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动台装配体及其下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0258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浮动台装配体及其下压装置,所述装配体包括输送辊、两个轴承座、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轴承座上的转轴、固定在所述转轴上的支块和杠杆块;所述杠杆块包括阻力臂和动力臂,所述阻力臂与所述动力臂连接,所述杠杆块以与所述转轴的固定连接处为杠杆支点;所述输送辊设置有中轴,所述阻力臂末端和所述支块分别共同转动支撑所述中轴的两端,所述输送辊与所述转轴平行;所述杠杆块的阻力臂上安装有下压部,所述下压部设于所述阻力臂末端与所述转轴之间;所述杠杆块的动力臂外端连接有自动复位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浮动台装配体及其下压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实现浮动的支撑和输送过程。

Floating table mounting ligand and its lower pressure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loating table assembly and a lower pressure device thereof. The assembly comprises a conveyor roller, two bearing seats, a rotating shaft respectively mounted on two bearing seats, a support fixed on the rotating shaft and a lever block; the lever block comprises a resistance arm and a power arm, and the resistance arm and the power arm. The lever block is connected with a lever fulcrum at a fixed connection with the rotating shaft; the conveying roller is provided with a central shaft, the end of the resistance arm and the support block rotate together to support the two ends of the middle shaft, the conveying roller is parallel to the rotating shaft, and the resistance arm of the lever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lower pressure part and the lower pressure part. The outer end of the power arm of the lever block is connected with an automatic resetting mechanism. The floating table assembly and the down pressure device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have reasonable structure design and realize floating supporting and conveying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动台装配体及其下压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产输送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浮动台装配体及其下压装置。
技术介绍
在金属型材的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型材进行输送和支撑,常见的型材输送和支撑通常采用输送带、输送辊等。在型材生产过程中,一些生产装置需要移动以实现型材的加工,若使用位置固定不动的输送带或输送辊进行传送或支撑,可能会阻碍或影响到相关移动加工装置的移动。如在铝型材挤出的生产过程中,通常是将铝棒放入到挤出设备上挤出相应的连续长条形产品,这里产品成型需要通过淬火设备进行在线联合淬火工序,以提高铝型材的机械性能,同时还需要整个挤出的长条形铝型材进行牵引,当整个短铝棒挤出成型完后又需要进行切断,由于挤出的铝型材挤出后长度非常的长,在铝型材底端需要设置支撑输送装置,以防止铝型材的变形,影响了整个铝型材挤出的质量。但若使用常规的输送辊,输送辊的设置会影响到牵引机夹头的前进或影响到切割设备的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浮动台装配体及其下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型材的支撑输送机构影响生产用的移动加工装置的移动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浮动台装配体,包括输送辊、两个轴承座、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轴承座上的转轴、固定在所述转轴上的支块和杠杆块;所述杠杆块包括阻力臂和动力臂,所述阻力臂与所述动力臂连接,所述杠杆块以与所述转轴的固定连接处为杠杆支点;所述输送辊设置有中轴,所述阻力臂末端和所述支块分别共同转动支撑所述中轴的两端,所述输送辊与所述转轴平行;所述杠杆块的阻力臂上安装有下压部,所述下压部设于所述阻力臂末端与所述转轴之间;所述杠杆块的动力臂远离与所述阻力臂连接处的一端连接有自动复位机构。进一步的,所述下压部能被下压并将带动所述输送辊以所述转轴的轴线为轴向下摆动。进一步的,所述自动复位机构包括链条、齿轮、配重块;所述链条的一端与所述动力臂远离与所述阻力臂连接处的一端连接,所述链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配重块,所述齿轮承托所述链条并与所述链条啮合。进一步的,通过设置齿轮轴转动支撑所述齿轮的转动。进一步的,所述齿轮与动力臂之间链条的长度最短时,所述阻力臂支撑所述输送辊转动到所述转轴正上方。进一步的,所述阻力臂与所述动力臂所在的平面均垂直于所述转轴;所述阻力臂与所述动力臂之间形成的角α为钝角。进一步的,以经过所述转轴轴线的竖向平面为分界面,则所述齿轮位于所述角α所对的一侧且在竖向上位于所述转轴的下方。进一步的,所述阻力臂上其背离所述输送辊的一侧设置所述下压部,所述下压部呈圆轮状,所述输送辊与所述下压部的轴心平行。进一步的,所述下压部为深沟球轴承。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与如上所述的浮动台装配体配合的下压装置,所述下压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下底边、分别与下底边两端连接的斜边,两个所述斜边和下底边形成上阔下窄的漏斗型;所述下压装置能沿垂直于所述输送辊的水平方向来回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以移动前进方向为前侧,所述下压装置的前侧的斜边能与所述下压部接触,并将下压部下压到所述下压装置的下底边的下方。。用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浮动台装配体,支块和杠杆块的阻力臂支撑输送辊的中轴,而支块和杠杆块又固定在转动轴上,因此支块和阻力臂支撑输送辊的转动;阻力臂上设置有下压部,对下压部进行下压,能使阻力臂向下转动,从而带动输送辊位置下降;设置有自动复位机构,自动复位机构能拉动动力臂以带动阻力臂向上转动复位。因此通过设置若干装配体互相配合,当有移动加工装置移动到一个装配体附近时,对该装配体的下压部进行下压,使该装配体的输送辊下降以避让所述移动加工装置,而其他装配体则继续起到支撑输送型材的作用,而当移动加工装置远离该装配体时,该装配体的自动复位机构拉动动力臂使阻力臂带动输送辊复位,以继续支撑输送型材。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与所述浮动台装配体配合的下压装置,下压装置能沿垂直于所述输送辊的水平方向来回移动,就能将圆轮状的所述下压部下压,从而使阻力臂最终向下转动,带动输送辊的位置下降,下压装置可安装在移动加工装置的一侧,因此移动加工装置的移动加工过程中即能使输送辊实现位置下降以避让,而无需再额外采用其他驱动机构驱动装配体;并且采用自动复位机构通过配重块拉动链条从而拉动所述动力臂以实现输送辊的复位,因此自动复位机构无需其他电力装置进行复位,复位方式简单快捷、省力,环保节能、高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浮动台装配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下压装置与装配体配合过程的示意图。附图标注说明:1-输送辊;2-轴承座;3-转轴;4-支块;5-杠杆块;501-阻力臂;502-动力臂;6-中轴;7-链条;8-齿轮;801-齿轮轴;9-配重块;10-下压部;11-下压装置;111-斜边;112-下底边;113-顶边;12-凸板;13-支撑轴。具体实施方式体现本专利技术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浮动台装配体,包括输送辊1、两个轴承座2、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轴承座2上的转轴3、固定在所述转轴3上的支块4和杠杆块5。优选的,所述输送辊1为高温毛毡滚筒。所述杠杆块5包括阻力臂501和动力臂502,所述阻力臂501与所述动力臂502连接,所述杠杆块5以与所述转轴3的固定连接处为杠杆支点;所述阻力臂501与所述动力臂502在杠杆支点处连接在一起。优选的,所述阻力臂501与所述动力臂502一体成型构成所述杠杆块5。因此根据杠杆原理,能通过对阻力臂501或动力臂502施力以实现整个杠杆块5以所述转轴3为轴转动。所述输送辊1设置有中轴6,所述阻力臂501末端和所述支块4分别共同转动支撑所述中轴6的两端,即所述中轴6能相对所述阻力臂501和所述支块4转动,所述输送辊1与所述转轴3平行,所述阻力臂501和所述支块4支撑所述输送辊1能以所述转轴3的轴线为轴进行转动。所述杠杆块5的阻力臂501上安装有下压部10,所述下压部10设于所述阻力臂501末端与所述转轴3之间;对下压部10进行下压,将压得所述转轴3在所述轴承座2内正向转动,能带着阻力臂501向下转动,从而带动输送辊1位置下降,因此当移动加工装置的移动靠近时能起到避让的作用。所述杠杆块5的动力臂502远离与所述阻力臂501连接处的一端连接有自动复位机构。所述自动复位机构能拉动动力臂502使得转轴3在轴承座2内反向转动,以带动阻力臂501向上转动复位。这里的反向是相对上面所述“所述转轴3在所述轴承座2内正向转动”中的“正向”而言。优选的,所述下压部10能被下压并将带动所述输送辊1以所述转轴3的轴线为轴向下摆动。优选的,所述自动复位机构包括链条7、齿轮8、配重块9;所述链条7的一端与所述动力臂502远离与所述阻力臂501连接处的一端连接,所述链条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配重块9,所述齿轮8承托所述链条7并与所述链条7啮合。所述配重块9能拉动所述动力臂502转动,并使所述阻力臂501所支撑的所述输送辊1能处于一个稳定的位置上;在竖直方向上,所述稳定的位置同时高于所述齿轮8和转轴3的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浮动台装配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辊(1)、两个轴承座(2)、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轴承座(2)上的转轴(3)、固定在所述转轴(3)上的支块(4)和杠杆块(5);所述杠杆块(5)包括阻力臂(501)和动力臂(502),所述阻力臂(501)与所述动力臂(502)连接,所述杠杆块(5)以与所述转轴(3)的固定连接处为杠杆支点;所述输送辊(1)设置有中轴(6),所述阻力臂(501)末端和所述支块(4)分别共同转动支撑所述中轴(6)的两端,所述输送辊(1)与所述转轴(3)平行;所述杠杆块(5)的阻力臂(501)上安装有下压部(10),所述下压部(10)设于所述阻力臂(501)末端与所述转轴(3)之间;所述杠杆块(5)的动力臂(501)远离与所述阻力臂(501)连接处的一端连接有自动复位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动台装配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辊(1)、两个轴承座(2)、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轴承座(2)上的转轴(3)、固定在所述转轴(3)上的支块(4)和杠杆块(5);所述杠杆块(5)包括阻力臂(501)和动力臂(502),所述阻力臂(501)与所述动力臂(502)连接,所述杠杆块(5)以与所述转轴(3)的固定连接处为杠杆支点;所述输送辊(1)设置有中轴(6),所述阻力臂(501)末端和所述支块(4)分别共同转动支撑所述中轴(6)的两端,所述输送辊(1)与所述转轴(3)平行;所述杠杆块(5)的阻力臂(501)上安装有下压部(10),所述下压部(10)设于所述阻力臂(501)末端与所述转轴(3)之间;所述杠杆块(5)的动力臂(501)远离与所述阻力臂(501)连接处的一端连接有自动复位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浮动台装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部(10)能被下压并将带动所述输送辊(1)以所述转轴(3)的轴线为轴向下摆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浮动台装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复位机构包括链条(7)、齿轮(8)、配重块(9);所述链条(7)的一端与所述动力臂(502)远离与所述阻力臂(501)连接处的一端连接,所述链条(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配重块(9),所述齿轮(8)承托所述链条(7)并与所述链条(7)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浮动台装配体,其特征在于:通过设置齿轮轴(801)转动支撑所述齿轮(8)的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行武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通为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