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式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无损检测测试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1386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6: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干式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无损检测测试夹,它包括:第一测试夹板和第二测试夹板;第一测试夹板和第二测试夹板通过子母铆钉进行固定连接;还包括有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第一夹块通过扇形开槽卡在第一测试夹板上;第二夹块通过扇形开槽卡在第二测试夹板上;还设置有一双扭簧,双扭簧穿过子母铆钉且双扭簧的端角卡在第一测试夹板和第二测试夹板形成的内槽中;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上均设置有铜线预留孔和镍铜线预留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有效解决对干式配电变压器绕组接点热电势和温度的采集问题,采用两对热电偶的两根相同的铜线对热电势进行采集,保证了热电势采集的准确性,减少了夹具上的接线数量,使得测量更准确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式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无损检测测试夹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变压器
,特别是一种干式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无损检测测试夹。
技术介绍
配电变压器采用铜材质做绕组,是电力公司公司和许多电力用户的要求,但一些黑心商家为了最大程度追求利益,不惜用铝绕组制造的变压器,以此充好。这类“铝代铜”变压器使得电力用户按照纯铜线价格买来的却是假冒的铝线变压器,在经济上也蒙受了损失。另一方面,这种厂家生产的铝线变压器质量也难以保证,带来了安全隐患。目前,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针对干式配电变压器的绕组材质,已研究出基于热电势的变压器绕组材质无损检测,该方法可靠性高,具体可参考申请号为201620701836.9名称为《一种变压器绕组材质智能诊断装置》的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号为201710841433.3名称为《一种变压器绕组材质检测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为201710841351.9名称为《一种变压器绕组材质检测设备和系统》的专利技术专利。以上专利技术专利均为采用热电效应,测得绕组接点处在加热之后所产生的热电势。但是如何能够更加准确的测量出干式配电变压器的导电铜排在加热之后测量点处的温度和绕组两端产生的热电势,以上专利均未进行说明。基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针对干式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无损检测的测试夹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干式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无损检测测试夹,能够有效解决对干式配电变压器绕组接点热电势和温度的采集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干式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无损检测测试夹,它包括有:第一测试夹板和第二测试夹板;所述第一测试夹板和第二测试夹板通过子母铆钉进行固定连接;还包括有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所述第一夹块通过扇形开槽卡在第一测试夹板上;所述第二夹块通过扇形开槽卡在第二测试夹板上;还设置有一双扭簧,所述双扭簧穿过子母铆钉且所述双扭簧的端角卡在第一测试夹板和第二测试夹板形成的内槽中;所述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上均设置有铜线预留孔和镍铜线预留孔。进一步,所述铜线预留孔和镍铜线预留孔垂直分布。进一步,所述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的平面上有沿夹子方向的10mm裸露电极。进一步,所述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均为聚四氟乙烯夹块。进一步,所述第一测试夹板和第二测试夹板均为铝合金夹板。进一步,所述双扭簧为碳钢双扭簧。进一步,所述子母螺钉包括有子螺钉和母螺钉。进一步,所述子母螺钉为304不锈钢螺钉。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1)本专利技术测试夹具能够使加热后对绕组和高温导电铜排接点处所产生热电势的温度测试更加方便快捷;(2)提高对导电铜排温度测量的准确性,采集热电势的位置与采集温度的位置相同;(3)本专利技术测试夹具能够有效解决对干式配电变压器绕组接点热电势和温度的采集问题;(4)本专利技术采用两对热电偶的两根相同的铜线对热电势进行采集,保证了热电势采集的准确性,又减少了夹具上的接线数量,使得测量更准确便捷。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某一具体实施例的干式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无损检测测试夹的立体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某一具体实施例的干式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无损检测测试夹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某一具体实施例的干式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无损检测测试夹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第一测试夹板,2为第一夹块,3为子母螺钉,300为子螺钉,301为母螺钉,4为双扭簧,5为铜线预留孔,6为第二夹块,7为第二测试夹板,8为镍铜线预留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干式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无损检测测试夹,它包括有:第一测试夹板1和第二测试夹板7;第一测试夹板1和第二测试夹板7通过子母铆钉3进行固定连接;还包括有第一夹块2和第二夹块6,第一夹块2通过扇形开槽卡在第一测试夹板1上;第二夹块6通过扇形开槽卡在第二测试夹板7上,方便拆卸和转动;还设置有一双扭簧4,双扭簧4穿过子母铆钉3且双扭簧4的端角卡在第一测试夹板1和第二测试夹板7形成的内槽中;第一夹块2和第二夹块6上均设置有铜线预留孔5和镍铜线预留孔8。铜线预留孔5和镍铜线预留孔8垂直分布。热电偶的两极(铜线和镍铜线)分别穿过夹块上的预留孔对热电势进行采集。第一夹块2和第二夹块6的平面上有沿夹子方向的10mm裸露电极。第一夹块2和第二夹块6均为聚四氟乙烯夹块。夹块采用聚四氟乙烯,具有很好的绝缘性能,保证了热电偶的两极之间很好的绝缘性能,同时使得对热电势的采集更加准确。第一测试夹板1和第二测试夹板7均为铝合金夹板。夹板材料为6061铝合金,具有较好的刚度,且材质较轻。双扭簧4为碳钢双扭簧,具有较好的刚度,使用寿命长。子母螺钉3为304不锈钢螺钉,不仅具有较好的刚度,而且导电性能也非常好。子母螺钉3包括有子螺钉300和母螺钉3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针对干式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无损检测的测试夹具,本测试夹包括机械部分和数据采集部分:机械部分保证夹具与干式配电变压器的铜排可靠的接触,数据采集部分为热电偶测量引线,即铜线和镍铜线,用来采集与测试夹具基础部位的温度以及进行热电势测量。本专利技术专利的干式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无损检测测试夹通过对加热后干式配电变压器绕组两端的温度和热电势进行采集,进而经过补偿计算,求出绕组两端接头位置在加热后产生的热电势,根据热电势的值判断出干式配电变压器的材质。本专利技术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热端和冷端的夹具分别夹持在干式变压器绕组的两端的导电铜排上,夹具上热电偶采集的温度即为测量夹具夹持部位的温度。(2)热电势的测量由两个测量夹具中两根铜线进行采集。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未详细阐述的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式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无损检测测试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夹包括有第一测试夹板(1)和第二测试夹板(7);所述第一测试夹板(1)和第二测试夹板(7)通过子母铆钉(3)进行固定连接;还包括有第一夹块(2)和第二夹块(6),所述第一夹块(2)通过扇形开槽卡在第一测试夹板(1)上;所述第二夹块(6)通过扇形开槽卡在第二测试夹板(7)上;还设置有一双扭簧(4),所述双扭簧(4)穿过子母铆钉(3)且所述双扭簧(4)的端角卡在第一测试夹板(1)和第二测试夹板(7)形成的内槽中;所述第一夹块(2)和第二夹块(6)上均设置有铜线预留孔(5)和镍铜线预留孔(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式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无损检测测试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夹包括有第一测试夹板(1)和第二测试夹板(7);所述第一测试夹板(1)和第二测试夹板(7)通过子母铆钉(3)进行固定连接;还包括有第一夹块(2)和第二夹块(6),所述第一夹块(2)通过扇形开槽卡在第一测试夹板(1)上;所述第二夹块(6)通过扇形开槽卡在第二测试夹板(7)上;还设置有一双扭簧(4),所述双扭簧(4)穿过子母铆钉(3)且所述双扭簧(4)的端角卡在第一测试夹板(1)和第二测试夹板(7)形成的内槽中;所述第一夹块(2)和第二夹块(6)上均设置有铜线预留孔(5)和镍铜线预留孔(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无损检测测试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线预留孔(5)和镍铜线预留孔(8)垂直分布。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配电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福刘熊王谦吴高林彭华东赵晶李小平任啸杨睿籍勇亮张先树宫林刘超君印华周银春刘佳王平平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