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化的镜子
本专利技术涉及转向观察镜的清洁
,具体是一种集成化的镜子。
技术介绍
在道路反光镜也叫广角镜、转弯镜主要用于各种弯道、路口,可以扩大司机视野,及早发现弯道对面车辆,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但是现有的道路反光镜多为固定安装,其角度不可调节,给安装调节带来极大不变,同时现有中道路反光镜易受灰尘的污染,而使得镜面污染程度高难以清洁,严重影响观测视线,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集成化的镜子,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集成化的镜子,包括装置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转动腔,所述第一转动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后端面通过转轴动力配合连接于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腔后侧内壁内的第一电机上,所述第一空腔的前后侧内壁之间通过转轴可转动的连接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配合连接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化的镜子,包括装置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转动腔,所述第一转动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后端面通过转轴动力配合连接于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腔后侧内壁内的第一电机上,所述第一空腔的前后侧内壁之间通过转轴可转动的连接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配合连接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下端可转动的连接有第一滑动杆,所述装置主体的左侧端面的上端通过铰链可转动的连接有第一转动块,所述第一转动块内上下贯穿的设置有第一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化的镜子,包括装置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转动腔,所述第一转动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后端面通过转轴动力配合连接于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腔后侧内壁内的第一电机上,所述第一空腔的前后侧内壁之间通过转轴可转动的连接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配合连接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下端可转动的连接有第一滑动杆,所述装置主体的左侧端面的上端通过铰链可转动的连接有第一转动块,所述第一转动块内上下贯穿的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滑动杆的上端延伸通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滑动杆左侧端面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转动腔的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转动腔,所述第二转动腔的前后侧内壁之间可转动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的后侧同轴连接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的下侧锥齿啮合有第五齿轮,所述第五齿轮下侧端面的轴心处通过转动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二转动腔内转动的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带轮的下端通过转轴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动腔的下侧内壁上,所述第二转动腔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三转动腔,所述第三转动腔的左侧内壁与所述第二转动腔的右侧内壁之间连通的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三转动腔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的下端通过转轴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三转动腔的下侧内壁上,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第二带轮上绕设有传动带,所述第三转动腔的上侧内壁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二带轮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二空腔内且与所述第一滑块螺纹配合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滑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上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内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滑块内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海绵块,所述第三空腔的上侧内壁内设置有第四空腔,所述第二电机的下端动力配合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四空腔内的第二丝杆,所述第四空腔的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五空腔,所述第五空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三滑块,其中,所述第二丝杆的下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三滑块的上侧端面上,所述第四空腔内设置有可上下滑动且与所述第二丝杆螺纹配合连接的第四滑块,所述第四滑块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