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书闵专利>正文

可增加长度的伞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104 阅读:5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可增加长度的伞柄,其内部设置有控制按钮及控制机构,伞柄内具有伞柄内座,控制按钮及控制机构设置于伞柄内座中,该伞柄还设置有伞柄延长体,伞柄延长体套合于伞柄上,包覆伞柄,保护伞柄中的控制按钮不被无意的误操作,且伞柄延长体与伞柄间设置有连接机构,以实现二者的对接与位置配合,大大增加伞柄长度的效果。(*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伞柄,准确地说是一种可增加长度及安全控制的 伞柄,该伞柄能够增加伞伞柄的长度,便于人们使用,及增加使用的 安全性,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无意按压按钮,适用于自动开收伞。
技术介绍
伞,作为人们日常所使用的一种工具,保护人们免受雨淋及日晒, 已经成为人们必备的日用品。最早的伞是作为防水的工具使用的,其是有中棒、伞骨及伞面构成,中棒及有支撑伞骨的作用,又可作为伞柄用于持握。随着工业的发展,伞增加了伞柄,便于人们持握,同时,中棒也 改进为多折结构,减小了伞的收拢体积,便于人们放置及随身携带, 其次,该用弹弓作为控制开收的机构,便于人们控制;然而这并不能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高品质的生活需要,所以,从20世纪90年代, 人们又开发出了自动开收伞,通过设置于伞柄内的自动开收控制机 构,实现开伞及收伞的自动控制,大大提高了控制的方便性。对于自动开收伞,尤其是便携式自动开收伞的伞柄,伞开收及持 握的主要元件,除了其内部设置的控制机构,不断发生变化改进外, 其结构基本上没有任何变化,其短小、结构紧凑,虽然方便人们携带,但是其长度都远远小于人们手的宽度,不方便持握;其次,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人的持握不是固定掌握,而且会因为各种原因发生与外部器件的摩擦、碰撞等情况,会导致误操作,而且在携带过程中,还会因为外力的作用导致碰撞到伞柄的按钮,也会引起误操作,缺乏足够 的安全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增加长度的伞柄,该伞 柄可使用者的控制下增加长,方便使用,同时还增加对伞柄内控制按 钮的保护性能,确保使用的安全性,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无意按压按钮。本技术的另一个目地是提高伞柄内控制增加伞柄长度的机 构的可靠性,并便于组装,降低制作成本。基于此,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增加长度的伞柄,其内部设置有控制按钮及控制机构,伞 柄内具有伞柄内座,控制按钮及控制机构设置于伞柄内座中,其特征 在于该伞柄还设置有伞柄延长体,伞柄延长体套合于伞柄上,包覆伞 柄,保护伞柄中的控制按钮不被无意的误操作,且伞柄延长体与伞柄 间设置有连接机构,以实现二者的对接与位置配合,大大增加伞柄长 度的效果。所述的可增加长度的伞柄,其连接机构包括有突起与与之配合的 凹槽,突起设置于伞柄外壁或者伞柄延长体内壁,呈纵向设置,同时 对应于伞柄延长体内壁或伞柄外壁设置有凹槽,突起和凹槽相互嵌合 进行配合,可使伞柄延长体沿着伞柄做上下运动,嵌合的结构,保证 二者不会脱离。上述的突起,其是设置于伞柄延长体内壁的凸块,上述的凹槽, 其是设置于伞柄外壁的延伸槽件,该延伸槽件的最末端具有凸缘,该 凸缘伸入到凸块的下方,运动时与凸块顶持扣合,防止伞柄与伞柄延 长体的脱离。这种结构在加工制作时,便于制作,成本低廉,而且组 装方便,可实现快速组装。上述的延伸槽件,其是弹性构件,即其可沿着其横向向伞柄本身 略作弹性收拢,便于组装。上述的凸块及延伸槽件,可设置一个以上, 一般对称分布在伞柄 延伸件及伞柄的轴线上,便于形成稳定的结构。所述的可增加长度的伞柄,其伞柄的外壁设置有弹性顶持机构, 对应于伞柄延长件则设置有被顶持件,以在运动过程中对伞柄及伞柄延长件的位置进行定位。上述的弹性顶持机构,其是弹簧及弹珠,弹簧设置于伞柄上的弹 簧孔内,向外顶持弹珠,伞柄延长件则设置有定位杆,定位杆沿着伞 柄延长件的内壁伸出,其上至少有一个(最好是两个)定位孔,对应 于弹珠设置,在位置变化时,弹珠可嵌入到该定位孔中,达到定位的 作用。上述的突起,其可为螺旋形结构,围绕伞柄的外壁设置,对应于 伞柄延长件,其内壁则设置螺旋形凹槽,对应于突起设置,二者配合, 形成嵌合结构,使得伞柄延长件可沿着伞柄螺旋形上升或下降,从而达到延长伞柄的效果。上述的螺旋形突起,其只部分设置于伞柄外壁上,凹槽的两端具 有断面,形成定位结构,起到对螺旋形突起定位的作用。上述的突起,其也可设置于伞柄延长件的内壁,对应的,伞柄外 壁设置凹槽,以配合突起。伞柄内的控制按钮的设置及控制机构的设置,均为现有技术,可 采用多种方式实现,这些方式都不影响到按钮外部(即伞柄外壁与伞 柄延长件)的结构即可实现本技术的结构,故在此对按钮及控制 机构的结构不进行详细描述。本技术采用上述的结构,使得自动伞的伞柄可增加适当的长 便于人们使用时持握,控制方便,随身携带或不使用时可收拢伞柄, 可有效地縮短伞柄长度,使得其体积小,伞柄的控制按钮被伞柄延长 件覆盖,得到有效的外层保护,不会因为外力作用而导致误操作。而且上述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便于组装,可广泛应用于自动 开收伞。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方式一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方式一收拢时的剖面图, 图3为本技术实施方式一拉伸时的剖面图, 图4为本技术实施方式二的结构分解图, 图5为本技术实施方式二的剖面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方式三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方式三伞柄延长件的突起分布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述的实施方式中,伞柄、控制按钮及控制机构等部件,均为 现有技术,可以有多种体现形式,同时,在很多资料中已经非常清楚 地描述控制机构及按钮的形态了 ,而且按钮及控制机构的形态对本实 用新型的实施并不构成影响,在此仅简单说明,不做详细描述。图1一图3所示,为本技术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伞柄10具有伞柄内座13,伞柄内座13通过分布于其两侧的扣 位131与伞柄10的扣孔101进行扣合,实现二者的连接固定。伞柄10的外部具有伞柄延长件11,其可以局部包覆伞柄10,形 成对伞柄10的保护,同时又暴露出控制按钮12,便于人们控制;通 常,为了制作及组装方便,伞柄延长件11包括有底壳113,底壳113 固定在伞柄延长件11的下部,其两侧具有向上延伸的定位件114,该 定位件114上设置上下两个定位孔112,以对应伞柄延长件11的拉伸 及收拢的位置关系,形成定位作用。对应于伞柄10的两侧,设置有两个弹簧孔102,其内设置有弹 簧103,弹簧103则顶持弹珠104,在伞柄延长件11上下运动的过程 中,弹珠104在弹簧103的顶持下,沿着定位件114上下滑动,至跶 适当位置后可嵌入到定位孔112中,实现伞柄延长件11的定位。为了防止对控制按钮12的误操作,伞柄延长件11的上部向上突 出有栓条111,该栓条111沿着伞柄延长件11的内壁向上伸出,可嵌 设到控制按钮12下方的栓孔121中,控制按钮12被操作时,需先解 除栓条111对控制按钮12的限制,由此可防止误操作。图2、图3所示,为该实施方式一的作用过程示意图,当伞柄延 长件11收拢后,伞柄延长件11对伞柄形成保护作用,同时,栓条111 伸入到栓孔121中,阻挡控制按钮12的下压,不会形成误操作。此时,弹珠104嵌入到定位件114下部的定位孔112中,形成定位。当拉出伞柄延长件11后,伞柄的可持握长度增加,便于人们持 握,同时,栓条111随着伞柄延长件11的向下移动,也脱离栓孔121, 使得控制按钮12没有了阻挡,可自由控制。在下拉伞柄延长件11的过程中,底壳113向下运动,弹珠104 脱离定位件114下部的定位孔112,相对向上移动,并到适当位置后, 嵌入到定位件114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增加长度的伞柄,其内部设置有控制按钮及控制机构,伞柄内具有伞柄内座,控制按钮及控制机构设置于伞柄内座中,其特征在于该伞柄还设置有伞柄延长体,伞柄延长体套合于伞柄上,包覆伞柄,且伞柄延长体与伞柄间设置有连接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书闵
申请(专利权)人:张书闵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