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料液管道冲击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1813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料液管道冲击防护装置,包括本体、料液进口和料液出口,所述本体为直三通状本体,包括直线管和中间管,在直线管的一端设置所述料液进口,所述直线管的另一端设置有蒙板;所述中间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直线管,所述中间管的另一端为料液出口;在所述直线管设置有所述蒙板的一端还设置有积液槽,所述积液槽远离所述蒙板的一端连通所述中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功能实用,每次输送完料液后,积液槽都会残存有一部分料液,待下次再使用该管道输送料液时,积液就会对来的料液起到缓冲和避免其直接冲击弯头的作用,从而达到减少弯头磨损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料液管道冲击防护装置
本技术属于管道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料液管道冲击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钨的湿法冶炼企业中大部分的料液都具有高温、高酸碱、高腐蚀等特性,所以在利用管道输送该类料液过程中,如附图1所示,现有的管道的弯头处因受到冲击更大而更易腐蚀磨损,造成料液泄露。该问题不仅增加了管道弯头的更换频率,同时料液泄露也会造成其中贵重金属的流失,而且因为料液具有高温高腐蚀性,给周围操作人员也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如附图2所示,本技术通过使管道弯头处残存一部分料液,可以对下次来的料液形成一种缓冲作用,避免了料液对弯头的直接冲击,减轻对弯头的磨损,延迟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功能实用的料液管道冲击防护装置。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料液管道冲击防护装置,包括本体、料液进口和料液出口,所述本体为直三通状本体,包括直线管和中间管,在直线管的一端设置所述料液进口,所述直线管的另一端设置有蒙板;所述中间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直线管,所述中间管的另一端为料液出口;在所述直线管设置有所述蒙板的一端还设置有积液槽,所述积液槽远离所述蒙板的一端连通所述中间管。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在所述积液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缓冲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在所述积液槽的上部还设置有第二缓冲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直线管竖直设置,所述中间管与所述直线管之间夹角为90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料液进口设置在所述直线管的上端,所述蒙板设置在所述直线管的下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缓冲部包括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积液槽上部两侧的两块缓冲挡板,所述缓冲挡板的一端分别通过相应的转轴和复位机构连接所述积液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复位机构为复位弹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缓冲挡板通过连接所述复位弹簧保持初始状态与相应一侧靠近所述料液进口一端的积液槽内壁夹角呈30度到90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缓冲部为缓冲网孔层。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缓冲部为多个高吸水树脂球组成的缓冲层。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新颖、功能实用,每次输送完料液后,积液槽都会残存有一部分料液,待下次再使用该管道输送料液时,积液就会对来的料液起到缓冲和避免其直接冲击弯头的作用,从而达到减少弯头磨损的目的;改进后,管道弯头因磨损而更换的频率由原来的2个月更换一次延长到2年更换一次,大大减少了维修成本,还起到了减少料液损失和降低安全隐患的作用;竖直设置的直线管和与之夹角90度的中间管,料液接触面已经接近水平,积液槽能够更好地提供缓冲作用;由于蒙板上方还设置有第一缓冲部,该第一缓冲部为内部充满孔洞且有弹性的缓冲网孔层,能够为蒙板提供更好的缓冲,保护装置的可靠性;通过设置第二缓冲部,在缓冲挡板的作用下,降低冲击力,能配合第一缓冲部,进一步料液消除对蒙板的冲击,大大提高使用寿命,节约了易损件频繁更换的高昂成本问题;进一步将所述第一缓冲部设置为多个高吸水树脂球组成的缓冲层,由于高吸水树脂球采用现有的产品,放入一批高吸水树脂球到积液槽底部即可吸水膨胀,产生缓冲作用,由于第二缓冲部的缓冲挡板受冲击时能够向下转动,膨胀且具有弹性的高吸水树脂球还能够为缓冲挡板提供一定的缓冲作用,在相互作用的模式下,将料液向下的冲击力进一步消耗;并且当管道长期不用时,高吸水树脂球又能够随着水分挥发恢复到体积较小的形态,便于检修,而价格低廉的高吸水树脂球本身的批量更换也较容易实现,进一步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料液管道弯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本体,2为蒙板,3为积液槽,4为料液进口,5为料液接触面,6为料液出口,7为第一缓冲部、71为高吸水树脂球,8为第二缓冲部、81为缓冲挡板、82为转轴、83为复位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1如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料液管道冲击装置,包括本体1、料液进口4和料液出口6,所述本体1为直三通状本体,包括直线管和中间管,在直线管的一端设置所述料液进口4,所述直线管的另一端设置有蒙板2;所述中间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直线管,所述中间管的另一端为料液出口6;在所述直线管设置有所述蒙板2的一端还设置有积液槽3,所述积液槽3远离所述蒙板2的一端连通所述中间管;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直线管竖直设置,所述中间管与所述直线管之间夹角为90度;所述料液进口4设置在所述直线管的上端,所述蒙板2设置在所述直线管的下端;在所述积液槽3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缓冲部7,所述第一缓冲部为块状的缓冲网孔层,其材料采用现有的耐腐蚀网孔海绵。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本实施例中竖直设置的直线管和与之夹角90度的中间管,料液接触面5已经接近水平,积液槽3能够更好地提供缓冲作用,当料液从料液进口4进入时,在料液接触面5处与上次积液槽3中残存的料液相接触,缓解其冲击力,减轻对底部蒙板2的冲击摩擦,延长其使用寿命,最后料液经缓冲后从料液出口6处流出;由于蒙板2上方还设置有第一缓冲部,该第一缓冲部为内部充满孔洞且有弹性的缓冲网孔层,能够为蒙板2提供更好的缓冲,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实施例2如附图4所示,本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所述积液槽3的上部还设置有第二缓冲部8,所述第二缓冲部8包括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积液槽3上部两侧的两块缓冲挡板81,所述缓冲挡板81的一端分别通过相应的转轴82和复位机构83连接所述积液槽;本实施例中,所述复位机构83采用复位弹簧;所述缓冲挡板81通过连接所述复位弹簧保持初始状态与相应一侧靠近所述料液进口一端的积液槽内壁夹角呈45度;缓冲挡板81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克服复位弹簧的弹力通过转轴82转动一定角度,当外力去除时,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回复到向上45度左右倾斜的状态。在使用过程中,料液从上方向下冲击时,在积液槽3中的残留的料液本身提供的缓冲力的基础上,现通过第二缓冲部8,在缓冲挡板81的作用下,降低冲击力,再通过第一缓冲部7,进一步料液消除对蒙板2的冲击,大大提高使用寿命,节约了易损件频繁更换的高昂成本问题。实施例3如附图5所示,本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所述第一缓冲部设置为多个高吸水树脂球组成的缓冲层,由于高吸水树脂球采用现有的产品,放入一批高吸水树脂球到积液槽3底部即可吸水膨胀,产生缓冲作用,由于第二缓冲部8的缓冲挡板81受冲击时能够向下转动,膨胀且具有弹性的高吸水树脂球还能够为缓冲挡板81提供一定的缓冲作用,在相互作用的模式下,将料液向下的冲击力进一步消耗;并且当管道长期不用时,高吸水树脂球又能够随着水分挥发恢复到体积较小的形态,便于检修,而价格低廉的高吸水树脂球本身的批量更换也较容易实现,进一步降低了成本。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据此做出多种变化,但任何与本技术等同或者类似的变化都应涵盖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料液管道冲击防护装置,包括本体、料液进口和料液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为直三通状本体,包括直线管和中间管,在直线管的一端设置所述料液进口,所述直线管的另一端设置有蒙板;所述中间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直线管,所述中间管的另一端为料液出口;在所述直线管设置有所述蒙板的一端还设置有积液槽,所述积液槽远离所述蒙板的一端连通所述中间管;在所述积液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缓冲部;在所述积液槽的上部还设置有第二缓冲部;所述直线管竖直设置,所述中间管与所述直线管之间夹角为90度;所述料液进口设置在所述直线管的上端,所述蒙板设置在所述直线管的下端;所述第一缓冲部为多个高吸水树脂球组成的缓冲层;所述第二缓冲部包括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积液槽上部两侧的两块缓冲挡板,所述缓冲挡板的一端分别通过相应的转轴和复位机构连接所述积液槽;所述复位机构为复位弹簧;所述缓冲挡板通过连接所述复位弹簧保持初始状态与相应一侧靠近所述料液进口一端的积液槽内壁夹角呈30度到90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料液管道冲击防护装置,包括本体、料液进口和料液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为直三通状本体,包括直线管和中间管,在直线管的一端设置所述料液进口,所述直线管的另一端设置有蒙板;所述中间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直线管,所述中间管的另一端为料液出口;在所述直线管设置有所述蒙板的一端还设置有积液槽,所述积液槽远离所述蒙板的一端连通所述中间管;在所述积液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缓冲部;在所述积液槽的上部还设置有第二缓冲部;所述直线管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森黄勇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华兴钨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