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河道污水三次沉淀及紫外线杀菌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1230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黑河道污水三次沉淀及紫外线杀菌设备,包括沉淀池,沉淀池的左侧设有污水入口,且污水入口固定安装在沉淀池的左侧,沉淀池的右侧设有污水导管,且污水导管固定安装在沉淀池的右侧,沉淀池的右侧设有二次沉淀池,且二次沉淀池通过污水导管与沉淀池的右侧固定连接,二次沉淀池的底部设有沉淀物收集排除端,且沉淀物排除端与二次沉淀池通过焊接连接。该种黑河道污水三次沉淀及紫外线杀菌设备采用了三个沉淀池,可以将黑河道污水内的大体积杂物、中小体积的颗粒、小颗粒的重金属以及寄生虫等,通过沉淀物收集排除端经沉淀然后排除设备外,通过过滤网可以将大部分的中小颗粒物过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黑河道污水三次沉淀及紫外线杀菌设备
本技术涉及黑河道污水处理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黑河道污水三次沉淀及紫外线杀菌设备。
技术介绍
黑河道污水处理就是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对黑河道进行处理,使黑河道净化,减少污染,以至达到黑河道回收、复用,充分利用水资源,通过物理作用分离、回收黑河道中不溶解的呈悬浮状态的污染物(包括油膜和油珠)的黑河道污水处理法,可分为重力分离法、离心分离法和筛滤截留法等,以热交换原理为基础的处理法也属于物理处理法通过化学反应和传质作用来分离、去除黑河道中呈溶解、胶体状态的污染物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的黑河道污水处理法在化学处理法中,以投加药剂产生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处理单元是:混凝、中和、氧化还原等;而以传质作用为基础的处理单元则有:萃取、汽提、吹脱、吸附、离子交换以及电渗析和反渗透等。但现有的黑河道污水处理装置沉淀物的排除工序少,经沉淀物排除后污水内仍然含有小颗粒的沉淀物,污水内的细菌以及寄生虫消灭的不全面,即使经过杀菌消毒,污水内也会含有大量的寄生虫和细菌。所以,如何设计一种黑河道污水三次沉淀及紫外线杀菌设备,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技术内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黑河道污水三次沉淀及紫外线杀菌设备,包括沉淀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的左侧设有污水入口(101),且所述污水入口(101)固定安装在沉淀池(1)的左侧,所述沉淀池(1)的右侧设有污水导管(2),且所述污水导管(2)固定安装在沉淀池(1)的右侧,所述沉淀池(1)的右侧设有二次沉淀池(3),且所述二次沉淀池(3)通过污水导管(2)与沉淀池(1)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二次沉淀池(3)的底部设有沉淀物收集排除端(5),且所述沉淀物排除端(5)与二次沉淀池(3)紧密焊接,所述二次沉淀池(3)的左侧设有水泵(201),且所述水泵(201)与二次沉淀池(3)的左侧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河道污水三次沉淀及紫外线杀菌设备,包括沉淀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的左侧设有污水入口(101),且所述污水入口(101)固定安装在沉淀池(1)的左侧,所述沉淀池(1)的右侧设有污水导管(2),且所述污水导管(2)固定安装在沉淀池(1)的右侧,所述沉淀池(1)的右侧设有二次沉淀池(3),且所述二次沉淀池(3)通过污水导管(2)与沉淀池(1)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二次沉淀池(3)的底部设有沉淀物收集排除端(5),且所述沉淀物排除端(5)与二次沉淀池(3)紧密焊接,所述二次沉淀池(3)的左侧设有水泵(201),且所述水泵(201)与二次沉淀池(3)的左侧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二次沉淀池(3)的内部设有过滤网(301),且所述过滤网(301)嵌入设置在二次沉淀池(3)中,所述过滤网(301)的上表面设有细石层(3011),且所述细石层(3011)与过滤网(301)的上表面紧密粘合,所述细石层(3011)的下表面设有活性炭过滤海绵(3012),且所述活性炭过滤海绵(3012)与过滤网(301)的下表面紧密粘合,所述二次沉淀池(3)的右侧设有三次沉淀池(4),且所述三次沉淀池(4)通过污水导管(2)与二次沉淀池(3)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三次沉淀池(4)的顶部设有搅拌机(401),且所述搅拌机(401)与三次沉淀池(4)的顶部紧密焊接,所述三次沉淀池(4)的上表面设有投药入管(402),且所述投药入管(402)嵌入设置在三次沉淀池(4)的中,所述三次沉淀池(4)的右侧设有紫外线杀菌通道(7),且所述紫外线杀菌通道(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永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曦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