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气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1056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5: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气分离器,包括筒体,从筒体中下部侧壁相切延伸进入筒体内的进气管,碟片外壳下方与支撑轴相连,上方与排气口相连,排气口是具有可用于定位的台阶的圆管,碟片外壳下方开有用于进气和排油的小孔,从进气管进来的油气混合物垂直吹在栅板上,从进气孔进入的油气混合物在碟片间沿径向向内流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油滴沉积在碟片下表面上,并向下向外滑动,从碟片外壳上的排油孔排到筒体内的储油槽里,从回油孔回到压缩机循环使用,气体由于离心力小,继续向中心流动,从排气管排出。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高效的分离油气混合物,延长清理和更换滤芯的时间间隔,有效分离回油杂质,防止回油管路堵塞,降低维修成本,提高了制冷系统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气分离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压缩机油气分离
,涉及一种油气分离器。
技术介绍
油气分离器的分离效率是评价喷油压缩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普通的油气分离器都是利用旋风分离,或者重力分离,这种分离方式的一次分离效率较低,会对油分滤芯造成较大的负担,需要频繁的更换油分滤芯。润滑油如果随着制冷剂一起进入循环系统,会在换热器的表面形成一层油膜,降低换热器的性能,并且导致循环进入压缩机的润滑油减少,影响压缩机的寿命和可靠性,如何提高油分离器的分离效率是市场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油气分离器,能够高效的分离油气混合物,延长清理和更换滤芯的时间间隔,有效分离回油杂质,防止回油管路堵塞,降低维修成本,提高了制冷系统的可靠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油气分离器,包括筒体,筒体上端设置有法兰端盖,筒体侧壁上设置有进气管,进气管与筒体的侧壁相切并伸入筒体内;法兰端盖上安装有排气管,排气管的下端伸入筒体内,且排气管的下端与碟片外壳固定连接,碟片外壳下方与支撑轴固定连接,支撑轴通过下端轴承安装在筒体的底部;排气管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0),筒体(10)上端设置有法兰端盖(3),筒体(10)侧壁上设置有进气管(21),进气管(21)与筒体(10)的侧壁相切并伸入筒体内;法兰端盖(3)上安装有排气管(7),排气管(7)的下端伸入筒体(10)内,且排气管(7)的下端与碟片外壳(12)固定连接,碟片外壳(12)下方与支撑轴(19)固定连接,支撑轴(19)通过下端轴承(18)安装在筒体(10)的底部;排气管(7)的上部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定位的台阶,并通过上端轴承(9)安装在法兰端盖(3)上;碟片外壳(12)下方开有进气孔(23)和排油孔(24),中下部安装有若干栅板(14),从进气管(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0),筒体(10)上端设置有法兰端盖(3),筒体(10)侧壁上设置有进气管(21),进气管(21)与筒体(10)的侧壁相切并伸入筒体内;法兰端盖(3)上安装有排气管(7),排气管(7)的下端伸入筒体(10)内,且排气管(7)的下端与碟片外壳(12)固定连接,碟片外壳(12)下方与支撑轴(19)固定连接,支撑轴(19)通过下端轴承(18)安装在筒体(10)的底部;排气管(7)的上部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定位的台阶,并通过上端轴承(9)安装在法兰端盖(3)上;碟片外壳(12)下方开有进气孔(23)和排油孔(24),中下部安装有若干栅板(14),从进气管(21)进来的油气混合物垂直吹在栅板(14)上,带动碟片外壳(12)旋转;碟片外壳(12)内部设置有多层锥形碟片(11),从进气孔(23)进入的油气混合物在锥形碟片(11)间沿径向向内流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油滴沉积在锥形碟片(11)下表面上,并向下向外滑动,从碟片外壳(12)上的排油孔(24)排到筒体(10)内的储油槽(25)里,从开设在筒体(10)侧壁上的回油孔(17)回到压缩机循环使用,气体继续向中心流动,从排气管(7)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碟片外壳(12)中下部焊接有八个栅板(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筒体(10)与法兰端盖(3)之间由螺栓(1)连接,并且在它们之间设置了一道密封圈(2);进气管(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华根黄浩应雯崔一丹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