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限窄缝防伪方法及产品技术

技术编号:1921608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6: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限窄缝防伪方法及产品,包括向承印物上印刷编码和图文,并使其随机产生超限窄缝,拍摄采集缝隙特征信息并将其存储到云端数据库中;云端接收用户拍照手机发送来的待检缝隙特征信息,将其与缝隙特征档案进行匹配,然后再将鉴别结论信息反馈到用户的拍照手机上。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超限窄缝远远窄于印刷极限宽度,因此无法复制。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省略了短绒印刷单元,可避免其干扰正常印刷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限窄缝防伪方法及产品
本专利技术属于信息查询类防伪
,具体涉及“超限防伪方法及产品(专利技术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6096970B)”的另一种技术方案——超限窄缝防伪方法及产品。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技术专利“超限防伪方法及产品(授权公告号CN106096970B)”,“提供了一种超限防伪方法及产品,包括在编码上设置超细短绒所形成的超限点/线,放大拍摄超细短绒以取得档案照片、将档案照片存储到计算机防伪查询网络系统数据库中;公众用拍照手机拍摄超细短绒以取得待检照片,将待检照片上超细短绒的分布特征及宽度、与档案照片上超细短绒的分布特征及宽度、进行比对,可辨真伪”。该专利技术生产实施简单易行、使用手机易辨真伪;超细短绒所形成的超限点/线、印刷无法复制,堵住了现行数码防伪“难防家贼”的技术漏洞。然而,实施实践中发现,某些连线印刷生产时,该专利技术需要较大投入(数十万元人民币)去改制一个短绒印刷单元,用以印刷(或涂布)参有超细短绒的特种油墨,以将超细短绒设置到产品包装物上。并且,所改制的短绒印刷单元印速低、易堵版,还常常造成生产线停机,干扰正常印刷生产。中国专利技术专利“超限防伪方法及产品(授权公告号CN106096970B)”,还公开了“一个印刷知识——印刷极限宽度,所述印刷极限宽度是指印刷机能够印刷出来的最窄线条的宽度。现行国内外市面上,最精密的商用胶印印刷机、其印刷极限宽度≥0.06mm,而且其线条是具有毛边的虚线。换言之,即便是采用现行市面上最精密的商用胶印印刷机、也无法印刷出宽度窄于0.06mm的超限点/线”。熟悉印刷知识的一般技术人员应知到:喷码印刷原理是将一滴滴直径为H的油墨液体喷射到承印物表面、以点阵的方式排列成预设的图案而实现印刷图案输出的。所喷印图案若采用高倍放大镜放大观察,可见其图案是由一滴滴墨滴排列而成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提供一种超限窄缝防伪方法,以省略短绒印刷单元,避免其干扰正常印刷生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提供一种防伪产品,以省略短绒印刷单元,避免其干扰正常印刷生产。本专利技术一种超限窄缝防伪方法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超限窄缝防伪方法,包括向承印物(1)上印刷编码(2)墨层、或者向承印物(1)上印刷编码(2)和图文(3)墨层,其特征在于,包括:①编码(2)或图文(3)墨层上设有至少一条窄缝(4),窄缝(4)宽度K≤0.05mm或0.04mm或0.03mm或0.02mm或0.01mm或0.005mm或0.001mm;②放大拍摄编码(2)或图文(3)墨层上的窄缝(4),以采集取得窄缝(4)的缝隙特征信息(5);其中、放大拍摄倍率n以能够清晰记录窄缝(4)的缝隙特征信息(5)为设定标准;这里所述的缝隙特征信息(5)包括窄缝(4)宽度、长度、形状、曲率、方向、颜色、亮度等个性特征信息;③将缝隙特征信息(5)结合编码(2)信息作为缝隙特征档案(8)、存储到接入移动互联网(6)的防伪查验系统数据库(7)中;④防伪查验系接收(消费者/用户)拍照手机(9)发送来的承印物(1)上的待检缝隙特征信息(5),并将其与缝隙特征档案(8)进行匹配,然后将鉴别结论信息显示于(即反馈到)拍照手机(9)屏幕上。可取的是,将待检窄缝(4)宽度K与缝隙特征档案(8)中记载的窄缝(4)宽度K进行匹配,若相符,则将鉴别结论为真的信息显示于(即反馈到)拍照手机(9)屏幕上;若不相符,则将鉴别结论为假的信息显示于(即反馈到)拍照手机(9)屏幕上。更可取的是,进一步采取下列技术措施的一种或多种。①采用喷墨印刷机向承印物(1)上喷印编码(4)或/和图文(5),并在喷头(10)与承印物(1)之间设置至少一条细线(11),用细线(11)对喷射而过的墨滴(12)进行拦截,从而在编码(2)或/和图文(3)墨层上形成一些窄缝(4);其中、细线(11)宽度≤0.05mm或0.04mm或0.03mm或0.02mm或0.01mm或0.005mm或0.001mm。②选用对油墨液体不浸润的承印物(1)来印刷编码(4)或/和图文(5)、或选用对承印物(1)不浸润的油墨液体来印刷编码(4)或/和图文(5),以使油墨液体与承印物(1)的接触面趋于缩小(油墨液体表面张力大于承印面的附着力时油墨液体必然收缩,这叫做不浸润现象)而产生裂缝——窄缝(4)。《百度百科》关于浸润的解释:放在洁净的玻璃板上的一滴水银,能够在玻璃板上滚来滚去,而不附着在上面。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浸入水银里再取出来,玻璃上也不附着水银。这种现象才叫做不浸润现象,对玻璃来说,水银是不浸润液体,对水银来说,玻璃是不浸润固体。液体在与固体接触时,沿固体表面扩展而相互附着的现象,称为液体浸润固体,简称浸润。如果液体在与固体接触时,其接触面趋于缩小而不易附着,则称为液体不浸润固体,简称不浸润。浸润和不浸润决定于液体和固体二者之间的性质。同一种液体能浸润某些固体,但不一定能浸润另一些固体。例如,水能浸润玻璃但不能浸润石蜡;水银能浸润铁、铜、锌而不能浸润玻璃。具有创造性的是,本专利技术在这里利用不浸润现象生成了现行印刷机无法印刷出来的宽度远远窄于0.06mm的超限窄缝(4),使得本专利技术的产品具备了不可复制的特性。③于承印物(1)上编码(4)或/和图文(5)所在位置,预先印刷上油墨液体的不浸润涂层(15),然后再将编码(4)或/和图文(5)印刷到不浸润涂层(15)上面,以使油墨液体与不浸润涂层(15)的接触面趋于缩小而产生裂缝——窄缝(4)。④在编码(2)或/和图文(3)的印稿中设计有原稿白缝(14),并在承印物(1)上编码(4)或/和图文(3)所在区域、预先印刷上扩散涂层(16),促使原稿白缝(14)在喷印出来之后被其周围的油墨扩散挤占而变窄,从而形成所需的窄缝(4)。⑤(可取的是,为了获得符合防伪查验系统软件规范的照片,应提示消费者)将拍照手机(9)镜头置于承印物(1)上窄缝(4)前面8-16厘米的位置,对好焦距,给窄缝(4)拍摄至少一张照片并上传至防伪查验系统数据库(7)中,以降低重拍率,改善用户体验。研究还显示:当镜头与窄缝(4)的距离低于8厘米或高于12厘米时,所拍摄的照片不能清晰地记录窄缝(4)的细节特征,易导致防伪查验系统软件无法准确识别。⑥将待检缝隙特征信息(5)与缝隙特征档案(8)进行匹配时,若测出待检窄缝(4)末端具有30微米以下、或15微米以下、或10微米以下、或5微米以下的窄缝(4)末梢,则将鉴别结论为真的信息显示于拍照手机(9)屏幕上;反之,则将鉴别结论为假的信息显示于拍照手机(9)屏幕上。这一技术措施非常具有有益的技术意义,因为,自然裂缝末梢必然非常狭窄,而印刷复制的假裂缝是原稿白缝(14)输出的印刷结果,不可能那么狭窄,它必然宽于印刷极限0.06mm。还有更可取的是,进一步采取下列技术措施的一种或多种。①可通过向不浸润涂料中加入稀释剂和填料的方法、来调整所述不浸润涂层(15)的附着力的大小。研究显示:最好所述不浸润涂层(15)的附着力与油墨液体内聚力之比值≤0.95或0.90或0.85或0.80或0.75或0.70或0.65或0.60或0.50。这样就可通过改变其比值来调整所形成的裂缝宽度,从而生产出无法复制的、随机长短的、超窄的个性化的窄缝(4)。②不浸润涂层(15)内的不浸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限窄缝防伪方法,包括向承印物(1)上印刷编码(2)墨层、或者向承印物(1)上印刷编码(2)和图文(3)墨层,其特征在于,包括:①编码(2)或图文(3)墨层上设有至少一条窄缝(4),窄缝(4)宽度K≤0.05mm或0.04mm或0.03mm或0.02mm或0.01mm或0.005mm或0.001mm;②放大拍摄编码(2)或图文(3)墨层上的窄缝(4),以采集取得窄缝(4)的缝隙特征信息(5);其中、放大拍摄倍率n以能够清晰记录窄缝(4)的缝隙特征信息(5)为设定标准;③将缝隙特征信息(5)结合编码(2)信息作为缝隙特征档案(8)、存储到接入移动互联网(6)的防伪查验系统数据库(7)中;④防伪查验系接收拍照手机(9)发送来的承印物(1)上的待检缝隙特征信息(5),并将其与缝隙特征档案(8)进行匹配,然后将鉴别结论信息显示于拍照手机(9)屏幕上。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2.15 CN 20181015244301.一种超限窄缝防伪方法,包括向承印物(1)上印刷编码(2)墨层、或者向承印物(1)上印刷编码(2)和图文(3)墨层,其特征在于,包括:①编码(2)或图文(3)墨层上设有至少一条窄缝(4),窄缝(4)宽度K≤0.05mm或0.04mm或0.03mm或0.02mm或0.01mm或0.005mm或0.001mm;②放大拍摄编码(2)或图文(3)墨层上的窄缝(4),以采集取得窄缝(4)的缝隙特征信息(5);其中、放大拍摄倍率n以能够清晰记录窄缝(4)的缝隙特征信息(5)为设定标准;③将缝隙特征信息(5)结合编码(2)信息作为缝隙特征档案(8)、存储到接入移动互联网(6)的防伪查验系统数据库(7)中;④防伪查验系接收拍照手机(9)发送来的承印物(1)上的待检缝隙特征信息(5),并将其与缝隙特征档案(8)进行匹配,然后将鉴别结论信息显示于拍照手机(9)屏幕上。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限窄缝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待检窄缝(4)宽度K与缝隙特征档案(8)中记载的窄缝(4)宽度K进行匹配,若相符,则将鉴别结论为真的信息显示于拍照手机(9)屏幕上;若不相符,则将鉴别结论为假的信息显示于拍照手机(9)屏幕上。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限窄缝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采取下列措施之一:①采用喷墨印刷机向承印物(1)上喷印编码(4)或/和图文(5),并在喷头(10)与承印物(1)之间设置至少一条细线(11),用细线(11)对喷射而过的墨滴(12)进行拦截,从而在编码(2)或/和图文(3)墨层上形成一些窄缝(4);其中、细线(11)宽度≤0.05mm或0.04mm或0.03mm或0.02mm或0.01mm或0.005mm或0.001mm;②选用对油墨液体不浸润的承印物(1)来印刷编码(4)或/和图文(5)、或者选用对承印物(1)不浸润的油墨液体来印刷编码(4)或/和图文(5),以使油墨液体与承印物(1)的接触面趋于缩小而产生裂缝——窄缝(4);③于承印物(1)上编码(4)或/和图文(5)所在位置,预先印刷上油墨液体的不浸润涂层(15),然后再将编码(4)或/和图文(5)印刷到不浸润涂层(15)上面,以使油墨液体与不浸润涂层(15)的接触面趋于缩小而产生裂缝——窄缝(4);④在编码(2)或/和图文(3)的印稿中设计有原稿白缝(14),并在承印物(1)上编码(4)或/和图文(3)所在区域、预先印刷上扩散涂层(16),促使原稿白缝(14)在喷印出来之后被其周围的油墨扩散挤占而变窄,从而形成所需的窄缝(4);⑤将拍照手机(9)的镜头置于承印物(1)上窄缝(4)前面8-16厘米的位置,给窄缝(4)拍摄至少一张照片并上传至防伪查验系统数据库(7)中;⑥将待检缝隙特征信息(5)与缝隙特征档案(8)进行匹配时,若测出待检窄缝(4)末端具有30微米以下、或15微米以下、或10微米以下、或5微米以下的窄缝(4)末梢,则将鉴别结论为真的信息显示于拍照手机(9)屏幕上;反之,则将鉴别结论为假的信息显示于拍照手机(9)屏幕上。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限窄缝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采取下列技术措施之一:①不浸润涂层(13)的附着力与油墨液体内聚力之比值≤0.95或0.90或0.85或0.80或0.75或0.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发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亚元防伪技术研究所普通合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