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时域超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18372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7: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时域超材料,包括:n个亚波长尺寸的可调单元,n个亚波长尺寸的可调单元依次排列;可调单元从上至下依次包含5层,第一层为由变容二极管串接的两个矩形贴片,第二层为介质基板,第三层为馈电网络层,馈电网络层的正负极通过介质基板内的金属化通孔分别连接变容二极管两端的矩形贴片,第四层为超薄绝缘层,第五层为金属背板。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调控电磁波的频谱,实现速度隐身,以及用于载波调制构建新框架的通信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时域超材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型人工电磁材料
,尤其是一种时域超材料。
技术介绍
传统超材料可通过设计其单元特性以及空间排布,控制电磁波的极化、强度、相位等参数,实现电磁能量的偏折、聚焦、吸波、能量杂散等功能,可用于天线、成像、隐身等领域。然而,传统超材料主要关注电磁能量的空域特性,属于互易、非线性器件。自由空间电磁波空域特性的调控技术相对已十分成熟,而时域特性技术研究几乎没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时域超材料,能够实现调控电磁波的频谱,实现速度隐身,以及用于载波调制构建新框架的通信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时域超材料,包括:n个亚波长尺寸的可调单元,n个亚波长尺寸的可调单元依次排列;可调单元从上至下依次包含5层,第一层为由变容二极管2串接的两个矩形贴片1,第二层为介质基板3,第三层为馈电网络层5,馈电网络层5的正负极通过介质基板3内的金属化通孔4分别连接变容二极管2两端的矩形贴片,第四层为超薄绝缘层6,第五层为金属背板7。优选的,调节可调单元的时域特性实现空间波频谱的调制,调控方式分为时域幅度调制、时域相位调制和时域幅相同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时域超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n个亚波长尺寸的可调单元,n个亚波长尺寸的可调单元依次排列;可调单元从上至下依次包含5层,第一层为由变容二极管(2)串接的两个矩形贴片(1),第二层为介质基板(3),第三层为馈电网络层(5),馈电网络层(5)的正负极通过介质基板(3)内的金属化通孔(4)分别连接变容二极管(2)两端的矩形贴片(1),第四层为超薄绝缘层(6),第五层为金属背板(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时域超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n个亚波长尺寸的可调单元,n个亚波长尺寸的可调单元依次排列;可调单元从上至下依次包含5层,第一层为由变容二极管(2)串接的两个矩形贴片(1),第二层为介质基板(3),第三层为馈电网络层(5),馈电网络层(5)的正负极通过介质基板(3)内的金属化通孔(4)分别连接变容二极管(2)两端的矩形贴片(1),第四层为超薄绝缘层(6),第五层为金属背板(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域超材料,其特征在于,调节可调单元的时域特性实现空间波频谱的调制,调控方式分为时域幅度调制、时域相位调制和时域幅相同调。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域超材料,其特征在于,将时域超材料分割成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区域采用不同的时间控制序列进行调控,实现空间波频谱和远场方向图的同时调控。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域超材料,其特征在于,时域超材料通过外加偏置电压控制其反射系数Γ,采用控制器件产生时变信号,实现时变反射系数Γ(t);当入射波Ei(t)入射到该表面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强赵捷戴俊彦崔铁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