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净化用过滤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9552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净化用过滤板,包括活性炭纤维层(4),以及在所述活性炭纤维层(4)上方依次设置的第一无纺布层(1)、第一海绵层(2)、第一活性炭箱层(3),在所述活性炭纤维层(4)下方依次设置的第二活性炭箱层(6)、第二海绵层(7)、第二无纺布层(8);所述第一活性炭箱层(3)和第二活性炭箱层(6)的端部相对一侧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导向块(5),所述活性炭纤维层(4)贯穿所述导向块(5)。本装置活性炭纤维层在吸附一定的时间后,可以将活性炭纤维层进行抽拉后将吸附后的活性炭纤维层去除,实用新的活性炭纤维层。

Filter plate for air purificat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filter plate for air purification, which comprises an active carbon fiber layer (4), a first non-woven fabric layer (1), a first sponge layer (2) and a first active carbon box layer (3) arranged sequentially above the active carbon fiber layer (4), and a second active carbon box layer (6) and a second sponge arranged sequentially below the active carbon fiber layer (4). A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end of the first active carbon box layer (3) and the second active carbon box layer (6), and a guide block (5) is arranged in the groove. The active carbon fiber layer (4) runs through the guide block (5). After adsorption for a certain time, the activated carbon fiber layer of the device can be pulled out and the adsorbed activated carbon fiber layer can be rem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净化用过滤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净化用过滤板。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燃煤电厂、冶金、矿山、水泥、及化工、铸造等工业的发展,造成了我国大气的严重污染,因此也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近年,尤为严重的是PM2.5的污染导致的各地雾霆天气,成为当今亟待解决和控制的首要问题之一。现有的空气过滤装置中都会用到空气过滤芯,但其结构复杂,难以使用。同时过滤芯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需要对设备进行拆卸。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净化用过滤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空气净化用过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活性炭纤维层(4),以及在所述活性炭纤维层(4)上方依次设置的第一无纺布层(1)、第一海绵层(2)、第一活性炭箱层(3),在所述活性炭纤维层(4)下方依次设置的第二活性炭箱层(6)、第二海绵层(7)、第二无纺布层(8);-所述第一活性炭箱层(3)和第二活性炭箱层(6)的端部相对一侧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导向块(5),所述活性炭纤维层(4)贯穿所述导向块(5);-所述导向块(5)包括导向上块(51)、导向下块(52)以及弹簧(53),其中所述导向上块(51)和导向下块(52)上下设置,所述弹簧(53)连接所述导向上块(51)和导向下块(52);所述导向上块(51)/导向下块(52)内侧均设置有润滑装置,所述润滑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向上块(51)/导向下块(52)内侧的储油腔(511),以及设置在所述储油腔(511)外侧的棉布层(512),所述棉布层(512)通过多个棉布头(5121)连接至所述储油腔(511)内。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无纺布层(1)/第二无纺布层(8)厚度为2-3mm。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海绵层(2)/第二海绵层(7)厚度为3-5mm。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活性炭箱层(3)/第二活性炭箱层(6)厚度为5-6mm。进一步的,所述活性炭纤维层(4)的厚度为1-2mm。进一步的,所述活性炭纤维层(4)的包括绕卷状态的一端,以及设置在所述过滤板内的直线状态的一端。借由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装置活性炭纤维层在吸附一定的时间后,可以将活性炭纤维层进行抽拉后将吸附后的活性炭纤维层去除,实用新的活性炭纤维层;本装置导向块内部设置了储油层和棉布能够方便讲油涂抹到活性炭纤维上,方便活性炭纤维进行抽离;本装置导向块中设置了弹簧,也可以拉伸过滤板的两端,方便抽离活性炭纤维。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导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无纺布层;2-第一海绵层;3-第一活性炭箱层;4-活性炭纤维层;5-导向块;51-导向上块;511-储油腔;512-棉布层;5121-棉布头;52-导向下块;53-弹簧;6-第二活性炭箱层;7-第二海绵层;8-第二无纺布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参见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用过滤板,包括活性炭纤维层4,以及在所述活性炭纤维层4上方依次设置的第一无纺布层1、第一海绵层2、第一活性炭箱层3,在所述活性炭纤维层4下方依次设置的第二活性炭箱层6、第二海绵层7、第二无纺布层8;-所述第一活性炭箱层3和第二活性炭箱层6的端部相对一侧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导向块5,所述活性炭纤维层4贯穿所述导向块5;-所述导向块5包括导向上块51、导向下块52以及弹簧53,其中所述导向上块51和导向下块52上下设置,所述弹簧53连接所述导向上块51和导向下块52;所述导向上块51/导向下块52内侧均设置有润滑装置,所述润滑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向上块51/导向下块52内侧的储油腔511,以及设置在所述储油腔511外侧的棉布层512,所述棉布层512通过多个棉布头5121连接至所述储油腔511内。-所述第一无纺布层1/第二无纺布层8厚度为2-3mm。-所述第一海绵层2/第二海绵层7厚度为3-5mm。-所述第一活性炭箱层3/第二活性炭箱层6厚度为5-6mm。-所述活性炭纤维层4的厚度为1-2mm。-所述活性炭纤维层4的包括绕卷状态的一端,以及设置在所述过滤板内的直线状态的一端。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以空气从第一无纺布层进入,第一海绵层和第一活性炭箱层均能够对空气进行一定的吸附,而由于第一海绵层和第一活性炭箱的孔径较大,较小的灰尘会通过活性炭纤维层进行吸附,处理后的空气再依次通过第二活性炭箱层和第二海绵层;活性炭纤维层在吸附较长的时间后,吸附能力会减小,因此通过导向块的设置,能够对活性炭纤维层进行抽拉,将未使用的活性炭纤维层放置于过滤板内,进行吸附。在进行抽拉的过程中,由于导向块上有油,可以对活性炭纤维层进行润滑,能够减小活性炭纤维层抽拉时候的阻力,也可以通过将过滤板两面拉伸,通过弹簧的形变,增加活性炭纤维层通过的空间。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装置活性炭纤维层在吸附一定的时间后,可以将活性炭纤维层进行抽拉后将吸附后的活性炭纤维层去除,实用新的活性炭纤维层;本装置导向块内部设置了储油层和棉布能够方便讲油涂抹到活性炭纤维上,方便活性炭纤维进行抽离;本装置导向块中设置了弹簧,也可以拉伸过滤板的两端,方便抽离活性炭纤维。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净化用过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活性炭纤维层(4),以及在所述活性炭纤维层(4)上方依次设置的第一无纺布层(1)、第一海绵层(2)、第一活性炭箱层(3),在所述活性炭纤维层(4)下方依次设置的第二活性炭箱层(6)、第二海绵层(7)、第二无纺布层(8);‑所述第一活性炭箱层(3)和第二活性炭箱层(6)的端部相对一侧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导向块(5),所述活性炭纤维层(4)贯穿所述导向块(5);‑所述导向块(5)包括导向上块(51)、导向下块(52)以及弹簧(53),其中所述导向上块(51)和导向下块(52)上下设置,所述弹簧(53)连接所述导向上块(51)和导向下块(52);所述导向上块(51)/导向下块(52)内侧均设置有润滑装置,所述润滑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向上块(51)/导向下块(52)内侧的储油腔(511),以及设置在所述储油腔(511)外侧的棉布层(512),所述棉布层(512)通过多个棉布头(5121)连接至所述储油腔(51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净化用过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活性炭纤维层(4),以及在所述活性炭纤维层(4)上方依次设置的第一无纺布层(1)、第一海绵层(2)、第一活性炭箱层(3),在所述活性炭纤维层(4)下方依次设置的第二活性炭箱层(6)、第二海绵层(7)、第二无纺布层(8);-所述第一活性炭箱层(3)和第二活性炭箱层(6)的端部相对一侧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导向块(5),所述活性炭纤维层(4)贯穿所述导向块(5);-所述导向块(5)包括导向上块(51)、导向下块(52)以及弹簧(53),其中所述导向上块(51)和导向下块(52)上下设置,所述弹簧(53)连接所述导向上块(51)和导向下块(52);所述导向上块(51)/导向下块(52)内侧均设置有润滑装置,所述润滑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向上块(51)/导向下块(52)内侧的储油腔(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洪斌吴魏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科博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