通过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通过PM2.5传感器检测空气中可吸入粉尘颗粒的数值,通过噪声传感器检测当前环境内的噪声值,可以理解的,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光线传感器检测当前环境内的亮度。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10的侧围环绕设有多个第一进气孔11,所述第一壳体10的中部设有一块隔板50,所述隔板50的横截面的形状为“U”形,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增加了温湿度传感器30与多个功能器件40的间隔,进而提高了所述隔板50隔绝温度的效果。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隔板50的表面设有多个通孔52,以使所述环境检测装置内的空气通过所述通孔52流通,确保环境检测装置内的空气与当前环境内空气一致;所述隔板50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10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壳体20延伸,所述温湿度传感器30和所多个所述功能器件40分别设于所述隔板50相对的一侧。上述环境检测装置,通过隔板50将温湿度传感器30和多个功能器件40隔开,防止多个功能器件40运行时产生的温度影响温湿度传感器30的检测结果,同时,通过设置多个所述第一进气孔11,即可以使当前环境内空气进入环境检测装置内,又便于环境检测装置内的空气与当前环境内空气交换,以散发多个功能器件40产生的热量,提高了温湿度传感器30的检测精度。具体的,为了保证隔绝效果,所述隔板50的宽度大于多个功能器件40的宽度之和。使隔板50完全将温湿度传感器和多个功能器件40隔绝。可以理解的,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在所述第一壳体10和所述第二壳体20与所述噪声传感器对应的位置均设有一进音开口(图未标出),以便环境检测装置检测当前环境内的噪音。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加所述隔板50的隔热效果,可以在所述隔板50靠近多个所述功能器件40的一侧设有一隔热泡棉51。为了进一步增加环境检测装置内的空气与当前环境内空气的流通性,所述第一壳体10与多个所述功能器件40对应的位置设有多个第二进气孔12。请参阅图3,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的环境检测装置,所述第二实施例与所述第一实施例大抵相同,其区别在于,所述第二实施例中,为了更进一步的将所述温湿度传感器30和多个功能器件40隔绝,避免多个功能器件40运行时产生的温度影响温湿度传感器30的检测精度,所述隔板50靠近多个所述功能器件40的一侧设有一散热板60,所述散热板60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壳体10和所述第二壳体20,同时所述散热板上60上设有多个气孔(图未标出),通过设置所述散热板60,将环境检测装置内的空气中的热量散发到环境检测装置外,同时通过设置气孔,使环境检测装置内的空气流通顺畅。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包装散热板60起到散热的作用,所述散热板60的宽度大于所述隔板50的宽度。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境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以及设于第二壳体上的温湿度传感器和多个功能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围环绕设有多个第一进气孔,所述第一壳体的中部设有一块隔板,所述隔板的横截面的形状为“U”形,所述隔板的表面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隔板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壳体延伸,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和所多个所述功能器件分别设于所述隔板相对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境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以及设于第二壳体上的温湿度传感器和多个功能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围环绕设有多个第一进气孔,所述第一壳体的中部设有一块隔板,所述隔板的横截面的形状为“U”形,所述隔板的表面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隔板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壳体延伸,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和所多个所述功能器件分别设于所述隔板相对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与多个所述功能器件对应的位置设有多个第二进气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宽度大于多个功能器件的宽度之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吴旭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