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用连杆调节机构和鳞片式组合内壁的发动机柔性机匣
本公开涉及一种采用连杆调节机构和鳞片式组合内壁的发动机柔性机匣。
技术介绍
随着飞行器飞行包线的扩展和任务复杂性的提高,航空发动机需要根据任务来调节自身工作状态,在全飞行包线内兼顾高空高速大推力和低空低速低耗油,在保证飞行器机动性能的同时提升飞行器的作战半径。因此,国内外提出多种涵道比调节机构,使发动机具有根据不同工况调节涵道比的能力。专利US3938328是由Boeing公司于1973年提出的一种多循环发动机方案。该方案在涡扇发动机基础上,在第一级风扇后端增加了一个外环通道,并分别在风扇和低压涡轮处设置了调换内外环气流的调节机构,以改变进入核心机的气流状态,满足不同飞行任务的最佳推力和油耗需求,但该调节机构内部结构较复杂,且不能实现涵道比连续变化。专利US4068471是由GE公司于1975年提出的一种变循环发动机方案。该方案在CDFS与高压压气机之间设置了由内涵到外涵的通道和转动阀门,由此在工作过程中改变发动机涵道比,实现变循环。然而,该方案采用调节阀门堵塞前段风扇后气流走向的方式,一是涵道比变化范围十分有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连杆调节机构和鳞片式组合内壁的发动机柔性机匣,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机匣,为圆柱形薄壁圆管;多组连杆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机匣的内表面,包括位置调节连杆、位置调节驱动装置、形状调节连杆和形状调节驱动装置;以及多组鳞片式组合内壁,设置在所述连杆调节机构上,所述位置调节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位置调节连杆与所述安装机匣之间,所述位置调节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位置调节连杆,以调节所述鳞片式组合内壁的径向位置,所述形状调节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位置调节连杆与所述形状调节连杆之间、并且设置在所述形状调节连杆与所述鳞片式组合内壁之间,所述形状调节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形状调节连杆,以调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连杆调节机构和鳞片式组合内壁的发动机柔性机匣,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机匣,为圆柱形薄壁圆管;多组连杆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机匣的内表面,包括位置调节连杆、位置调节驱动装置、形状调节连杆和形状调节驱动装置;以及多组鳞片式组合内壁,设置在所述连杆调节机构上,所述位置调节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位置调节连杆与所述安装机匣之间,所述位置调节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位置调节连杆,以调节所述鳞片式组合内壁的径向位置,所述形状调节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位置调节连杆与所述形状调节连杆之间、并且设置在所述形状调节连杆与所述鳞片式组合内壁之间,所述形状调节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形状调节连杆,以调节所述鳞片式组合内壁的曲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机匣,其特征在于,所述鳞片式组合内壁及所述连杆调节机构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数量根据发动机的尺寸及涵道比调节量进行设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机匣,其特征在于,所述鳞片式组合内壁相互交叠,以形成近圆形的发动机外涵道的外边界,从而为发动机外涵气流提供流道。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机匣,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组连杆调节机构的一组连杆调节机构中,所述形状调节连杆和所述形状调节驱动装置的数量,根据发动机对外涵道的外边界的圆度精度调节进行设定。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机匣,其特征在于,多组鳞片式组合内壁的一组鳞片式组合内壁中,所述鳞片式组合内壁的数量,根据发动机对外涵道的外边界的圆度精度调节进行设定。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机匣,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鳞片式组合内壁的径向位置的调节,来改变外涵道的横截面积,从而调节发动机涵道比;以及通过所述鳞片式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志刚,李达,罗斌,解俊琪,袁善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发动机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