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国庆专利>正文

一种气管插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9879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管插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为气管,所述的管体顶部设有限位环,且管体由限位环往上部分为外接端,所述的外接端用于与外部供气设备连通供气;所述的管体底部设有至少两个侧孔,两个侧孔在管体圆周方向上相隔90‑120度。所述的管体上设有气囊,所述的气囊通过吹气管与指示气囊的气囊内腔连通,所述的气囊内腔通过连接气孔与显示管的第一气腔连通,所述的显示管内部还设有第二气腔,所述的第一气腔与第二气腔之间通过指示球分割且所述的指示球与显示管内部密封、可滑动装配;所述的气囊内腔远离吹气管一端与外接管一端连通,所述的外接管另一端与密封盖的密封槽密封装配,所述的密封盖通过连接条与固定环连接固定。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racheal intubation, which comprises a tube body, wherein the tube body is a trachea tube, the top part of the tub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limit ring, and the tube body is an external terminal from the limit ring to the upper part, the external terminal is used for communicating with an external gas supply device for gas supply; the bottom of the tub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two side holes, and the two side holes are in the tube body.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of the tube is 90 to 120 degrees apart. The tub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bag, the air bag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indicating air bag through a blowing pipe, and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air bag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first air cavity of the display tube by connecting the air holes, and the inner part of the display tube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second air cavity, and the first air cavity and the second air cavity are separated by the indicating ball, and the said air bag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display tube.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air bag is far away from one end of the blowpipe and communicates with one end of the external pipe. The other end of the external pipe is sealed and assembled with the sealing groove of the sealing cover. The sealing cover is fixed through a connecting rod and a fixed 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管插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气管插管。
技术介绍
气管插管是指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经声门置入的气管称为气管插管,其能为气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和防止误吸等提供最佳条件。一般,在气管插管上设置有一个侧孔,此侧孔是为了当插管的主通道被堵塞等特殊情况时,侧孔可以正常通气。但却同时形成了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当膨胀的气囊堵塞侧孔时,其会压迫插管弯曲,当弯曲的插管肺内端被挤到气管壁时(相当于气管插管被夹紧),整个肺就无法进行正常的通气,肺就变成了类似张力性气胸的情况,像一个充气的气球,只进气不出气。这有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医疗事故。因此,申请人认为,有必要对现有的气管插管进行改进,使其侧孔不易发生堵塞,从而可有效避免上述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管插管,其可避免侧孔被完全堵塞,从而防止出现插管肺内端被挤到气管壁的情况。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管插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为气管,所述的管体顶部设有限位环,且管体由限位环往上部分为外接端,所述的外接端用于与外部供气设备连通供气;所述的管体底部设有至少两个侧孔,两个侧孔在管体圆周方向上相隔90-120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管体上设有气囊,所述的气囊通过吹气管与指示气囊的气囊内腔连通,所述的气囊内腔通过连接气孔与显示管的第一气腔连通,所述的显示管内部还设有第二气腔,所述的第一气腔与第二气腔之间通过指示球分割且所述的指示球与显示管内部密封、可滑动装配;所述的气囊内腔远离吹气管一端与外接管一端连通,所述的外接管另一端与密封盖的密封槽密封装配,所述的密封盖通过连接条与固定环连接固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气囊内腔与外接管连通处设有止回片,所述的止回片顶部与气囊内腔内壁连接固定且能够完全封闭外接管。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管体底部设有引导端,所述的引导端内部设有中空的引导腔,所述的引导腔与气管连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连接气孔的直径至少比第一气腔大3倍。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二气腔内充有气压与正常肺部气压相同压力的气体。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气腔501靠近连接气孔一端设有止退环,所述的止退环用于防止指示球通过。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管体上、气囊下方设置有汇聚腔,所述的汇聚腔与导流管底部连通,所述的导流管顶部与三通接头一端连通;所述的汇聚腔底部与导流通道顶部连通,所述的导流通道底部贯穿管体底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导流通道有多个且均匀分布在管体圆周方向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导流通道的直径与距离汇聚腔与导流管连通处的直线距离呈正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防止两个侧孔同时被堵塞的情况。2、本技术还具有指示气囊气压的显示管,使用时,通过指示球显示管内的位置即可判断气囊气压,从而避免通过指示气囊的硬度来判断气压,使得操作更加规范化。3、本技术具有引流管,可通过引流管注入药物、吸氧、进行肺部湿化等。4、本技术通过汇聚腔将药物均分如各个导流通道,可使得注入的药物均匀地进入肺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气管插管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F1处放大图。图3是图2中F2处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气管插管具体实施方式的改进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F3处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气管插管具体实施方式的汇聚腔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图3,一种气管插管,包括管体100,所述管体100内为气管101,所述的管体100顶部设有限位环110,且管体110由限位环往上部分为外接端,所述的外接端用于与外部供气设备连通供气;所述的管体100底部设有至少两个侧孔,分别为:第一侧孔102、第二侧孔103,所述的第一侧孔102、第二侧孔103之间在管体圆周方向上相隔90-120度。经过模拟实验和临床测试得出上述设计使得第一侧孔102、第二侧孔103同时被堵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甚至几乎不可能两个同时被堵塞。所述的管体100上设有气囊200,所述的气囊200通过吹气管310与指示气囊320的气囊内腔321连通,所述的气囊内腔321通过连接气孔322与显示管500的第一气腔501连通,所述的显示管500内部还设有第二气腔502,所述的第一气腔501与第二气腔502之间通过指示球520分割且所述的指示球与显示管500内部密封、可滑动装配;所述的气囊内腔321远离吹气管310一端与外接管330一端连通,且与外接管330连通处设有止回片400,所述的止回片400顶部与气囊内腔321内壁连接固定且能够完全封闭外接管330;当打气时,气流会推开止回片400进入指示气囊320中,而气流想从气囊内腔321中会退到外接管时,止回片会将外接管封闭,从而防止气流回退,这能够提高充气效率。所述的外接管330另一端与密封盖360的密封槽361密封装配,所述的密封盖360通过连接条350与固定环340连接固定。使用时,首先将管体100插入,然后在打开外接管330与密封槽密封的一端上,然后通过外部打气设备(如注射器)通过外接内管331向气囊内腔内打器,气体经过吹气管310进入气囊200使气囊200鼓起以固定管体;然后观察指示球在显示管500内的位置(可以在显示管上设置刻度),从而可准确地掌握气囊内的气压,以使操作者及时发现气囊是否充气完成。这种设计避免了传统的气管插管中通过观察/感受指示气囊的硬度来判断气囊是否充气完成,使得整个操作过程具有参考指标,可有效防止误操作。进一步地,所述的管体100底部设有引导端120,所述的引导端120内部设有中空的引导腔121,所述的引导腔121与气管101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气孔322的直径至少比第一气腔501大3倍,这种设计能够在第一气腔处形成增压的效果,从而使得指示球更加灵敏。所述的第二气腔内充有气压与正常肺部气压相同压力的气体。这种设计使得指示球的指示更加准确。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气腔501靠近连接气孔322一端设有止退环510,所述的止退环510用于防止指示球通过。参见图4-图6,为了使本气管插管具备注药、吸氧或气道湿化的功能,可以在管体100上、气囊200下方设置汇聚腔104,所述的汇聚腔与导流管610底部连通,所述的导流管顶部与三通接头620一端连通;所述的汇聚腔104底部与导流通道630顶部连通,所述的导流通道底部贯穿管体100底部。使用时,可通过三通接头620与药物注入设备出药端连通,使药物通过导流管610进入汇聚腔104,所述的汇聚腔104将药物汇聚后再分别通过导流通道630进入肺部。所述的导流通道630有多个且均匀分布在管体圆周方向上。所述的导流通道630的直径与距离汇聚腔与导流管连通处的直线距离呈正比。这种设计能够使得每个导流通道中引入的药物流量几乎相同,从而使得药物更加均匀地注入肺部。本技术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管插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为气管,所述的管体顶部设有限位环,且管体由限位环往上部分为外接端,所述的外接端用于与外部供气设备连通供气;其特征是:所述的管体底部设有至少两个侧孔,两个侧孔在管体圆周方向上相隔90‑120度;所述的管体上设有气囊,所述的气囊通过吹气管与指示气囊的气囊内腔连通,所述的气囊内腔通过连接气孔与显示管的第一气腔连通,所述的显示管内部还设有第二气腔,所述的第一气腔与第二气腔之间通过指示球分割且所述的指示球与显示管内部密封、可滑动装配;所述的气囊内腔远离吹气管一端与外接管一端连通, 所述的外接管另一端与密封盖的密封槽密封装配,所述的密封盖通过连接条与固定环连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管插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为气管,所述的管体顶部设有限位环,且管体由限位环往上部分为外接端,所述的外接端用于与外部供气设备连通供气;其特征是:所述的管体底部设有至少两个侧孔,两个侧孔在管体圆周方向上相隔90-120度;所述的管体上设有气囊,所述的气囊通过吹气管与指示气囊的气囊内腔连通,所述的气囊内腔通过连接气孔与显示管的第一气腔连通,所述的显示管内部还设有第二气腔,所述的第一气腔与第二气腔之间通过指示球分割且所述的指示球与显示管内部密封、可滑动装配;所述的气囊内腔远离吹气管一端与外接管一端连通,所述的外接管另一端与密封盖的密封槽密封装配,所述的密封盖通过连接条与固定环连接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插管,其特征是:气囊内腔与外接管连通处设有止回片,所述的止回片顶部与气囊内腔内壁连接固定且能够完全封闭外接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插管,其特征是:所述的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赵国庆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