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临近河道盾构始发端头地层加固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盾构工程施工
,具体涉及城市地铁盾构隧道始发端头近河道时地层加固方法。
技术介绍
在城市地铁盾构施工中,盾构机始发前必须进行端头地层加固,以确保盾构进洞安全。根据地质情况的不同,目前常用的加固方法有素混凝土桩法、地表注浆法、旋喷法、冷冻法等。素桩法一般用于水位不高、黄土地质,成本较低。地表注浆法多用于软土地质,或透水性较强的地层、杂土地层,一般施工成本较高,效果不一定很理想。旋喷多用于软土地质,施工成本高。冷冻发多用于地表没有加固条件、地层埋深大、地下水压水流大等情况,施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上述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种施工成本低、速度快、地层加固效果好的临近河道盾构始发端头地层加固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S1、注浆加固;(1)咬合桩加固:咬合桩加固范围为纵向9m,伸入结构底部以下2m,两侧2m的洞身范围;(2)袖阀管注浆加固:袖阀管注浆加固范围为隧道两侧外轮廓线外2m,隧道轴线方向始发端9m接收端10m,隧道洞身上3m、下2m;(3)大管棚加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临近河道盾构始发端头地层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注浆加固;a、咬合桩加固:咬合桩加固范围为纵向9m,伸入结构底部以下2m,两侧2m的洞身范围;b、袖阀管注浆加固:袖阀管注浆加固范围为隧道两侧外轮廓线外2m,隧道轴线方向始发端9m接收端10m,隧道洞身上3m、下2m;c、大管棚加固:盾构洞门加固段采用直径为108mm大管棚+管棚内注浆方式加固,同时辅以地面注浆和邻近洞门的8环管片二次注浆,利用车站端头井作管棚工作室。S2、辅助降水,在加固端头设置3口降水井,分部于掘进前方的左侧、中部、右侧纵向位于车站端头附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近河道盾构始发端头地层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注浆加固;a、咬合桩加固:咬合桩加固范围为纵向9m,伸入结构底部以下2m,两侧2m的洞身范围;b、袖阀管注浆加固:袖阀管注浆加固范围为隧道两侧外轮廓线外2m,隧道轴线方向始发端9m接收端10m,隧道洞身上3m、下2m;c、大管棚加固:盾构洞门加固段采用直径为108mm大管棚+管棚内注浆方式加固,同时辅以地面注浆和邻近洞门的8环管片二次注浆,利用车站端头井作管棚工作室。S2、辅助降水,在加固端头设置3口降水井,分部于掘进前方的左侧、中部、右侧纵向位于车站端头附近。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近河道盾构始发端头地层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咬合桩加固包括:咬合桩采用素混凝土桩,桩径800mm,间距600mm,混凝土标号C25,采用超缓凝混凝土,咬合桩顶设置导墙,导墙宽度1m,厚度0.4m,垂直度允许偏差0.3%。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近河道盾构始发端头地层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袖阀管注浆加固包括:地面注浆孔的间距为纵向1.50m×横向1.25m,梅花型布置;注浆孔扩散半径1.0m;注浆孔开孔直径不小于108mm,终孔直径不小于90mm;孔口管采用直径76mm,壁厚4mm的热轧无缝钢管;所述的钻孔和注浆顺序为先外围、后内部,从外围进行围、堵、截,内部进行填、压,同一排间隔施工,注浆形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幸小兵,田作华,魏文义,陈德国,陈昱江,朱斌,周亚龙,高子明,闫亚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一局集团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