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势识别组件及其识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21594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6: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势识别组件及其方法,设置于一车辆中,包括一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被设置在所述车辆中;一雷达波装置,所述雷达波装置被设置在所述车辆中;一感测元件,所述感测元件通信地连接所述摄像装置和所述雷达波装置,所述感测元件;以及一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可控制地连接所述摄像装置、所述雷达波装置以及所述感测元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势识别组件及其识别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识别领域,尤其涉及一手势识别组件及其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识别技术应用于车辆,用户通过设置在所述车辆中的所述手势识别组件,以识别用户的手势,其中所述手势识别组件形成一识别区域。并且在所述识别区域中,所述手势识别组件发出的雷达波信号,通过对于所述雷达波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并且处理得到一手势信号,进而处理所述手势信号。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手势识别的精度不高,容易受到用户的一些小动作,而导致了误操作。也就是说,用户可能只是习惯性地摆弄一下头发,就会触发所述手势操作,这样,反而手势识别的效果会降低。另一方面,对于特定用户的识别,在实际操作中,所述手势识别组件通过反射回来的手势信号来识别,而所述手势信号通过所述手势信号来识别。其中所述手势信号所携带的特征包括手部的位置差和时间差等,而对于是哪个用户,其实很难单单通过所述手势识别组件所识别,也就是说,即使是一个未知用户,也可以进入车辆并且完成手势操作。现有的手势识别组件中,使用雷达波识别的方式,虽然能够在三维区域内识别,但是雷达波的识别容易受到不经意的动作干扰,并且无法感知到真实的图像。而使用摄像识别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手势识别组件,设置于一车辆中,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被设置在所述车辆中;一雷达波装置,所述雷达波装置被设置在所述车辆中;一感测元件,所述感测元件通信地连接所述摄像装置和所述雷达波装置,所述感测元件;以及一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可控制地连接所述摄像装置、所述雷达波装置以及所述感测元件。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3.31 CN 20171022028001.一手势识别组件,设置于一车辆中,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被设置在所述车辆中;一雷达波装置,所述雷达波装置被设置在所述车辆中;一感测元件,所述感测元件通信地连接所述摄像装置和所述雷达波装置,所述感测元件;以及一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可控制地连接所述摄像装置、所述雷达波装置以及所述感测元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势识别组件,其中所述摄像装置具有一开启元件,所述开启元件控制所述摄像装置进行拍摄并生成一摄像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势识别组件,其中所述摄像装置的所述开启元件在所述车辆的车门被打开时触发第一次,进而形成所述第一图像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势识别组件,其中所述摄像装置的所述开启元件的在所述车辆的车门被关闭时触发第二次,进而形成所述第二图像信号。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势识别组件,其中所述摄像装置被设置在所述车辆侧边的车身架,所述雷达波装置被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座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势识别组件,其中所述摄像装置和所述雷达波装置被设置在所述车辆的车顶内壁。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势识别组件,其中所述摄像装置和所述雷达波装置被设置在所述车辆的中控台。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所述的手势识别组件,其中所述感测元件被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座椅。9.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所述的手势识别组件,其中所述感测元件被设置在所述车辆的中控台。10.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所述的手势识别组件,其中所述感测元件被设置在所述车辆的车顶内壁。11.一识别区域的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触发所述摄像装置并生成一第一图像信号,通过一处理器处理所述第一图像信号进而识别所述第一图像信号中的用户;(b)再次触发所述摄像装置并生成一第二图像信号,通过所述处理器处理所述第二图像信号进而识别所述用户的所处车辆的位置;以及(c)触发对应于所述车辆的位置的所述雷达波装置,进而形成一识别区域,在所述识别区域中,同时开启所述感测元件感测所述用户的交互信息并生成所述手势信号。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识别区域的设置方法,其中步骤a的触发条件是当所述车辆的车门被开启。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识别区域的设置方法,其中步骤b的触发条件是当所述车辆的车门被关闭。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识别区域的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晓鹏郝飞刘旺王英辉吴国彬
申请(专利权)人:斑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