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45°倾斜光纤光栅起偏器的开环光纤陀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1291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5: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纤传感技术领域,针对现有陀螺因采用光纤拉锥和晶体生长、Y波导等传统起偏器带来的开环光纤陀螺可靠性隐患、难以实现更小体积以及功耗较大等一系列问题,提供一种基于45°倾斜光纤光栅起偏器的开环光纤陀螺,其包括光源、探测器、第一耦合器、第二耦合器、光纤环和相位调制器;所述光源为SLD光源或ASE光源;光源和探测器分别与第一耦合器连接;第二耦合器与光纤环的两端相连;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45°倾斜光纤光栅起偏器,所述45°倾斜光纤光栅起偏器两端分别与第一耦合器和第二耦合器相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45°倾斜光纤光栅起偏器的开环光纤陀螺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传感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45°倾斜光纤光栅起偏器的开环光纤陀螺。
技术介绍
光纤陀螺是一种用来检测载体运动角速率的传感器,是导航仪器中的关键器件,其产品已经广泛应用在航空与航天、航海与深海探测、铁路、通信等广泛领域。其中,开环光纤陀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以及相对优异的性能,在中低精度光纤陀螺领域具有广阔市场潜力。随着科研和工程应用的不断拓展,开环光纤陀螺工作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对开环光纤陀螺的稳定性、体积、重量及功耗也有着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开环光纤陀螺方案中采用的起偏器为在线光纤拉锥和晶体生长,这种起偏方案需求设备复杂、工艺难度大、成品率低,其拉锥结构也决定其耐冲击性能差、存在可靠性隐患。近年,部分企业及研究机构对于起偏方案进行了一些改进,开始采用Y波导的起偏方案,但仍存在如下缺陷:(1)Y波导本身并非全光纤结构,在光纤陀螺系统中需空间耦合至光纤输出,该处空间分离耦合部分需经过专门的固定及封装,存在因环境剧烈振动导致耦合效率降低甚至失效的风险。另外,为获得更小的陀螺体积,甚至会拆除Y波导封装,进一步降低了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45°倾斜光纤光栅起偏器的开环光纤陀螺,包括光源、探测器、第一耦合器、第二耦合器、光纤环和相位调制器;所述光源为SLD光源或ASE光源;光源和探测器分别与第一耦合器连接;第二耦合器与光纤环的两端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45°倾斜光纤光栅起偏器,所述45°倾斜光纤光栅起偏器两端分别与第一耦合器和第二耦合器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45°倾斜光纤光栅起偏器的开环光纤陀螺,包括光源、探测器、第一耦合器、第二耦合器、光纤环和相位调制器;所述光源为SLD光源或ASE光源;光源和探测器分别与第一耦合器连接;第二耦合器与光纤环的两端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45°倾斜光纤光栅起偏器,所述45°倾斜光纤光栅起偏器两端分别与第一耦合器和第二耦合器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45°倾斜光纤光栅起偏器的开环光纤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耦合器和第二耦合器通过其尾纤相连;所述第二耦合器采用保偏耦合器,其尾纤为保偏光纤,在第二耦合器的尾纤上刻写45°倾斜光纤光栅,形成45°倾斜光纤光栅起偏器;或者,当所述第一耦合器采用保偏耦合器时,其尾纤为保偏光纤,在第一耦合器的尾纤上刻写45°倾斜光纤光栅,形成45°倾斜光纤光栅起偏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45°倾斜光纤光栅起偏器的开环光纤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45°倾斜光纤光栅的工作中心波长为850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虎山闫志君王屹山赵卫张挺周凯明张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