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射频电路的静电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1784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7: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射频电路的静电保护电路,包括:一二极管保护电路,一高压产生电路,一检测电路,一缓存电路,一延时电路,一泄放电路。所述高压产生电路和延时电路,都由PMOS管和NMOS组合而成。所述缓存电路,由一个反相器、一个MOS管,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组成。在芯片正常工作的时候,静电保护电路不工作,当发生静电事件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能产生更高的电压来泄放静电产生的电流,也能增加泄放静电的时间,从而使得芯片能有更好的抗静电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射频电路的静电保护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静电保护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源钳位静电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近些年随着集成电路工艺的快速发展,MOS管的线宽越来越窄,结深越来越浅,栅氧层的厚度也越来越薄,这些都加速了电路设计对静电保护(ESD,Electro-Staticdischarge)的需求。当线宽为1µm时,ESD事件对电路的影响很小,当进入0.18µm、0.13µm时代,尤其是90纳米以下时代,ESD成为了刻不容缓的问题。在射频电路中以及各种相关电路总,都需要对应的静电保护电路。通用的ESD分为HBM(Humanbodymodel人体模式)模式,MM(machinemodel机器模式)模式和CDM(Chargeddevicemodel带电模式)模式。HBM和MM模式是外部对芯片进行放电,仅仅依靠输入输出端口的ESD保护电路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电源和地之间加ESD保护电路(电源钳位ESD电路),从而能够更加快速的泄放电流,以保证整个芯片的ESD性能。参见图1所示,现有的电源钳位ESD电路。检测电路由电阻R1和电容C1组成,其RC延时时间决定着泄放电流的时间,延时时间越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射频电路的静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二极管保护电路,由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组成,用于提供泄流通路;一高压产生电路,由第二NMOS管NM2、第一PMOS管PM1和第二PMOS管PM2组成,用于给泄放管的栅极提供更高的驱动电压;一检测电路,由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容C1组成,用于检测是否发生静电事件;一缓存电路,由第一反相器INV1,第三NMOS管NM3,第二电阻R2和第二电容C2组成,用于增加泄放静电电流时间和提供驱动;一延时电路,由第四NMOS管NM4和第三PMOS管PM3组成,用于增加泄放静电的时间;一泄放电路,由第一NMOS晶体管NM1组成,用于泄放主要的静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射频电路的静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二极管保护电路,由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组成,用于提供泄流通路;一高压产生电路,由第二NMOS管NM2、第一PMOS管PM1和第二PMOS管PM2组成,用于给泄放管的栅极提供更高的驱动电压;一检测电路,由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容C1组成,用于检测是否发生静电事件;一缓存电路,由第一反相器INV1,第三NMOS管NM3,第二电阻R2和第二电容C2组成,用于增加泄放静电电流时间和提供驱动;一延时电路,由第四NMOS管NM4和第三PMOS管PM3组成,用于增加泄放静电的时间;一泄放电路,由第一NMOS晶体管NM1组成,用于泄放主要的静电电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射频电路的静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保护电路,芯片引脚端、PM1管的漏极、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和内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在一起,该点标记为VA点,二极管D1的负极和VDD相连,二极管D2的正极和地相连。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射频电路的静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产生电路,PM1管的漏极和VA点相连,PM1管的源极和PM2管的源极相连并标记为VDDH,PM1管的栅极、PM2管的栅极和NM2管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磊
申请(专利权)人:丹阳恒芯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