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封专利>正文

输送式粘稠物料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0254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输送式粘稠物料冷却装置,属于食品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外冷却腔、物料腔、内冷却腔、通孔、螺旋叶片、外隔板、内隔板等。外冷却腔经通孔与内冷却腔连通,简化了外部管道和控制难度。外隔板和内隔板上隔板通孔上下交替排列,使冷媒能够构成良好的冷却温度梯度,提高与物料的换热效率。螺旋输送结合内外双层冷却,使冷却和灌装同时进行,解决了粘稠物料的快速均匀冷却及高粘度下输送灌装问题;且全程封闭,解决了热料灌装导致的环保问题,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延长了物料的储存时间。有效简化了粘稠物料快速冷却灌装的整个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方便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饲料加工等行业。

Cooling device for conveying viscous material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nveying type viscous material cooling devic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food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It includes external cooling chamber, material chamber, internal cooling chamber, through hole, spiral blade, external baffle, inner partition board, etc. The outer cooling chamber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inner cooling chamber through a through hole, which simplifies the difficulty of external piping and control. The through holes of the outer and inner diaphragms are arranged alternately so that the refrigerant can form a good cooling temperature gradient and improve the heat transfer efficiency with the material. The spiral conveying combined wi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double-layer cooling makes the cooling and filling proceed at the same time, which solves the problems of fast and uniform cooling of viscous materials and conveying and filling under high viscosity, and solves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oblems caused by hot material filling, greatly shortens the production cycle and prolongs the storage time of materials. It effectively simplifies the whole system of rapid cooling and filling of viscous materials, an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mple structure, low cost and easy operation. It can be widely used in chemical industry, food industry, feed processing industry and so 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送式粘稠物料冷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送式冷却装置,特别是一种针对粘稠物料的输送式冷却装置。属于食品机械设备

技术介绍
在化工、食品、饲料加工等行业,加工完成的物料一般温度较高,进行灌装时不可避免有蒸汽产生,其中含有刺激性气味或有害成分,导致环保问题。同时,温度较高的物料在灌装后,很多场合也需要敞口放置到室温才能进行密封,进入销售或储运环节,除了导致上述环保问题外,还会使生产周期变长、空气中细菌进入导致容易变质、环境温度过高难以达到密封温度等诸多问题。尤其是粘稠性的物料,采用常规冷却方式实现均匀换热比较困难,同时冷却后粘度大大增加,又为灌装带来了困难。显然,上述问题最后都归结为能否实现在不考虑环境温度的情况下,能否解决粘稠物料的封闭条件下快速冷却、快速灌装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输送式粘稠物料冷却装置,通过螺旋输送结合内外双层冷却,使冷却和灌装同时进行,解决了粘稠物料的快速均匀冷却及高粘度下输送灌装问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且全程封闭,解决了热料灌装导致的环保问题,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有效延长了物料的储存时间、提高了产品的品质。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输送式粘稠物料冷却装置包括外冷却腔(1)、物料腔(2)、内冷却腔(3)、主轴(4)、冷媒入口(5)、冷媒出口(6)、通孔(7)、进料口(8)、出料口(9)、螺旋叶片(10)。所述装置为同心圆筒结构,由外到内依次为外冷却腔(1)、物料腔(2)、内冷却腔(3)和主轴(4);外冷却腔(1)的两侧分别为冷媒入口(5)和冷媒出口(6)与外部连通,且在内部通过两侧的通孔(7)与内冷却腔(3)连通,内冷却腔(3)固定于主轴(4)上,在主轴(4)带动下旋转。物料腔(2)的两侧分别为进料口(8)和出料口(9),内部分布着螺旋叶片(10),固定在内冷却腔(3)的外壁上,随着内冷却腔(3)旋转,物料从进料口(8)进入物料腔(2),由螺旋叶片(10)向前输送,经出料口(9)送出。冷媒经冷媒入口(5)进入外冷却腔(1),并经通孔(7)进入内冷却腔(3),分别从外侧和内侧对物料腔(2)中输送的物料同时进行冷却,流过内冷却腔(3)全程的冷媒再经另一侧的通孔(7)流入外冷却腔(1),与流过外冷却腔(1)全程的冷媒一起经冷媒出口(6)流出。进一步地,包括多个外隔板(11),均匀分布固定在外冷却腔(1)内,将外冷却腔(1)分隔成多个独立的空腔,且通过每个外隔板(11)上的外隔板通孔(12)连通,相邻两个外隔板通孔(12)呈上下交替排列。进一步地,包括多个内隔板(13),均匀分布固定在内冷却腔(3)内,将内冷却腔(3)分隔成多个独立的空腔,且通过每个内隔板(13)上的内隔板通孔(14)连通,相邻两个内隔板通孔(14)呈上下交替排列。进一步地,包括保温层(15),包裹在外冷却腔(1)的外壁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螺旋输送结合内外双层冷却,使冷却和灌装同时进行,解决了粘稠物料的快速均匀冷却及高粘度下输送灌装问题,且全程封闭,解决了热料灌装导致的环保问题,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有效延长了物料的储存时间、提高了产品的品质。有效简化了粘稠物料快速冷却灌装的整个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方便的特点。2、外冷却腔经通孔与内冷却腔连通,简化了外部管道和控制难度,解决了旋转腔体内流体进出困难的问题。3、外隔板和内隔板上隔板通孔的上下交替排列,使冷媒能够构成良好的冷却温度梯度,提高与物料的换热效率,保证物料能够均匀地高温进入、低温送出。附图说明图1:输送式粘稠物料冷却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输送式粘稠物料冷却装置截面图。图中:1-外冷却腔、2-物料腔、3-内冷却腔、4-主轴、5-冷媒入口、6-冷媒出口、7-通孔、8-进料口、9-出料口、10-螺旋叶片、11-外隔板、12-外隔板通孔、13-内隔板、14-内隔板通孔、15-保温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为输送式粘稠物料冷却装置结构示意图,所述的输送式粘稠物料冷却装置包括外冷却腔(1)、物料腔(2)、内冷却腔(3)、主轴(4)、冷媒入口(5)、冷媒出口(6)、通孔(7)、进料口(8)、出料口(9)、螺旋叶片(10)、外隔板(11)、外隔板通孔(12)、内隔板(13)、内隔板通孔(14)、保温层(15)。图1中,高温物料从进料口(8)进入物料腔(2),主轴(4)带动螺旋叶片(10)旋转将物料向前输送;在输送过程中,物料的外层与外冷却腔(1)的壁面紧密接触、物料的内层与内冷却腔(3)的壁面紧密接触,与外冷却腔(1)和内冷却腔(3)中的冷媒进行热交换,温度逐渐降低,最后经出料口(9)送出。控制主轴(4)的旋转速度和冷媒的流速,就能控制出料口(9)的物料温度,达到预定的冷却温度后,在出料口(9)即能直接进行粘稠物料的灌装。使冷却和灌装同时进行,有效简化了粘稠物料快速冷却灌装的整个系统。图1中,螺旋叶片(10)固定在内冷却腔(3)的外壁上,内冷却腔(3)随着主轴(4)旋转;冷媒经冷媒入口(5)进入外冷却腔(1),并经通孔(7)进入内冷却腔(3),流过内冷却腔(3)全程的冷媒再经另一侧的通孔(7)流入外冷却腔(1),与流过外冷却腔(1)全程的冷媒一起经冷媒出口(6)流出。简化了外部管道和控制难度,解决了旋转腔体内流体进出困难的问题。如图2所示为输送式粘稠物料冷却装置截面图,图2中所述的输送式粘稠物料冷却装置为同心圆筒结构,由外到内依次为保温层(15)、外冷却腔(1)、物料腔(2)、内冷却腔(3)和主轴(4)。图1和图2中,外隔板(11)封闭隔断外冷却腔(1),仅在一侧开有外隔板通孔(12),内隔板(13)封闭隔断内冷却腔(3),仅在一侧开有内隔板通孔(14),使冷媒依次进入外冷却腔(1)和内冷却腔(3)的各个隔断;外隔板(11)和内隔板(13)中隔板通孔的上下交替排列,使冷媒能够构成良好的冷却温度梯度,提高与物料的换热效率,保证物料能够均匀地高温进入、低温送出。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实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输送式粘稠物料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冷却腔(1)、物料腔(2)、内冷却腔(3)、主轴(4)、冷媒入口(5)、冷媒出口(6)、通孔(7)、进料口(8)、出料口(9)、螺旋叶片(10);所述装置为同心圆筒结构,由外到内依次为外冷却腔(1)、物料腔(2)、内冷却腔(3)和主轴(4);外冷却腔(1)的两侧分别为冷媒入口(5)和冷媒出口(6)与外部连通,且在内部通过两侧的通孔(7)与内冷却腔(3)连通,内冷却腔(3)固定于主轴(4)上,在主轴(4)带动下旋转;物料腔(2)的两侧分别为进料口(8)和出料口(9),内部分布着螺旋叶片(10),固定在内冷却腔(3)的外壁上,随着内冷却腔(3)旋转,物料从进料口(8)进入物料腔(2),由螺旋叶片(10)向前输送,经出料口(9)送出;冷媒经冷媒入口(5)进入外冷却腔(1),并经通孔(7)进入内冷却腔(3),分别从外侧和内侧对物料腔(2)中输送的物料同时进行冷却,流过内冷却腔(3)全程的冷媒再经另一侧的通孔(7)流入外冷却腔(1),与流过外冷却腔(1)全程的冷媒一起经冷媒出口(6)流出。

【技术特征摘要】
1.输送式粘稠物料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冷却腔(1)、物料腔(2)、内冷却腔(3)、主轴(4)、冷媒入口(5)、冷媒出口(6)、通孔(7)、进料口(8)、出料口(9)、螺旋叶片(10);所述装置为同心圆筒结构,由外到内依次为外冷却腔(1)、物料腔(2)、内冷却腔(3)和主轴(4);外冷却腔(1)的两侧分别为冷媒入口(5)和冷媒出口(6)与外部连通,且在内部通过两侧的通孔(7)与内冷却腔(3)连通,内冷却腔(3)固定于主轴(4)上,在主轴(4)带动下旋转;物料腔(2)的两侧分别为进料口(8)和出料口(9),内部分布着螺旋叶片(10),固定在内冷却腔(3)的外壁上,随着内冷却腔(3)旋转,物料从进料口(8)进入物料腔(2),由螺旋叶片(10)向前输送,经出料口(9)送出;冷媒经冷媒入口(5)进入外冷却腔(1),并经通孔(7)进入内冷却腔(3),分别从外侧和内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封郝婷周至柔
申请(专利权)人:周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