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轮定位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2079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车辆维修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四轮定位仪,该四轮定位仪包括基座、一端固定于基座而另一端向上延伸的立柱、安装于立柱上且用于向车轮发射激光的激光器以及安装于立柱上且用于接收经过车轮反射的激光的摄像头,立柱包括于四轮定位仪检测车轮时与车轮旋转轴线平齐的中央部位、位于中央部位上方的上段以及位于中央部位下方的下段;所述激光器和所述摄像头设置于所述中央部位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四轮定位仪整体高度较低,节省了空间的占用,可以适用于较多的车场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四轮定位仪
本技术属于车辆维修
,尤其涉及一种四轮定位仪。
技术介绍
汽车四轮定位仪是用于检测汽车车轮定位参数,并与原厂设计参数进行对比,指导使用者对车轮定位参数进行相应调整,使其符合原设计要求,以达到理想的汽车行驶性能,即操纵轻便、行驶稳定可靠、减少车轮偏磨损的精密测量仪器。目前存在一种四轮定位仪,其包括激光器和摄像头,具体是通过激光器将激光照射在车轮上,激光经过车轮反射至摄像头,摄像头接收激光后,可以分析出车轮的形状及位置参数,为车轮的校准提供参考,现有中的这种四轮定位仪一般包括基座以及固定于底座且一侧且沿竖直方向延伸立柱,车轮放置在基座上,激光器设置在立柱的顶部,而摄像头设置在立柱上与车轮旋转轴线平齐的位置,也即,车轮几何中心点、摄像头以及激光器的连线合围形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一般,光线由激光器发射经车轮反射然后进入摄像头的这段路程越长,精度越高,为了保证四轮定位仪一定的精度,目前的做法是将激光器的位置上移,使得激光器与车轮之间的直线距离增大,以此来提高四轮定位仪的精度,但是,这种做法会导致四轮定位仪的高度较高,占用空间较大,导致一些车场空间无法容纳该四轮定位仪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轮定位仪,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四轮定位仪的高度较高,占用空间较大,导致一些车场空间无法容纳该四轮定位仪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四轮定位仪,包括基座、一端固定于所述基座而另一端向上延伸的立柱、安装于所述立柱上且用于向车轮发射激光的激光器以及安装于所述立柱上且用于接收经过所述车轮反射的激光的摄像头,所述立柱包括于所述四轮定位仪检测所述车轮时与所述车轮旋转轴线平齐的中央部位、位于所述中央部位上方的上段以及位于所述中央部位下方的下段;所示激光器和所述摄像头设置于所述中央部位的两侧。进一步地,所示激光器固定设置于所述上段,所述摄像头固定设置于所述下段。进一步地,所述上段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上主体杆以及凸出设置于所述上主体杆的侧壁的上凸台,所述激光器固定安装于所述上凸台。进一步地,所述上凸台上设有面向所述车轮几何中心的上倾斜斜面,所述激光器的出光口设置于所述上倾斜斜面上。进一步地,所述下段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下主体杆以及凸出设置于所述下主体杆的侧壁的下凸台,所述摄像头固定安装于所述下凸台。进一步地,所述下凸台上设有面向所述车轮几何中心的下倾斜斜面,所述摄像头设置于所述下倾斜斜面上。进一步地,所述四轮定位仪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立柱上且用于调节所述激光器发射激光的角度的角度调节装置。进一步地,定义,所述激光器与所述摄像头之间的连线为虚拟连线,所述激光器朝向所述车轮发射的激光线与所述虚拟连线的夹角为60°,所述摄像头的镜头朝向方向与所述虚拟连线的夹角为60°。进一步地,所述激光器发出至少两条激光。进一步地,所述激光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四轮定位仪通过将激光器和摄像头设置在立柱的中央部位的两侧,也即,将现有技术中与车轮旋转轴线平齐设置的一个发射(激光器)或者接收器件(摄像头)下移至下段,使得该器件与车轮的几何中心点距离增大,这样,设置在立柱顶端的另外一个器件的安装高度可以相应的下移也可以满足测量的精度要求,也即可以满足光线由激光器发射经车轮反射然后进入摄像头的这段路程足够的长,这样,就可以将立柱的整体高度设计的较低,节省了空间的占用,可以适用于较多的车场空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四轮定位仪的侧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四轮定位仪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四轮定位仪的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0基座231下主体杆20立柱232下凸台21中央部位233下倾斜斜面22上段30摄像头221上主体杆40角度调节装置222上凸台50激光器223上倾斜斜面60车轮23下段L旋转轴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四轮定位仪包括基座10、一端固定于所述基座10而另一端向上延伸的立柱20、安装于所述立柱20上且用于向所述车轮60发射激光的激光器50以及安装于所述立柱20上且用于接收经过所述车轮60反射的激光的摄像头30,所述立柱20包括于所述四轮定位仪检测所述车轮60时与所述车轮60旋转轴线L平齐的中央部位21、位于所述中央部位21上方的上段22以及位于所述中央部位21下方的下段23;所示激光器50和所述摄像头30设置于所述中央部位21的两侧,也即,所示激光器50固定设置于所述上段22,所述摄像头30固定设置于所述下段23;或者,所示摄像头30固定设置于所述上段22,所述激光器50固定设置于所述下段23。请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四轮定位仪通过将激光器50和摄像头30设置在立柱20的中央部位21的两侧,也即,将现有技术中与车轮60旋转轴线L平齐设置的一个发射(激光器50)或者接收器件(摄像头30)下移至下段23,使得该器件与车轮60的几何中心点距离增大,这样,设置在立柱20顶端的另外一个器件的安装高度可以相应的下移也可以满足测量的精度要求,这样,就可以将立柱20的整体高度设计的较低,节省了空间的占用,可以适用于较多的车场空间。请参见图2和图3,进一步地,所示激光器50固定设置于所述上段22,所述摄像头30固定设置于所述下段23。摄像头30在拍摄车轮60时,既要采集经过车轮60反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四轮定位仪,包括基座、一端固定于所述基座而另一端向上延伸的立柱、安装于所述立柱上且用于向车轮发射激光的激光器以及安装于所述立柱上且用于接收经过所述车轮反射的激光的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包括于所述四轮定位仪检测所述车轮时与所述车轮旋转轴线平齐的中央部位、位于所述中央部位上方的上段以及位于所述中央部位下方的下段;所示激光器和所述摄像头设置于所述中央部位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轮定位仪,包括基座、一端固定于所述基座而另一端向上延伸的立柱、安装于所述立柱上且用于向车轮发射激光的激光器以及安装于所述立柱上且用于接收经过所述车轮反射的激光的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包括于所述四轮定位仪检测所述车轮时与所述车轮旋转轴线平齐的中央部位、位于所述中央部位上方的上段以及位于所述中央部位下方的下段;所示激光器和所述摄像头设置于所述中央部位的两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轮定位仪,其特征在于,所示激光器固定设置于所述上段,所述摄像头固定设置于所述下段。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轮定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段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上主体杆以及凸出设置于所述上主体杆的侧壁的上凸台,所述激光器固定安装于所述上凸台。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四轮定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台上设有面向所述车轮几何中心的上倾斜斜面,所述激光器的出光口设置于所述上倾斜斜面上。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均周宁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