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凝胶改性聚丙烯、超轻隔热保温熔喷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207704 阅读:4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凝胶改性聚丙烯、超轻隔热保温熔喷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该制备方法包括:在聚合反应前或者在聚合反应过程中,加入气凝胶与具有较低黏度的反应物料进行共混,实现气凝胶的均匀分散,制备得到气凝胶改性聚丙烯;其中,反应物料包括丙烯单体、催化剂及助剂,气凝胶的粒度介于20nm~100μm之间,孔隙率介于40%~99.9%之间,堆积密度3~500g/L,体积分数占气凝胶改性聚丙烯制备得到的超轻隔热保温熔喷非织造布的体积的20%~60%。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出气凝胶均匀分散的具有良好熔喷性能的气凝胶改性聚丙烯颗粒和具有超轻隔热保温功能的熔喷聚丙烯非织造布,且非织造布中气凝胶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凝胶改性聚丙烯、超轻隔热保温熔喷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非织造布材料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凝胶改性聚丙烯、超轻隔热保温熔喷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非织造布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只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排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目前,制备非织造布的工艺也多种多样,例如《二氧化硅气凝胶/聚丙烯熔喷非织造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论文中,给出了通过聚丙烯与气凝胶进行熔融共混制备气凝胶改性聚丙烯熔喷非织造布的方法。在CN104446333B中,将PP(聚丙烯)纤维经APTES(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进行硅烷化处理后浸渍在TEOS(正硅酸乙酯)溶液中,通过共水解和共交联凝胶反应生成具有SiO2气凝胶薄层的非织造布,再经多次交叉浸渍、共水解和共交联凝胶反应,干燥得到PP纤维增强SiO2凝胶材料。CN106838547A中给出了一种不掉粉的含纳米孔隙隔热材料的保温毡(板)及其制备方法,该技术中采用常规的针刺技术或梳棉技术将纤维制成片状或卷状毡的纤维基体材料,然后向该基体材料的纤维表面浸涂或者喷涂粘结剂,最后向纤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凝胶改性聚丙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聚合反应前或者在聚合反应过程中,加入气凝胶与具有较低黏度的反应物料进行共混,实现气凝胶的均匀分散,通过丙烯聚合工艺制备得到所述气凝胶改性聚丙烯;其中,所述反应物料包括丙烯单体、催化剂及助剂,所述气凝胶的粒度介于20nm~100μm之间,孔隙率介于40%~99.9%之间,堆积密度3~500g/L,体积分数占所述气凝胶改性聚丙烯制备得到的超轻隔热保温熔喷非织造布的体积的20%~6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凝胶改性聚丙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聚合反应前或者在聚合反应过程中,加入气凝胶与具有较低黏度的反应物料进行共混,实现气凝胶的均匀分散,通过丙烯聚合工艺制备得到所述气凝胶改性聚丙烯;其中,所述反应物料包括丙烯单体、催化剂及助剂,所述气凝胶的粒度介于20nm~100μm之间,孔隙率介于40%~99.9%之间,堆积密度3~500g/L,体积分数占所述气凝胶改性聚丙烯制备得到的超轻隔热保温熔喷非织造布的体积的20%~6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聚合工艺为气相法丙烯聚合工艺、淤浆法丙烯聚合工艺或液相法丙烯聚合工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相法丙烯聚合工艺中,加入气凝胶与具有较低黏度的反应物料进行共混包括将所述气凝胶与丙烯单体共混,或与催化剂共混,或单独添加到聚合反应装置中与反应物料进行共混,或上述共混方式的任意结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淤浆法丙烯聚合工艺中,加入气凝胶与具有较低黏度的反应物料进行共混包括将所述气凝胶与由催化剂和烃类溶剂形成的浆状液共混,或与丙烯单体共混,或单独添加到聚合反应装置中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光武
申请(专利权)人:弘暖纤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