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面收边基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8326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7 0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墙面收边基层。墙面收边基层包括墙面、定位件和找平件,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面和连接面,所述定位面与所述连接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定位面贴合在所述墙面上;所述找平件包括对接面和找平面,所述对接面与所述找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对接面可滑移地设置在所述连接面上,所述找平面平行于所述墙面;所述承重件包括垂直连接的安装板和承重板,所述安装板贴合固定在所述找平面,所述承重板朝远离所述墙面的方向延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墙面收边基层,保证了吊顶的水平度,增加了吊顶位置调整的便捷性,降低了施工的难度,缩短了施工周期,有利于快速施工。

Wall collecting bas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all edge collecting base. The edge-collecting base includes a wall surface, a positioning part and a leveling part. The positioning part comprises a positioning surface and a connecting surface, and the angle between the positioning surface and the connecting surface is an acute angle, and the positioning surface is affixed to the wall surface; the leveling part comprises a butt surface and a leveling part, and the angle between the butt surface and the finding plane. For an acute angle, the butt surface can be slightly arranged on the connection surface parallel to the wall surface; the load-bearing member includes a vertically connected mounting plate and a load-bearing plate, which are bonded and fixed on the search plane, and the load-bearing plate extends in a direction away from the wall surface. The wall edge-closing base cours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ensures the level of the suspended ceiling, increases the convenience of the adjustment of the suspended ceiling position, reduces the difficulty of construction, shortens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and is favorable for rapid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墙面收边基层
本技术涉及建筑装饰
,尤其涉及一种墙面收边基层。
技术介绍
吊顶对室内建筑的顶部起到装饰的作用,是室内装修不可或缺的部分,吊顶一般通过顶板安装在顶面上。现有技术中,吊顶一般吊挂在顶面上,吊顶与墙面之间采用收边条进行收边。专利技术人在实现专利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吊顶与墙面之间的收边方式存在以下不足:第一,收边条仅具有收边的作用,吊顶的水平度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第二,收边条对收边的宽度有严格的要求,当吊顶上的顶板与墙面之间的缝隙大于收边条的宽度时,顶板外漏,收边不完整;第三,吊顶一旦通过吊杆固定在顶面上,吊顶的位置无法进行调整,吊顶的位置需要调整时,只能将吊杆从顶面上拆卸下,调整好吊顶的位置后重新将吊杆固定在顶面上,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延长了施工周期,不利于快速施工。因此,有必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墙面收边基层,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吊顶的水平度,增加吊顶位置调整的便捷性,避免顶板外漏,提高收边的完整性,降低施工的难度,缩短施工周期,有利于快速施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墙面收边基层,包括墙面,还包括:定位件和找平件,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面和连接面,所述定位面与所述连接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定位面贴合在所述墙面上;所述找平件包括对接面和找平面,所述对接面与所述找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对接面可滑移地设置在所述连接面上,所述找平面平行于所述墙面;承重件,所述承重件包括垂直连接的安装板和承重板,所述安装板贴合固定在所述找平面,所述承重板朝远离所述墙面的方向延伸。可选地,所述连接面上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的挂接条,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挂接条限定出一个挂接槽;所述对接面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挂接槽相适配的对接条,每个所述对接条均可拆卸地穿设进一个所述挂接槽内。可选地,所述墙面收边基层还包括气枪钉,所述气枪钉的一端依次穿设过所述找平件和所述定位件后固定在所述墙面内。可选地,所述墙面收边基层还包括定位钉,所述定位钉的一端穿设过所述安装板后固定在所述找平件上。可选地,所述定位面与所述连接面之间的夹角为30°,所述对接面与所述找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可选地,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承重板均为木塑板。可选地,所述安装板的水平高度大于所述承重板。可选地,所述墙面收边基层还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一端搭接在所述承重板上。可选地,所述顶板螺接在所述承重板上。可选地,所述顶板上远离所述墙面的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槽口背向所述墙面。本技术提供的墙面收边基层,承重板垂直于安装板,安装板平行于墙面,吊顶上的顶板搭接在承重板上后,可以保证顶板的水平度,通过对接面可滑移地设置在连接面上,可以调整安装板与墙面之间的距离,保证顶板搭接在承重板上所需的距离,避免顶板外漏的问题,提高收边的完整性,顶板可以在承重板上进行滑移调整位置,提高了吊顶位置调整的便捷性,有利于快速施工。附图说明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实施例,将有助于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优点,其中:图1为本技术可选实施例提供的墙面收边基层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图1为本技术可选实施例提供的墙面收边基层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墙面收边基层,包括墙面1、定位件2、找平件3、以及承重件4。请参照图1,所述定位件2包括定位面21和连接面22,所述定位面21与所述连接面22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定位面21贴合在所述墙面1上;所述找平件3包括对接面31和找平面32,所述对接面31与所述找平面32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对接面31可滑移地设置在所述连接面22上,所述找平面32平行于所述墙面1。所述承重件4包括垂直连接的安装板41和承重板42,所述安装板41贴合固定在所述找平面32,所述承重板42朝远离所述墙面1的方向延伸。其中对接面31可滑移地设置在连接面22上,可以是对接面31上设置有滑块,连接面22上设置有滑轨,滑块沿着滑轨可滑移,并在滑移到特定的位置后固定。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墙面收边基层,承重板42垂直于安装板41,安装板41平行于墙面1,吊顶上的顶板搭接在承重板42上后,可以保证顶板的水平度,通过对接面31可滑移地设置在连接面22上,可以调整安装板41与墙面1之间的距离,保证顶板搭接在承重板42上所需的距离,避免顶板外漏的问题,提高收边的完整性,顶板可以在承重板42上进行滑移调整位置,提高了吊顶位置调整的便捷性,有利于快速施工。可选地,所述连接面22上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的挂接条,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挂接条限定出一个挂接槽;所述对接面31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挂接槽相适配的对接条,每个所述对接条均可拆卸地穿设进一个所述挂接槽内。本实施例提供了对接面31在连接面22上进行滑移的一种方式,通过使多个对接条穿设进不同挂接槽内,可以实现对接面31在连接面22上进行滑移。其中一个对接面31与一个挂接槽相适配。可选地,所述墙面收边基层还包括气枪钉5,所述气枪钉5的一端依次穿设过所述找平件3和所述定位件2后固定在所述墙面1内。气枪钉5可以直接通过电动射钉枪穿设进墙面1内,连接稳固,省时省力。可选地,所述墙面1收边基层还包括定位钉6,所述定位钉6的一端穿设过所述安装板41后固定在所述找平件3上。安装板41通过定位钉6安装在找平件3上,为承重板42承重提供支撑力。可选地,所述定位面21与所述连接面22之间的夹角为30°,所述对接面31与所述找平面32之间的夹角为30°。对接面31对接在连接面22上后可以保证找平面32平行于墙面1。可选地,所述安装板41与所述承重板42均为木塑板。木塑板具有防水防潮且高环保的特点,提高了墙面收边基层的结构稳定性。较佳地,所述安装板41的水平高度大于所述承重板42。安装板41与承重板42之间呈“L”型结构固定在找平面32上,安装板41为“L”的竖边,安装板41贴合在找平面32上,为承重板42提供拉力。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过程,所述墙面收边基层还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一端搭接在所述承重板42上。承重板42垂直于墙面1,保证了顶板的水平度。进一步地,所述顶板朝向所述安装板41。安装板41对承重板42提供拉力,顶板对承重板42产生挤压安装板41的压力,可使承重板42有效地抵接在找平件3上,防止承重板42朝远离找平件3的方向移动。较佳地,所述顶板螺接在所述承重板42上。螺接具有连接稳固、便于拆卸地优势。更进一步地,所述顶板上远离所述墙面1的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槽口背向所述墙面1。卡接槽上卡接嵌缝条,顶板通过嵌缝条与另一顶板相连接,以增加搭接在承重板42上的顶板的数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墙面收边基层,承重板42垂直于安装板41,安装板41平行于墙面1,吊顶上的顶板搭接在承重板42上后,可以保证顶板的水平度,通过对接面31可滑移地设置在连接面22上,可以调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墙面收边基层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墙面收边基层,包括墙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件和找平件,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面和连接面,所述定位面与所述连接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定位面贴合在所述墙面上;所述找平件包括对接面和找平面,所述对接面与所述找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对接面可滑移地设置在所述连接面上,所述找平面平行于所述墙面;承重件,所述承重件包括垂直连接的安装板和承重板,所述安装板贴合固定在所述找平面,所述承重板朝远离所述墙面的方向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面收边基层,包括墙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件和找平件,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面和连接面,所述定位面与所述连接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定位面贴合在所述墙面上;所述找平件包括对接面和找平面,所述对接面与所述找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对接面可滑移地设置在所述连接面上,所述找平面平行于所述墙面;承重件,所述承重件包括垂直连接的安装板和承重板,所述安装板贴合固定在所述找平面,所述承重板朝远离所述墙面的方向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面收边基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面上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的挂接条,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挂接条限定出一个挂接槽;所述对接面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挂接槽相适配的对接条,每个所述对接条均可拆卸地穿设进一个所述挂接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面收边基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墙面收边基层还包括气枪钉,所述气枪钉的一端依次穿设过所述找平件和所述定位件后固定在所述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步挺周东珊钟诚薛猛王瑾郑波波鄢凌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