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腐蚀管道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21122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5:15
一种耐腐蚀管道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包括管道基体,所述管道基体包括外层管道和内层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管道和所述内层管道之间具有引流层,所述引流层具有若干引导加强条,所述引导加强条螺旋设置在外层管道和所述内层管道之间,所述引导加强条之间具有引流通道,所述引流通道内填充有非金属防腐层;所述内层管道上设置有金属防腐层;所述外层管道上设置有与所述金属防腐层上一体设置所述非金属防腐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管道基体全包围的耐腐蚀管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腐蚀管道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表面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耐腐蚀管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公开号为CN108036118A的公开文件中公开了一种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管,提供一种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管,原材料由一种热塑性树脂和一种纤维材料组成,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管由内层、中间层和外层组成的多层结构,中间层至少为一层结构,多层结构包括高树脂含量层、中树脂含量层和低树脂含量层,高树脂含量层中树脂含量为75%~90%,中树脂含量层中树脂含量为45%~70%,低树脂含量层中树脂含量为10%~40%;同时还提供其制备方法。而且传统金属管材易腐蚀、重量大、安装成本高等弊端逐渐显露,而柔性好、耐腐蚀、易安装的管道将逐步取代金属管材。热固性复合柔性管由于管材不能回收利用、延展性较差等特性,发展缓慢;非粘结型柔性管易产生层间分离,层间磨损问题也阻碍了其发展。现有的纤维增强复合管分为纤维增强热固性复合材料管和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管,其中,关于纤维增强热固性材料复合管,通过模具和芯模完成热固性复合材料管的缠绕和固化,生产的管材长度有限,不能达到连续化生产,热固性材料的使用不利于材料回收再利用。而热塑性粘结型复合柔性管由增强纤维与热塑性树脂复合,形成具有增强层的管道结构,使得管道性能及参数得到很大提升。传统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管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包括纤维增强热固性材料和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主要在管材生产中作为一种受力承载层存在于内衬层和外保护层中间,并且在增强层中组分含量是保持一致的。目前热塑性粘结型复合柔性管的增强层主要由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带缠绕粘结成型,在管道生产过程中,需先将增强纤维丝与热塑性树脂进行预浸挤出加工,制成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带,再经过缠绕机组按设定角度将预浸带螺旋缠绕于内衬层挤出管上,经过加热压辊形成增强层。在这种复合柔性管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增强层与内衬层和外保护层间的基体树脂及成分构成的不同,增强层与内衬层和外保护层间的粘合将是设计的主要问题。如果各层粘结情况控制不好,会导致层间滑移,会发生较严重的层间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管道基体全包围的耐腐蚀管道。为实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腐蚀管道,包括管道基体,所述管道基体包括外层管道和内层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管道和所述内层管道之间具有引流层,所述引流层具有若干引导加强条,所述引导加强条螺旋设置在外层管道和所述内层管道之间,所述引导加强条之间具有引流通道,所述引流通道内填充有非金属防腐层;所述内层管道上设置有金属防腐层;所述外层管道上设置有与所述金属防腐层上一体设置所述非金属防腐层。作为优选,所述金属防腐层为镍基合金层或不锈钢层。作为优选,所述非金属防腐层为环氧树脂层。一种耐腐蚀管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a、在所述内层管道内铺设所述金属防腐层,将一端的所述金属防腐层与所述内层管道焊接起来,然后在另一端的所述金属防腐层和所述内层管道之间注入机油,然后对另一端进行密封;b、在所述内层管道外焊接所述引导加强条;c、再将所述外层管道套设在带有所述引导加强条的所述内层管道上;将所述外层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引导加强条焊接;d、将一端的所述引流层封闭,然后在开口端向所述引流层内喷射所述非金属防腐层并填充整个所述引流层;e、然后再对开口端的所述引流层进行封闭;f、将引导件贯穿所述内层管道,控制所述引导件外表面与所述内层管道的内表面之间有一个0.1-0.5mm的距离;沿着所述引导件注入非金属防腐剂,通过旋转所述引导件使得所述非金属防腐剂快速均匀的进入所述内层管道;g、将所述引导件升温,使得所述非金属防腐剂快速形成所述非金属防腐层;h、在所述外层管道和两端喷涂所述非金属防腐剂,进行烘干形成所述非金属防腐层。作为优选,所述步骤a中的密封是通过在所述金属防腐层和所述内层管道之间预埋焊丝,然后进行埋弧焊接。作为优选,所述步骤d和步骤e中的封闭是无缝焊接设置。一种非金属防腐层的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分构成:丙烯酸树脂:130~140份、氨基树脂:9~10份、硫酸铵:5~7份、锌铬黄:20~24份、硫酸钡:4~6份、氟改性丙烯酸酯:3~4份、表面活性剂:9~11份、正硅酸乙酯:19~25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8~32份、有机硅树脂:11~14份、酚醛树脂:53~55份、固化促进剂:4~5份、流平剂:10~11份、消泡剂:4~6份、pH调节剂:3~5份、着色剂:2~3份。作为优选,所述表面活性剂为LF-25低泡表面活性剂。作为优选,所述固化促进剂为N-N-二甲基苯胺。作为优选,所述流平剂为KLE—46抗油流平剂。本申请确保管道的结构强度较大,不会轻易形变,且防腐效果良好。内部管道的防腐层还能增加管道的抗压能力,防止管道的破裂。整个管道基体被非金属防腐层全部覆盖确保管道基体与大气零接触,且使得管道基体外部具有弹性碰撞的能力,防止应刚性碰撞而导致管道基体的受伤而导致结构强度不稳定。耐腐蚀管道的制备方法简单,通过液态机油来实现对金属基体内的缝隙进行液封,并且将空气驱除。非金属防腐层的配方采用的表面活性剂为LF-25低泡表面活性剂,无磷节能环保,持续低泡沫,耐酸碱,适应各种金属,通过本配方制得的涂层涂覆于铁铝管材表面,可消除金属基体表面可能存在的缺陷,涂层均匀、连续、致密,耐热和耐腐蚀性能优秀,可替代大多数的现有防腐涂层,具有相当大的社会和经济利益。说明书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剖视图;图1和图2中的各项分别为:1-管道基体,2-非金属防腐层,3-金属防腐层,4-引导件,11-外层管道,12-内层管道,13-引流层,14-引导加强条,15-引流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耐腐蚀管道,包括管道基体1,管道基体1包括外层管道11和内层管道12,内层管道12上设置有金属防腐层3;外层管道11上设置有与金属防腐层3上一体设置非金属防腐层2。金属防腐层2的厚度为2.3mm,非金属防腐层2的厚度为0.5mm。内层管道12的厚度为5mm,外层管道11的厚度为3mm。外层管道11和内层管道12之间具有引流层13,引流层13的厚度为4mm,引流层13具有若干引导加强条14,作为其中一种优选,引导加强条14设置8根,引导加强条14的厚度为4mm。引导加强条14螺旋设置在外层管道11和内层管道12之间,引导加强条14之间具有将引流层13分为8个引流通道15,引流通道15内填充有非金属防腐层2。金属防腐层3为镍基合金层,非金属防腐层2为环氧树脂层。实施例二,金属防腐层3为不锈钢层。上述实施例一或二中耐腐蚀管道的制备方法,a、在内层管道12内铺设金属防腐层3,将一端的金属防腐层3与内层管道焊接起来,然后在另一端的金属防腐层3和内层管道12之间注入机油,然后对另一端进行密封。上述密封是通过在金属防腐层3和内层管道12之间预埋焊丝,然后进行埋弧焊接。此处采用埋弧焊接是为了防止金属防腐层3和内层管道12焊接的时候不会发生形变。b、在内层管道12外焊接引导加强条14。此处焊接采用钎焊的方法。此处采用钎焊是为了螺旋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腐蚀管道,包括管道基体(1),所述管道基体(1)包括外层管道(11)和内层管道(1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管道(11)和所述内层管道(12)之间具有引流层(13),所述引流层(13)具有若干引导加强条(14),所述引导加强条(14)螺旋设置在外层管道(11)和所述内层管道(12)之间,所述引导加强条(14)之间具有引流通道(15),所述引流通道(15)内填充有非金属防腐层(2);所述内层管道(12)上设置有金属防腐层(3);所述外层管道(11)上设置有与所述金属防腐层(3)上一体设置所述非金属防腐层(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腐蚀管道,包括管道基体(1),所述管道基体(1)包括外层管道(11)和内层管道(1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管道(11)和所述内层管道(12)之间具有引流层(13),所述引流层(13)具有若干引导加强条(14),所述引导加强条(14)螺旋设置在外层管道(11)和所述内层管道(12)之间,所述引导加强条(14)之间具有引流通道(15),所述引流通道(15)内填充有非金属防腐层(2);所述内层管道(12)上设置有金属防腐层(3);所述外层管道(11)上设置有与所述金属防腐层(3)上一体设置所述非金属防腐层(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腐蚀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防腐层(3)为镍基合金层或不锈钢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腐蚀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属防腐层(2)为环氧树脂层。4.一种耐腐蚀管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a、在所述内层管道(12)内铺设所述金属防腐层(3),将一端的所述金属防腐层(3)与所述内层管道焊接起来,然后在另一端的所述金属防腐层(3)和所述内层管道(12)之间注入机油,然后对另一端进行密封;b、在所述内层管道(12)外焊接所述引导加强条(14);c、再将所述外层管道(11)套设在带有所述引导加强条(14)的所述内层管道(12)上;将所述外层管道(1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引导加强条(14)焊接;d、将一端的所述引流层(13)封闭,然后在开口端向所述引流层(13)内喷射所述非金属防腐层(2)并填充整个所述引流层(13);e、然后再对开口端的所述引流层进行封闭;f、将引导件(4)贯穿所述内层管道(12),控制所述引导件(4)外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云锋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同光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