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植绒一体机的铁框架翻面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96795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面植绒一体机的铁框架翻面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翻面电机、竖直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转盘、升降箱和输送带,转盘上固定有同步转动的转动齿轮和摆杆,翻面电机驱动转动齿轮,摆杆外端连接有吸附板,吸附板内侧固定有若干电磁铁,升降箱内设有竖直设置的四根导柱,导柱上设有沿着导柱上下滑动的升降板,升降箱底部固定有升降电机,升降电机的输出轴上同步转动连接有与升降板螺纹连接的螺杆,升降箱的开口处连接有倾斜向上的引导板,升降箱底部具有出口,输送带外端位于转盘正下方,输送带内端位于U型避让槽内。自动完成铁框架及面料的翻面动作,自动化程度高,工艺流程短,可快速实现双面植绒。

Iron frame turnover mechanism for double-sided flocking machin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iron frame turning mechanism of a double-sided flock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turning motor fixed on the frame, a turntable, a lifting box and a conveyor belt connected vertically to the frame, a rotating gear and a swing rod synchronously rotated on the turntable, a turning gear driven by a turning motor, and an adsorption on the outer end of the swing rod. A number of electromagnets are fixed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board, four vertical guide posts are arranged in the lifting box, a lifting board sliding up and down along the guide posts is arranged on the guide posts, a lifting motor is fixed at the bottom of the lifting box, a screw connected with the lifting board thread is synchronously rotated on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lifting motor, and the opening of the lifting box is connected. The bottom of the lifting box has an outlet, the outer end of the conveyor belt is located directly below the turntable, and the inner end of the conveyor belt is located in the U-shaped avoidance groove. Automatic completion of the iron frame and fabric turn over action,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short process, can quickly achieve double flock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植绒一体机的铁框架翻面机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绒
,涉及一种双面植绒一体机的铁框架翻面机构。
技术介绍
在织物印花中,特种织物印花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各种风格独特、美观新颖的织物印花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绚丽的色彩和高雅的艺术享受。发泡印花、光致发光印花、香味印花、变色印花、电化铝转移印花、静电植绒转移印花等等极大地促进了网版印花技术的发展。其中,静电植绒印花是目前纺织行业新兴的利用高压静电场在坯布上面栽植短纤维的高新技术。静电植绒产品具有立体感强、耐磨、阻燃、隔音、保暖等特点,且应用的原材料无异味、无污染,因此对人体无毒无害,是一种风格独特、手感柔软、色泽艳丽的绒毛制品。静电植绒工艺简单、成本低,已广泛应用在橡胶、塑料、人造革、装饰产品上,特别是对于小批量的旅游产品更显示出它无比的优越性。在鞋帽、童装、商标、服饰、沙发、地毯、壁纸上采用植绒图案装饰,风格独特。随着高压静电加工方法的工业化和高分子化学的发展,植绒加工用的树脂黏合材料得到迅速改良,产品质量日益提高,大面积植绒加工工艺已开始向衣料等方面发展。目前的静电植绒机都是单面植绒,等植绒后续的烘干工艺完成后再收卷,再放卷出来在面料背面再植绒一次,再进入烘箱烘干一次。这样的工艺流程时间长,自动化程度低,每道工序之间需要工人来转移面料,而且不适于双面植绒。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一种双面植绒一体机的铁框架翻面机构,可以自动将面料翻面,使面料双面都植绒,自动化程度高,工艺流程短,可快速实现双面植绒。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面植绒一体机的铁框架翻面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翻面电机、竖直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转盘、升降箱和输送带,转盘上固定有同步转动的转动齿轮和摆杆,翻面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设有与转动齿轮啮合的主齿轮,摆杆具有两根且处于对称设置,摆杆外端垂直连接有能将铁框架吸附住的吸附板,吸附板内侧固定有若干电磁铁,升降箱设置在机架侧面,升降箱内设有竖直设置的四根导柱,导柱上设有沿着导柱上下滑动的升降板,升降箱底部固定有升降电机,升降电机的输出轴上同步转动连接有与升降板螺纹连接的螺杆,升降箱上端开有供铁框架进入的开口,在开口处连接有倾斜向上的引导板,升降箱底部具有出口,输送带外端穿过出口露出在升降箱外且位于转盘正下方,升降板上开有U型避让槽,升降板下降到底部时,输送带内端位于U型避让槽内。进一步的,所述吸附板呈正方形,每个吸附板上具有4个呈矩阵分布的电磁铁。进一步的,两根摆杆相对于转盘呈180°对称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开口处固定有辅助杆,辅助杆上端固定在升降箱顶壁,辅助杆下端铰接有助推辊,升降箱顶壁固定有辅助电机,辅助电极驱动助推辊转动。进一步的,所述助推辊的表面包裹有一层弹性海绵套。弹性海绵套可以始终与铁框架相抵靠,助推辊的转动带动铁框架滑入到升降板的中间位置,防止铁框架下滑冲力不够,部分还停留在引导板上而卡住。进一步的,所述引导板上端的端面为倾斜的斜面,斜面坡度为30°。设置斜面,可以方便切入到铁框架和吸附板之间的间隙中,从而将铁框架引导到引导板上。面料被铁框架夹持住并平展开来,输送带将待植绒的铁框架输送到转盘下方,摆杆下端的吸附板转动到靠近铁框架上方,电磁铁启动,将铁框架牢牢吸附在吸附板上,转盘转动,带动摆杆转动180°,使吸附板转动到朝上位置,然后对铁框架的正面进行涂胶、植绒工序。完成后继续转动30-40°,关闭电磁铁,那么铁框架滑离吸附板并滑入到引导板上,通过引导板进入到升降箱的升降板上,升降电机驱动升降板沿着导柱下降,升降板下降到底部后,由于输送带高于升降板,铁框架转而由输送带支撑,输送带再次将铁框架输送到转盘下方,此时吸附板与已植绒的面料那一面正对,吸附后摆杆转动180°后,则未植绒的那一面转动到了朝上位置,继续涂胶和植绒工序,最终完成双面植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双面植绒一体机的铁框架翻面机构具有以下优点:1.自动完成铁框架及面料的翻面动作,自动化程度高,工艺流程短,可快速实现双面植绒。2.具有两根摆杆,可以同时加工两个铁框架,提高了植绒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双面植绒一体机的铁框架翻面机构的侧视图。图2是本双面植绒一体机的铁框架翻面机构的俯视图。图中,1、翻面电机;2、转盘;3、升降箱;4、输送带;5、转动齿轮;6、摆杆;7、主齿轮;8、吸附板;9、电磁铁;10、导柱;11、升降板;12、升降电机;13、螺杆;14、开口;15、引导板;16、出口;17、U型避让槽;18、辅助杆;19、助推辊;20、弹性海绵套;21、斜面;22、辅助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双面植绒一体机的铁框架翻面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翻面电机1、竖直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转盘2、升降箱3和输送带4,转盘2上固定有同步转动的转动齿轮5和摆杆6,翻面电机1的输出轴上套设有与转动齿轮5啮合的主齿轮7,摆杆6具有两根且处于对称设置,摆杆6外端垂直连接有能将铁框架吸附住的吸附板8,吸附板8内侧固定有若干电磁铁9,升降箱3设置在机架侧面,升降箱3内设有竖直设置的四根导柱10,导柱10上设有沿着导柱10上下滑动的升降板11,升降箱3底部固定有升降电机12,升降电机12的输出轴上同步转动连接有与升降板11螺纹连接的螺杆13,升降箱3上端开有供铁框架进入的开口14,在开口14处连接有倾斜向上的引导板15,升降箱3底部具有出口16,输送带4外端穿过出口16露出在升降箱3外且位于转盘2正下方,升降板11上开有U型避让槽17,升降板11下降到底部时,输送带4内端位于U型避让槽17内。所述吸附板8呈正方形,每个吸附板8上具有4个呈矩阵分布的电磁铁9,两根摆杆6相对于转盘2呈180°对称设置。所述开口14处固定有辅助杆18,辅助杆18上端固定在升降箱3顶壁,辅助杆18下端铰接有助推辊19,升降箱3顶壁固定有辅助电机22,辅助电极驱动助推辊19转动。所述助推辊19的表面包裹有一层弹性海绵套20。弹性海绵套20可以始终与铁框架相抵靠,助推辊19的转动带动铁框架滑入到升降板11的中间位置,防止铁框架下滑冲力不够,部分还停留在引导板15上而卡住。所述引导板15上端的端面为倾斜的斜面21,斜面21坡度为30°。设置斜面21,可以方便切入到铁框架和吸附板8之间的间隙中,从而将铁框架引导到引导板15上。面料被铁框架夹持住并平展开来,输送带4将待植绒的铁框架输送到转盘2下方,摆杆6下端的吸附板8转动到靠近铁框架上方,电磁铁9启动,将铁框架牢牢吸附在吸附板8上,转盘2转动,带动摆杆6转动180°,使吸附板8转动到朝上位置,然后对铁框架的正面进行涂胶、植绒工序。完成后继续转动30-40°,关闭电磁铁9,那么铁框架滑离吸附板8并滑入到引导板15上,通过引导板15进入到升降箱3的升降板11上,升降电机12驱动升降板11沿着导柱10下降,升降板11下降到底部后,由于输送带4高于升降板11,铁框架转而由输送带4支撑,输送带4再次将铁框架输送到转盘2下方,此时吸附板8与已植绒的面料那一面正对,吸附后摆杆6转动180°后,则未植绒的那一面转动到了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面植绒一体机的铁框架翻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翻面电机、竖直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转盘、升降箱和输送带,转盘上固定有同步转动的转动齿轮和摆杆,翻面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设有与转动齿轮啮合的主齿轮,摆杆具有两根且处于对称设置,摆杆外端垂直连接有能将铁框架吸附住的吸附板,吸附板内侧固定有若干电磁铁,升降箱设置在机架侧面,升降箱内设有竖直设置的四根导柱,导柱上设有沿着导柱上下滑动的升降板,升降箱底部固定有升降电机,升降电机的输出轴上同步转动连接有与升降板螺纹连接的螺杆,升降箱上端开有供铁框架进入的开口,在开口处连接有倾斜向上的引导板,升降箱底部具有出口,输送带外端穿过出口露出在升降箱外且位于转盘正下方,升降板上开有U型避让槽,升降板下降到底部时,输送带内端位于U型避让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植绒一体机的铁框架翻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翻面电机、竖直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转盘、升降箱和输送带,转盘上固定有同步转动的转动齿轮和摆杆,翻面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设有与转动齿轮啮合的主齿轮,摆杆具有两根且处于对称设置,摆杆外端垂直连接有能将铁框架吸附住的吸附板,吸附板内侧固定有若干电磁铁,升降箱设置在机架侧面,升降箱内设有竖直设置的四根导柱,导柱上设有沿着导柱上下滑动的升降板,升降箱底部固定有升降电机,升降电机的输出轴上同步转动连接有与升降板螺纹连接的螺杆,升降箱上端开有供铁框架进入的开口,在开口处连接有倾斜向上的引导板,升降箱底部具有出口,输送带外端穿过出口露出在升降箱外且位于转盘正下方,升降板上开有U型避让槽,升降板下降到底部时,输送带内端位于U型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富雄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