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泵立式电机轴承注排油结构及立式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1898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泵立式电机轴承注排油结构及立式电机,注排油结构包括转轴和轴承;轴承包括有驱动端轴承和非驱动端轴承;轴承通过轴承安装组件套设于转轴上;转轴沿轴向设有驱动端注油通道和非驱动端注油通道;转轴通过驱动端注油通道连通驱动端轴承,用于向驱动端轴承输送油脂;转轴通过非驱动端注油通道连通非驱动端轴承,用于向非驱动端轴承输送油脂;采用上述方案,能够保证承滚珠表面的润滑油脂持续包覆,并且更换油脂方便、快捷,降低设备检修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能够降低电机温升,提高电机轴承使用寿命,进而延长电机的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泵立式电机轴承注排油结构及立式电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机轴承注排油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水泵立式电机轴承注排油结构及立式电机。
技术介绍
轴承是电机中重要的零件,轴承使用期限的长短直接影响着电机的使用寿命,而轴承的润滑直接影响轴承使用期限的关键;现有电动机运行过程中,轴承承受着轴向力和径向力的作用,滚动体在旋转的过程中与轴承的内外套摩擦产生热量和磨损,轴承室内须存有一定量的润滑脂,对轴承进行润滑和散热;现有的小型电机多采用封闭型轴承,大中型电机轴承为开放式轴承,需要保证润滑脂的清洁,及时补充新油。现有电机的转轴进行传动时,由于离心力容易将滚动轴承轴承室中的油脂甩出,造成滚动轴承的滚动体和轨道表面油膜不均匀,滚动体运转时与轨道面产生摩擦,从而产生轴承异音;同时,滚动体与轨道面摩擦将导致滚动体和轨道磨损,并使得轴承温升升高,最终将导致轴承损坏;如图1所示,现有电机的轴承60一般在轴承端盖20上加工有注油通道70,油脂通向轴承内盖30和轴承外盖40的油脂容积腔50中,注油通道70外部设有注油嘴90;如果将现有结构应用至立式电机中,油脂受重力作用影响容易堆积在轴承外盖处的油脂积聚轴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泵立式电机轴承注排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和轴承;所述轴承包括有驱动端轴承和非驱动端轴承;所述轴承通过轴承安装组件套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沿轴向设有驱动端注油通道和非驱动端注油通道;所述转轴通过所述驱动端注油通道连通所述驱动端轴承,用于向所述驱动端轴承输送油脂;所述转轴通过所述非驱动端注油通道连通所述非驱动端轴承,用于向所述非驱动端轴承输送油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泵立式电机轴承注排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和轴承;所述轴承包括有驱动端轴承和非驱动端轴承;所述轴承通过轴承安装组件套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沿轴向设有驱动端注油通道和非驱动端注油通道;所述转轴通过所述驱动端注油通道连通所述驱动端轴承,用于向所述驱动端轴承输送油脂;所述转轴通过所述非驱动端注油通道连通所述非驱动端轴承,用于向所述非驱动端轴承输送油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泵立式电机轴承注排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沿轴向还设有卸油通道;所述轴承安装组件上设有排油通道;所述卸油通道分别与所述驱动端轴承和所述非驱动端轴承上的所述排油通道连通,并通过所述驱动端轴承上的所述排油通道与外部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泵立式电机轴承注排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最小直径为D;所述卸油通道的直径为d;所述卸油通道的直径为:D/20≦d≦D/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泵立式电机轴承注排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端注油通道、所述非驱动端注油通道以及所述卸油通道均匀设置于所述转轴的周向上;所述转轴最小直径为D;所述卸油通道的轴心与所述转轴的轴心距离为L;所述距离L为:D/20≦L≦D/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泵立式电机轴承注排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驱动端注油通道的出油口与所述非驱动端轴承的距离为S;所述距离S为:12mm≦S≦30mm。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泵立式电机轴承注排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安装组件包括有轴承外盖、轴承内盖以及轴承端盖;所述轴承外盖和所述轴承内盖通过螺栓固定设置于所述转轴上;和/或,所述轴承端盖固定设置于所述轴承外盖和所述轴承内盖之间,并与所述轴承外盖和所述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武豪卢素华沈静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