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阀与液体之间的隔离系统、控制方法及生物芯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21120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5: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微阀与液体之间的隔离系统、控制方法及生物芯片。所述微阀与液体之间的隔离系统包括试剂腔、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反应腔;所述试剂腔用于储存液体,该试剂腔的出液端与第一管路的一端连通,该第一管路的另一端与第二管路的一端通过常闭微阀隔开,该第二管路的另一端与反应腔连通;所述第一管路内具有空气柱,该空气柱的一端接触常闭微阀,该空气柱的另一端接触液体,所述第一管路与第二管路在常闭微阀打开时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保证液体在储存过程中不会流入微阀,微阀变化过程中不会对储存液体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阀与液体之间的隔离系统、控制方法及生物芯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阀与液体之间的隔离系统、控制方法及生物芯片,属于生物芯片检测领域。
技术介绍
微流控芯片技术是把生物、化学、医学分析过程的样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到一块微米尺度的芯片上,自动完成分析全过程。由于它在生物、化学、医学等领域的巨大潜力,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生物、化学、医学、流体、电子、材料、机械等学科交叉的崭新研究领域。目前微流控芯片所用试剂多为外部注入加入,在外力驱动作用下,使试剂按照管道流动。现预先将微流控芯片检测试剂加入到芯片试剂腔中,使用过程中无需再外部注入试剂;且通过微流控芯片微阀的变化来控制预先注入试剂的流通性。现有技术的缺点主要是检测试剂在使用时必须从外部注入,所花费时间较多且无法实现自动化,因此需要一种微阀与液体隔离的结构来满足液体在储存过程中不会流入微阀,且微阀在变化过程中不会对储存液体造成影响和液体流动通畅性影响。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号CN1512095C公开了一种用于启、闭微/纳米流体通道的冰阀,其包括:一放置在流动有流体的微流道下端的半导体制冷器和一位于该半导体制冷器的制冷端或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阀与液体之间的隔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试剂腔(1)、第一管路(4)、第二管路(9)和反应腔(8);所述试剂腔(1)用于储存液体(3),该试剂腔(1)的出液端与第一管路(4)的一端连通,该第一管路(4)的另一端与第二管路(9)的一端通过常闭微阀(6)隔开,该第二管路(9)的另一端与反应腔(8)连通;所述第一管路(4)内具有空气柱(5),该空气柱(5)的一端接触常闭微阀(6),该空气柱(5)的另一端接触液体(3),所述第一管路(4)与第二管路(9)在常闭微阀(6)打开时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阀与液体之间的隔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试剂腔(1)、第一管路(4)、第二管路(9)和反应腔(8);所述试剂腔(1)用于储存液体(3),该试剂腔(1)的出液端与第一管路(4)的一端连通,该第一管路(4)的另一端与第二管路(9)的一端通过常闭微阀(6)隔开,该第二管路(9)的另一端与反应腔(8)连通;所述第一管路(4)内具有空气柱(5),该空气柱(5)的一端接触常闭微阀(6),该空气柱(5)的另一端接触液体(3),所述第一管路(4)与第二管路(9)在常闭微阀(6)打开时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阀与液体之间的隔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腔(1)的顶部装有兼作活塞的柱塞(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阀与液体之间的隔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柱(5)的长度大于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阀与液体之间的隔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4)和第二管路(9)管径为100μm-1000μm,所述常闭微阀(6)的阀芯直径为100μm-1000μm;和/或所述常闭微阀(6)的阀芯沿着第一管路(4)或第二管路(9)长度方向的尺寸为100μm-1000μm。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微阀与液体之间的隔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腔(1)、第一管路(4)、第二管路(9)和反应腔(8)均开设在芯片基体(7)内,所述芯片基体(7)的至少一面由透光材料制成,所述常闭微阀(6)的阀芯、第一管路(4)的管壁和第二管路(9)的管壁均为同种材质制成,该芯片基体(7)由透光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鹏程向苏民黄常青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乐准智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