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秀惠专利>正文

双层伞布伞的伞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967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双层伞布伞的伞骨结构,主要是以较细的金属条弯折形成一具有套环及二平行并排的长、短骨,而长、短骨末端皆弯卷有一环圈,利用套环直接套置于伞具伞骨架的圆杆状末折伞骨近接合座的位置上,上层伞布的前缘是固接于伞具的上伞骨接巢上,而其下缘则以丝线接合于长骨的环圈上,下层伞布的前缘以丝线接合于短骨的环圈上,而其下缘则以丝线接合于末折伞骨的珠尾上;通过此种独立套置的方式便能接合上、下层伞布而不须改变伞具伞骨架原本的构件来配合,可大幅节省制造成本。(*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伞具,特别是是针对一种具有抗强风功效的双层伞布伞用 以接合上、下层伞布的抗风伞骨这一部份的结构改良。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为一般所称的双层伞布伞1,其主要伞布是由分离的上层伞布10及下层伞布20所构成,使强风得由此空隙排出来分散风压以防止开伞花为其 目的。如图2、图3所示为一种现有双层伞布伞的伞骨结构,其设有一抗风伞骨 600,该抗风伞骨600由较细的金属杆体, 一端设有珠尾601而另一端向下弯折 形成第一环圈602后再朝珠尾601的方向延伸一较短杆体,并在其末端形成第 二环圏603,如图2所示,抗风伞骨600位于第二折伞骨200和末折伞骨300之 结合处位置之上方,上层伞布10前缘接合于伞具上伞骨接巢700上,后缘以丝 线接合于抗风伞骨600的珠尾601上,又以丝线与第一环圈602接合,另外下 层伞布20的前缘以丝线接合于第二环圈603上,而后缘接合于伞具伞骨架的末 折伞骨300的珠尾301上,以此形成双层伞布伞;然而此种结构明显可以看出 该抗风伞骨600与伞具的伞骨架并无任何接合,因此会随着上、下层伞布10、 20任意摆动而丧失双层伞布抗强风的效果。再如图3所示,其是将抗风伞骨600 第一环圈602接设于伞具伞骨架的末折伞骨300的接合座310的铆钉312上, 如此设置虽然能让抗风伞骨600有所定位,但如此一来就产生必须拆装铆4丁而 增加制造成本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抗风伞骨与伞具的骨架不结合或者结合 方式繁复,增加制造成本的问题。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层伞布伞的伞骨结构,主要是以较细的金属条弯折形成一具有套环及二平行并排的长、短骨,而长、短骨末端皆弯巻有 一环圏,利用套环直接套置于伞具伞骨架的圓杆状末折伞骨近接合座的位置上, 上层伞布的前缘是固接于伞具的上伞骨接巢上,而其下缘则以丝线接合于长骨 的环圈上,下层伞布的前缘以丝线接合于短骨的环圈上,而其下缘则以丝线接 合于末折伞骨的珠尾上。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独立套置的方式便能接合上、下层伞布而不须改变 伞具伞骨架原本的构件来配合,可直接利用单层伞布伞的伞骨架而不须要拆装 其他组件来配合,可大幅节省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双层伞布伞的外观示意图; 图2、图3是现有双层伞布伞的伞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双层伞布伞的伞骨结构组装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双层伞布伞的抗风伞骨立体外观图; 图6是本技术双层伞布伞的抗风伞骨另 一实施例外观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l-双层伞布;lO-上层伞布;20-下层伞布;30-抗风伞骨;31 套环;32-长骨;33-短骨;34-辅助套环;200-第二折伞骨;300-末折伞骨;301-珠尾;310-接合座;311-开孔;312-铆钉;321-环圈;331-环圈;600-现有抗风 伞骨;601-珠尾;602-第一环圈;603-第二环圏;700-上伞骨接合巢。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4及图5所示,本案设计的重点是在于抗风伞骨30的结构形态, 该抗风伞骨30是由较细的金属条弯折形成一套环31, —端向上向后弯折形成长 骨32并在末端弯巻成一环圈321,而另一端则向下向后弯折形成短骨33且末端 亦弯折成一环圏331,通过套环31得以直接将抗风伞骨30套置于伞具伞骨架的 末折伞骨300近接合座310的位置上,上层伞布10的前缘接设于伞具的上伞骨 接合巢700上,而其末缘则以丝线接合于抗风伞骨30的长骨32的环圈321上, 另外下层伞布20的前缘以丝线接合于抗风伞骨30的短骨33的环圈331上,而 末缘则以丝线接合于末折伞骨300的珠尾301上,藉此完成具有上、下层伞布 的双层伞布伞的组接工作;而本案最大的优点便是该抗风伞骨30的装设方式是直接套置于伞具伞骨架的末折伞骨上既可,如此便可直接利用单层伞布伞的伞 骨架而不须要拆装其他组件来配合,降低组装的复杂性而大幅节省制造成本。请参阅图6所示,其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其主要是在抗风伞骨30的长骨32近套环31位置另弯折形成一辅助套环34,而让套环31与辅助套环34 同时套置于伞具伞骨架的末折伞骨300上,藉以增加抗风伞骨30接合的稳定 性。权利要求1.一种双层伞布伞的伞骨结构,是由伞具伞骨架及上、下层伞布配合一抗风伞骨所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该抗风伞骨以一较细的金属条弯折一套环,一端向上向后弯折成一长骨,另一端向下向后弯折成一短骨,在长、短骨末端皆弯卷成一环圈,套环将抗风伞骨套置于伞具伞骨架的末折伞骨上,长骨的环圈与上层伞布的末缘接合,短骨的环圈与下层伞布的前缘接合。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层伞布伞的伞骨结构,其特正在于,该抗风伞骨的 长骨在近套环处弯折形成一辅助套环。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双层伞布伞的伞骨结构,主要是以较细的金属条弯折形成一具有套环及二平行并排的长、短骨,而长、短骨末端皆弯卷有一环圈,利用套环直接套置于伞具伞骨架的圆杆状末折伞骨近接合座的位置上,上层伞布的前缘是固接于伞具的上伞骨接巢上,而其下缘则以丝线接合于长骨的环圈上,下层伞布的前缘以丝线接合于短骨的环圈上,而其下缘则以丝线接合于末折伞骨的珠尾上;通过此种独立套置的方式便能接合上、下层伞布而不须改变伞具伞骨架原本的构件来配合,可大幅节省制造成本。文档编号A45B25/22GK201150313SQ200820003140公开日2008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28日专利技术者陈秀惠 申请人:陈秀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层伞布伞的伞骨结构,是由伞具伞骨架及上、下层伞布配合一抗风伞骨所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该抗风伞骨以一较细的金属条弯折一套环,一端向上向后弯折成一长骨,另一端向下向后弯折成一短骨,在长、短骨末端皆弯卷成一环圈,套环将抗风伞骨套置于伞具伞骨架的末折伞骨上,长骨的环圈与上层伞布的末缘接合,短骨的环圈与下层伞布的前缘接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秀惠
申请(专利权)人:陈秀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