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控舵面的火箭及其姿态自主矫正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215266 阅读:4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6:34
基于可控舵面的火箭及其姿态自主矫正控制方法,属于航天技术领域。为了解火箭起飞时的姿态不稳定问题以及在火箭空中运行过程中自旋的问题。火箭包括可控舵面和用于控制可控舵面的电控板;每个可控舵面通过对应的舵机和所述箭体连接;电控板包括用于测量火箭三轴角速度和姿态角的陀螺仪、用于测量火箭飞行高度的气压计和处理器。用陀螺仪和气压计获取当前的实测姿态数据,利用卡尔曼滤波对输入到D控制器的三轴角速度进行滤波;将最终获得的飞行高度、三轴角速度和姿态角输入给PID控制器;PID控制器将读取的实测姿态数据与理想姿态数据进行对比,经处理器运算给出合理的PID控制量;PID控制量驱动舵机的摇臂动作,最实现控制火箭姿态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可控舵面的火箭及其姿态自主矫正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火箭及其姿态控制,属于航天

技术介绍
火箭起飞时的姿态不稳定问题严重影响着模型火箭的设计与发展。在起飞时,火箭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包括火箭重心偏离弹体纵轴、发动机推力不均衡、重力转弯、侧风等。这些因素往往会导致火箭在起飞时姿态严重偏离预定的姿态,以较大的倾角飞行,最终造成火箭的飞行高度大打折扣,火箭落点离发射点较远。现有技术中对火箭起飞时的姿态不稳定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目前解决火箭起飞时的姿态不稳定这一问题通常都是采用延长发射导轨高度的方法,但这一方法并不能真正解决姿态偏离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火箭起飞时的姿态不稳定问题以及在火箭空中运行过程中自旋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基于可控舵面的火箭及其姿态自主矫正控制方法。基于这一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利用可控的舵面自动控制火箭的方案,使火箭能够自主校正当前的飞行姿态,消除火箭的自旋,彻底解决飞行姿态不稳定这一问题。对真实的巡航导弹与运载火箭的姿态控制都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可控舵面的火箭,所述火箭包括可拆卸的三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可控舵面的火箭,所述火箭包括可拆卸的三部分:弹头、箭体以及发动机舱;在发动机舱的外侧装有多个对称的不可控尾翼;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箭还包括安置在箭体上半部分的偶数个对称的可控舵面和用于控制可控舵面的电控板;每个可控舵面通过对应的舵机和所述箭体连接;电控板包括用于测量火箭三轴角速度和姿态角的陀螺仪、用于测量火箭飞行高度的气压计和处理器;所述三轴角速度包括火箭的偏航角速度、俯仰角速度、滚转角速度;三轴姿态角包括火箭的偏航角、俯仰角、滚转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可控舵面的火箭,所述火箭包括可拆卸的三部分:弹头、箭体以及发动机舱;在发动机舱的外侧装有多个对称的不可控尾翼;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箭还包括安置在箭体上半部分的偶数个对称的可控舵面和用于控制可控舵面的电控板;每个可控舵面通过对应的舵机和所述箭体连接;电控板包括用于测量火箭三轴角速度和姿态角的陀螺仪、用于测量火箭飞行高度的气压计和处理器;所述三轴角速度包括火箭的偏航角速度、俯仰角速度、滚转角速度;三轴姿态角包括火箭的偏航角、俯仰角、滚转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控舵面的火箭,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采用STM32F103c8t6芯片。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火箭的姿态自主矫正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通过控制可控舵面实现火箭的姿态自主矫正,其过程如下:步骤一、用陀螺仪和气压计获取当前的实测姿态数据,所述姿态数据包括三轴角加速度和气压值,三轴角加速度经运算获得稳定的三轴角速度和姿态角;利用卡尔曼滤波对输入到D控制器的三轴角速度进行滤波,通过气压值获得火箭飞行高度;将最终获得的飞行高度、三轴角速度和姿态角输入给PID控制器;步骤二、将火箭理想飞行状态下的不同时刻的姿态数据预设值输入给PID控制器,PID控制器将读取的实测姿态数据与理想姿态数据进行对比,经处理器运算给出合理的PID控制量;所述姿态数据包括飞行高度、三轴角速度和姿态角;步骤三、PID控制量驱动舵机的摇臂动作,从而舵机带动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佳辉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