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预张的张拉膜设置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1534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6: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张拉膜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预张的张拉膜设置机构,包括钢管,所述钢管上端与檀条连接,所述钢管下端与堵板连接,所述堵板下方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上安装有螺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新的设计结构,把张拉设置机构固定在球形网架球上,通过旋转螺杆的螺母,可以带动钢管向上移动,进而让覆盖在檩条上的膜也向上移动,使得膜获得预张,外形美观体积小巧、原材料易得、运输方便、操作简易。可提高工人效率减少工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预张的张拉膜设置机构
本技术涉及张拉膜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自预张的张拉膜设置机构。
技术介绍
张拉膜结构是指通过拉索将膜材料张拉于结构上而形成的,张拉膜结构也可称为张拉式索膜结构,是由稳定的空间双曲张拉膜面、支承桅杆体系、支承索和边缘索等构成的结构体系。张拉膜结构由于具有形象的可塑性和结构方式的高度灵活性、适应性,所以此种方式的应用极其广泛。张拉膜结构又可分为索网式、脊索式等。张拉膜结构体系富于表现力、结构性能强,但造价稍高,施工要求也高,膜结构是建筑结构中最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形式,它以性能优良的织物为材料,或是向膜内充气,由空气压力支撑膜面,或是利用柔性钢索或刚性支撑结构将面绷紧,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刚度、能够覆盖大跨度空间的结构体系,目前市场上通常是形网架,存在很多问题,其上预张拉膜十分困难,需要耗费很大的人力物力,使用困难,很不方便,工作效率极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自预张的张拉膜设置机构,把张拉设置机构固定在球形网架球上,通过旋转螺杆的螺母,可以带动钢管向上移动,进而让覆盖在檩条上的膜也向上移动,使得膜获得预张,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一种自预张的张拉膜设置机构,包括钢管,所述钢管上端与檀条连接,所述钢管下端与堵板连接,所述堵板下方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上安装有螺母。优选地,所述钢管与檀条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堵板通过电焊方式与钢管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堵板中间开有小孔,孔直径为21mm。优选地,所述堵板内外径比为7:20。优选地,所述堵板上焊接螺母,螺纹孔径21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用新的设计结构,把张拉设置机构固定在球形网架球上,通过旋转螺杆的螺母,可以带动钢管向上移动,进而让覆盖在檩条上的膜也向上移动,使得膜获得预张,外形美观体积小巧、原材料易得、运输方便、操作简易。可提高工人效率减少工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自预张的张拉膜设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自预张的张拉膜设置的堵板尺寸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自预张的张拉膜设置机构的使用效果图图中:1-檩条;2-钢管;3-堵板;4-螺杆;5-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只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自预张的张拉膜设置机构,包括钢管2,所述钢管2上端与檀条1连接,所述钢管2下端与堵板3连接,所述堵板3下方设有螺杆4,所述螺杆4上安装有螺母5。如图1、图2所示,所述钢管2与檀条1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堵板3通过电焊方式与钢管2固定连接,所述堵板3中间开有小孔,孔直径为21mm,所述堵板3内外径比为7:20,所述堵板3上焊接螺母,螺纹孔径21mm。如图1、图2、图3所示,把张拉膜设置机构固定在球形网架球上,预张拉膜覆盖在檩条1上,膜的四周固定,通过旋转螺杆4的螺母,可以带动钢管2向上移动,进而让覆盖在檩条1上的膜也向上移动,使得膜获得预张,外形美观体积小巧、原材料易得、运输方便、操作简易。可提高工人效率减少工时。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预张的张拉膜设置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所述钢管上端与檀条连接,所述钢管下端与堵板连接,所述堵板下方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上安装有螺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预张的张拉膜设置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所述钢管上端与檀条连接,所述钢管下端与堵板连接,所述堵板下方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上安装有螺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预张的张拉膜设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与檀条通过焊接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预张的张拉膜设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堵板通过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剑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佛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