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边跌级吊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1494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6: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收边跌级吊顶,包括:承重悬臂,所述承重悬臂的第一端固定在墙面上,所述承重悬臂的第二端朝远离所述墙面的方向延伸设置;第一平面板,所述第一平面板位于所述承重悬臂的下方,并且所述第一平面板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墙面上,所述第一平面板的第二端朝远离墙面的方向延伸设置;跌级立框,所述跌级立框包括同向延伸并顺次连接的第一立板、第二立板和第三立板,所述第一立板与所述第三立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立板挂在所述承重悬臂上,所述第三立板上远离所述第二立板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平面板的第二端拼接。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收边跌级吊顶,能够快速将边吊面板安装完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收边跌级吊顶
本技术涉及建筑室内顶面装修装饰
,特别是涉及一种收边跌级吊顶。
技术介绍
收边跌级吊顶通常包括两块或多块水平板,水平板之间用竖直板连接,形成台阶状的结构。目前,传统的收边跌级吊顶中,每块水平板和竖直板都需要单独的竖直吊挂杆来进行吊挂,有些面积较大的板块甚至会需要许多竖直吊挂杆才能保证吊挂结构的稳定。对于这种设计,存在以下缺陷:第一,吊顶的重量较大,通过竖向挂件吊挂在顶面上时吊顶龙骨容易在连接竖向挂件的位置因受力集中而发生变形,吊顶安装后的稳定性差;第二,吊顶龙骨安装在吊顶上,一旦吊顶吊挂在顶面上后,吊顶龙骨的位置无法调整,安装出现误差时需将吊顶整体拆卸后调整,增加了工作量,延长了施工周期,不利于标准化快速施工;第三,吊杆的挠度大,需要在顶面的原始混凝土上开设多个孔位进行反向支撑,对顶面的原始混凝土的破坏程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收边跌级吊顶,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所提供的收边跌级吊顶包括:承重悬臂,所述承重悬臂的第一端固定在墙面上,所述承重悬臂的第二端朝远离所述墙面的方向延伸设置;第一平面板,所述第一平面板位于所述承重悬臂的下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收边跌级吊顶,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悬臂,所述承重悬臂的第一端固定在墙面上,所述承重悬臂的第二端朝远离所述墙面的方向延伸设置;第一平面板,所述第一平面板位于所述承重悬臂的下方,并且所述第一平面板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墙面上,所述第一平面板的第二端朝远离墙面的方向延伸设置;跌级立框,所述跌级立框包括同向延伸并顺次连接的第一立板、第二立板和第三立板,所述第一立板与所述第三立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立板挂在所述承重悬臂上,所述第三立板上远离所述第二立板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平面板的第二端拼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边跌级吊顶,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悬臂,所述承重悬臂的第一端固定在墙面上,所述承重悬臂的第二端朝远离所述墙面的方向延伸设置;第一平面板,所述第一平面板位于所述承重悬臂的下方,并且所述第一平面板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墙面上,所述第一平面板的第二端朝远离墙面的方向延伸设置;跌级立框,所述跌级立框包括同向延伸并顺次连接的第一立板、第二立板和第三立板,所述第一立板与所述第三立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立板挂在所述承重悬臂上,所述第三立板上远离所述第二立板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平面板的第二端拼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边跌级吊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平面板,所述第二平面板上靠近第一端的板面贴合连接在所述第一立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平面板的第二端朝远离所述墙面的方向延伸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边跌级吊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木塑条,所述第一平面板的第一端通过所述木塑条连接在所述墙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边跌级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木塑条包括一体成型并且相互垂直的两条木塑板,其中一条木塑板贴合连接在所述墙面上,所述第一平面板上靠近第一端的板面贴合连接在另一条木塑板的下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边跌级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立板与所述第一平面板通过插条拼接。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文钊周东珊钟诚步挺薛猛王瑾郑波波鄢凌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