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多层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0642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多层板,包括外层板、中芯板、底层中芯板和加固棒,所述中芯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固网,所述加固棒的上端面键槽连接在第二连接槽内,所述放置槽的底部开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加固棒的下端面键槽连接在第一连接槽内,所述底层中芯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加固棒的中心部位安装有加固丝轴,且加固丝轴的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块和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该高强度多层板结构合理,使用了多达5层的板材结构,使用更加耐久坚固,同时内部使用了加固棒的结构设计,使得板材结构更加稳定,同时容易落钉,木工在对板材后期加工的时候更加高效,适用于内墙板材的使用特性,可保持长久的使用强度,且不易变形。

A high strength multi-layer boar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igh-strength multilayer board, which comprises an outer layer board, a middle core board, a bottom middle core board and a reinforcement rod. The bottom of the middle core boar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first reinforcement net, and the upper end key slot of the reinforcement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connection slot. The bottom of the placement slo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onnection slot, and the reinforcement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reinforcement net. The lower end face key groove is connected in the first connection groove, the bottom of the core plate in the bottom layer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reinforcement rod is provided with a reinforcement wire shaft, and the front and rear ends of the reinforcement wire shaft are respectively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connection block and the first connection block. The high-strength multi-layer board structure is reasonable, using up to five layers of plate structure, using more durable and solid, and the use of internal reinforcement rod structure design, making the plate structure more stable, while easy to drop nails, woodworking in the post-processing of the plate more efficient, suitable for the use of internal wall plate characteristics. Maintain long service strength and is not easy to de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多层板
本技术涉及板材
,具体为一种高强度多层板。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多层板一般采用复合材料,并使用胶水多层粘合的方式对其加工制造,但是其内部各个板材的材料基本不会有太大的差异,相较为好一点的材料一般采用三层复合板的机构方式,其中间板使用的是拼贴实木板,而表层以及内层板采用的均为普通的胶合板,这样的板材在木工对其加工成型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落钉偏移的问题,同时在长期使用后钉孔会容易发生偏向的问题,这就使得板材强度不够,并出现翘板的问题,如何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并设计一种全新的高强度多层板则成了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多层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多层板,包括外层板、中芯板、底层中芯板和加固棒,所述外层板与中芯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固板,所述中芯板的底部开设有第二连接槽,所述中芯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固网,所述加固棒的上端面键槽连接在第二连接槽内,所述底层中芯板的上端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底部开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放置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固网,所述加固棒安装在第一加固网和第二加固网之间,并与之固定,所述加固棒的下端面键槽连接在第一连接槽内,所述底层中芯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加固棒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加固棒的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加固棒的中心部位安装有加固丝轴,且加固丝轴的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块和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外层板、加固板、中芯板和第一加固网的尺寸规格相同,并键槽连接在放置槽内,所述外层板、加固板、中芯板和第一加固网的厚度之和与放置槽的深度相同。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为尺寸相同的半圆槽结构,且直径与加固棒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各均匀排列设置有8个,且开设位置上下对称排列。优选的,所述加固棒为圆柱状结构,共设置有8个。优选的,所述底层中芯板与底板的尺寸规格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高强度多层板结构合理,使用了多达5层的板材结构,使用更加耐久坚固,同时内部使用了加固棒的结构设计,使得板材结构更加稳定,同时容易落钉,木工在对板材后期加工的时候更加高效,适用于内墙板材的使用特性,可保持长久的使用强度,且不易变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底层中芯板侧面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芯板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加固棒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层板、2加固板、3中芯板、4第一加固网、5底层中芯板、6底板、7第二加固网、8加固棒、9第一连接槽、10放置槽、11第二连接槽、12第一连接块、13加固丝轴、14第二连接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多层板,包括外层板1、中芯板3、底层中芯板5和加固棒8,所述底层中芯板5与底板6的尺寸规格相同,起到配合连接的作用,所述加固棒8为圆柱状结构,共设置有8个,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所述外层板1、加固板2、中芯板3和第一加固网4的尺寸规格相同,并键槽连接在放置槽10内,所述外层板1、加固板2、中芯板3和第一加固网4的厚度之和与放置槽10的深度相同,起到键槽连接的作用,所述外层板1与中芯板3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固板2,所述中芯板3的底部开设有第二连接槽11,所述中芯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固网4,所述加固棒8的上端面键槽连接在第二连接槽11内,所述底层中芯板5的上端面开设有放置槽10,所述放置槽10的底部开设有第一连接槽9,所述第一连接槽9和第二连接槽11为尺寸相同的半圆槽结构,且直径与加固棒8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连接槽9和第二连接槽11各均匀排列设置有8个,且开设位置上下对称排列,起到键槽连接并固定的作用,所述放置槽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固网7,所述加固棒8安装在第一加固网4和第二加固网7之间,并与之固定,所述加固棒8的下端面键槽连接在第一连接槽9内,所述底层中芯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6,所述加固棒8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14,所述加固棒8的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12,所述加固棒8的中心部位安装有加固丝轴13,且加固丝轴13的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块14和第一连接块12固定连接。工作原理:该种高强度复合板采用了底层中芯板5层板件连接,并使用第一加固网4、第二加固网7和加固棒8的加固连接方式对整体板件进行高强度加固的作用,在使用的时候当钉子落入复合板内部的时候,第一加固网4和第二加固网7表面的网状结构可以有效的起到固定作用,并且不会使得钉子的位置出现偏移现象,更有利于后期木工加工固定使用,同时内部设置的加固棒8起到了良好的固定支撑板件的作用,板材的强度更高,长久使用不会发生变形翘边的问题。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多层板,包括外层板(1)、中芯板(3)、底层中芯板(5)和加固棒(8),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板(1)与中芯板(3)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固板(2),所述中芯板(3)的底部开设有第二连接槽(11),所述中芯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固网(4),所述加固棒(8)的上端面键槽连接在第二连接槽(11)内,所述底层中芯板(5)的上端面开设有放置槽(10),所述放置槽(10)的底部开设有第一连接槽(9),所述放置槽(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固网(7),所述加固棒(8)安装在第一加固网(4)和第二加固网(7)之间,并与之固定,所述加固棒(8)的下端面键槽连接在第一连接槽(9)内,所述底层中芯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6),所述加固棒(8)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14),所述加固棒(8)的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12),所述加固棒(8)的中心部位安装有加固丝轴(13),且加固丝轴(13)的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块(14)和第一连接块(12)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多层板,包括外层板(1)、中芯板(3)、底层中芯板(5)和加固棒(8),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板(1)与中芯板(3)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固板(2),所述中芯板(3)的底部开设有第二连接槽(11),所述中芯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固网(4),所述加固棒(8)的上端面键槽连接在第二连接槽(11)内,所述底层中芯板(5)的上端面开设有放置槽(10),所述放置槽(10)的底部开设有第一连接槽(9),所述放置槽(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固网(7),所述加固棒(8)安装在第一加固网(4)和第二加固网(7)之间,并与之固定,所述加固棒(8)的下端面键槽连接在第一连接槽(9)内,所述底层中芯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6),所述加固棒(8)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14),所述加固棒(8)的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12),所述加固棒(8)的中心部位安装有加固丝轴(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渠
申请(专利权)人:沭阳县华伟木制品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