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兰小强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内科的便于使用型病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9446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内科的病床,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内科的便于使用型病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满足病人和陪护人员的就餐需求、病人和陪护人员就餐方便、使用简单的用于内科的便于使用型病床。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内科的便于使用型病床,包括有底座、大支撑板、第一床板、第二床板、大支架、第一轴承、长连接轴、第二轴承、床头护板、蜗轮、蜗杆等;大支撑板位于底座的上方,大支撑板的底部与底座顶部的左侧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内科的便于使用型病床,具有较大的桌板,能够满足病人和陪护人员的就餐需求,病人和陪护人员能够方便的就餐,减轻了病人和陪护人员的负担,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和陪护人员的身体健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An easy to use hospital bed for internal medicin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hospital bed for internal medicine, in particular to a convenient hospital bed for internal medicine. The objec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to provide an easy-to-use hospital bed which can satisfy the dining needs of patients and accompanying personnel, and is convenient for patients and accompanying personnel to eat, and is simple to use for internal medicine. The technical scheme is as follows: a kind of easy-to-use sickbed for internal medicine, including a base, a large support plate, a first bed plate, a second bed plate, a large support plate, a first bearing, a long connecting shaft, a second bearing, a head guard plate, a worm wheel, a worm, etc. Side to side connection.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easy-to-use type hospital bed for internal medicine, which has a larger table board, can meet the dining needs of patients and accompanying personnel, the patients and accompanying personnel can have a convenient meal, lighten the burden of patients and accompanying personnel, is beneficial to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and the health of accompanying personnel, and has a simple structure. It is easy to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内科的便于使用型病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内科的病床,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内科的便于使用型病床。
技术介绍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专科,几乎是所有其他临床医学的基础,亦有医学之母之称,内科学的内容包含了疾病的定义、病因、致病机转、流行病学、自然史、症状、征候、实验诊断、影像检查、鉴别诊断、治疗、预后,内科学的方法是透过病史询问或面谈后,进行理学检查,根据病史与检查所见做实验诊断与影像检查,以期在众多鉴别诊断中排除可能性较低者,获得最有可能的诊断;获得诊断后,内科的治疗方法包含追踪观察、生活方式、药物、介入性治疗等,根据病人的状况调整药物之使用,防止并处理副作用及并发症。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而且与它们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内科学的知识来源于医疗实践,以前的医学家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经过不断的积累经验,去伪存真、去粗采精,从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水平,通过多年的长期积累,逐渐形成有系统的诊治疾病的方法。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医学家将这些实践得来的知识,经过整理和归纳,并加以系统地研究,才发展为内科学,内科一般分为:心内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肾内科、内分泌科、风湿病科、血液科、肝科、传染科、耳鼻咽喉科、小儿内科。现有的用于内科的病床所携带的桌板太小,无法满足病人和陪护人员的就餐需求,导致病人和陪护人员就餐麻烦,加重了病人和陪护人员的负担,影响病人的康复和陪护人员的身体健康,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能够满足病人和陪护人员的就餐需求、病人和陪护人员就餐方便、使用简单的用于内科的便于使用型病床。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用于内科的病床所携带的桌板太小,无法满足病人和陪护人员的就餐需求,导致病人和陪护人员就餐麻烦,加重了病人和陪护人员的负担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满足病人和陪护人员的就餐需求、病人和陪护人员就餐方便、使用简单的用于内科的便于使用型病床。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内科的便于使用型病床,包括有底座、大支撑板、第一床板、第二床板、大支架、第一轴承、长连接轴、第二轴承、床头护板、蜗轮、蜗杆、小轴承座、手柄、第三轴承、大凸轮、长导杆、大导套、大弹簧、第一定位螺杆、矩形导杆、大桌板、第二定位螺杆和拉线,大支撑板位于底座的上方,大支撑板的底部与底座顶部的左侧相连接,第一床板位于大支撑板的上方,第一床板的底部与大支撑板的顶部相连接,第二床板位于第一床板的右侧,第二床板与第一床板设置为铰接连接,大支架位于第二床板的下方,大支架的顶部与第二床板的底部相接触,大支架的底部与底座顶部的右侧相连接,第一轴承嵌设在大支架内,长连接轴与第一轴承设置为过盈连接,长连接轴的右端与第二轴承设置为过盈连接,第二轴承嵌设在床头护板的下部,床头护板位于第二床板的右侧,床头护板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相连接,蜗轮位于第一轴承与床头护板之间,蜗轮设置在长连接轴上,蜗轮与长连接轴相连接,蜗杆位于蜗轮的下方,蜗杆与蜗轮相啮合,蜗轮的两侧前后对称式设置有小轴承座,小轴承座内的轴承与蜗杆设置为过盈连接,小轴承座的右侧壁与床头护板的左侧壁相连接,手柄位于小轴承座的前方,手柄与蜗杆的前端相连接,第三轴承嵌设在大支撑板右侧壁的上部,第三轴承与长连接轴的左端设置为过盈连接,大凸轮位于大支撑板与大支架之间,大凸轮设置在长连接轴上,大凸轮与长连接轴相连接,大凸轮与第二床板的底部相接触,长导杆位于第一床板的上方,长导杆的下端与第一床板顶部的左端相连接,大导套滑动式套在长导杆上,大弹簧位于大导套的下方,大弹簧套在长导杆上,大导套的前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定位螺杆,第一定位螺杆与大导套设置为螺纹连接,第一定位螺杆与长导杆相接触,矩形导杆位于大导套的右侧,矩形导杆与大导套相连接,大桌板位于第一床板的上方,大桌板开有左右贯穿的矩形通孔,大桌板通过矩形通孔滑动式套在矩形导杆上,大桌板的后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定位螺杆,第二定位螺杆与大桌板设置为螺纹连接,第二定位螺杆与矩形导杆相接触,拉线位于大桌板的下方,拉线的上端与大桌板的底部相连接。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连接块、螺母、丝杆、第四轴承、第一连接板、第五轴承、第二连接板和旋转轮,连接块位于大导套的左侧,连接块的右侧壁与大导套的左侧壁相连接,螺母位于连接块的左侧,螺母的右侧壁与连接块的左侧壁相连接,丝杆位于长导杆的左侧,螺母设置在丝杆上,螺母与丝杆相配合,丝杆的上端与第四轴承设置为过盈连接,第四轴承嵌设在第一连接板的左部,第一连接板位于长导杆的上方,第一连接板底部的右侧与长导杆的上端相连接,丝杆的下部与第五轴承设置为过盈连接,第五轴承嵌设在第二连接板内,第二连接板位于第一床板的左侧,第二连接板的右侧壁与第一床板的左侧壁相连接,旋转轮位于第二连接板的下方,旋转轮与丝杆的下端相连接。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循环皮带和旋转电机,第一皮带轮位于旋转轮的上方,第一皮带轮设置在丝杆上,第一皮带轮与丝杆的下端相连接,第二皮带轮位于第一皮带轮右侧,第二皮带轮与第一皮带轮通过循环皮带相连接,旋转电机位于第一床板的下方,旋转电机的顶部与第一床板底部的左侧相连接,旋转电机输出轴的下端与第二皮带轮相连接。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旋转轴、第六轴承、固定板、缸体、破碎刀、排出管和阀门,第一锥齿轮位于大支撑板与大凸轮之间,第一锥齿轮设置在长连接轴上,第一锥齿轮与长连接轴相连接,第二锥齿轮位于第一锥齿轮的下方,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旋转轴位于第二锥齿轮的下方,旋转轴的上端与第二锥齿轮相连接,第六轴承与旋转轴的上部设置为过盈连接,第六轴承嵌设在固定板的右部,缸体位于固定板的下方,固定板底部的左侧与缸体左侧壁的顶部相连接,缸体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相连接,破碎刀位于缸体内,破碎刀与旋转轴的下端相连接,排出管位于底座的前方,排出管的后上端与缸体前侧壁的下部相连接,排出管与缸体相连通,阀门设置在排出管上。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盖板、导向板、小导杆和小弹簧,盖板位于缸体的上方,盖板的底部与缸体的顶部相接触,盖板的左侧壁与固定板的右侧壁相接触,导向板位于缸体的右侧,导向板的上部与盖板的右侧壁相连接,导向板的下部开有左右贯穿的小导向孔,导向板通过小导向孔滑动式套在小导杆上,小导杆的左端与缸体右侧壁的上部相连接,小弹簧位于导向板的右侧,小弹簧套在小导杆上。因为本专利技术包括有底座、大支撑板、第一床板、第二床板、大支架、第一轴承、长连接轴、第二轴承、床头护板、蜗轮、蜗杆、小轴承座、手柄、第三轴承、大凸轮、长导杆、大导套、大弹簧、第一定位螺杆、矩形导杆、大桌板、第二定位螺杆和拉线,所以病人首先躺在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上,当病人需要向上靠起时,陪护人员可以转动手柄,手柄带动蜗杆进行转动,蜗杆通过蜗轮带动长连接轴进行转动,长连接轴能够带动大凸轮进行转动,从而大凸轮能够将第二床板向上顶起,第二床板能够进行摆动,从而对第二床板摆动的角度进行调整,调整到适当位置时,病人可以比较舒适的靠在第二床板上,由于蜗杆与蜗轮有自锁功能,从而能够对第二床板进行固定,病人需要就餐时,陪护人员向下拉动拉线,拉线带动大桌板向下进行运动,大桌板带动矩形导杆、第一定位螺杆和大导套向下进行运动,大导套对大弹簧进行压缩,当大桌板向下运动到设定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内科的便于使用型病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座(1)、大支撑板(2)、第一床板(3)、第二床板(4)、大支架(5)、第一轴承(6)、长连接轴(7)、第二轴承(8)、床头护板(9)、蜗轮(10)、蜗杆(11)、小轴承座(12)、手柄(13)、第三轴承(14)、大凸轮(15)、长导杆(16)、大导套(17)、大弹簧(18)、第一定位螺杆(19)、矩形导杆(20)、大桌板(21)、第二定位螺杆(22)和拉线(23),大支撑板(2)位于底座(1)的上方,大支撑板(2)的底部与底座(1)顶部的左侧相连接,第一床板(3)位于大支撑板(2)的上方,第一床板(3)的底部与大支撑板(2)的顶部相连接,第二床板(4)位于第一床板(3)的右侧,第二床板(4)与第一床板(3)设置为铰接连接,大支架(5)位于第二床板(4)的下方,大支架(5)的顶部与第二床板(4)的底部相接触,大支架(5)的底部与底座(1)顶部的右侧相连接,第一轴承(6)嵌设在大支架(5)内,长连接轴(7)与第一轴承(6)设置为过盈连接,长连接轴(7)的右端与第二轴承(8)设置为过盈连接,第二轴承(8)嵌设在床头护板(9)的下部,床头护板(9)位于第二床板(4)的右侧,床头护板(9)的底部与底座(1)的顶部相连接,蜗轮(10)位于第一轴承(6)与床头护板(9)之间,蜗轮(10)设置在长连接轴(7)上,蜗轮(10)与长连接轴(7)相连接,蜗杆(11)位于蜗轮(10)的下方,蜗杆(11)与蜗轮(10)相啮合,蜗轮(10)的两侧前后对称式设置有小轴承座(12),小轴承座(12)内的轴承与蜗杆(11)设置为过盈连接,小轴承座(12)的右侧壁与床头护板(9)的左侧壁相连接,手柄(13)位于小轴承座(12)的前方,手柄(13)与蜗杆(11)的前端相连接,第三轴承(14)嵌设在大支撑板(2)右侧壁的上部,第三轴承(14)与长连接轴(7)的左端设置为过盈连接,大凸轮(15)位于大支撑板(2)与大支架(5)之间,大凸轮(15)设置在长连接轴(7)上,大凸轮(15)与长连接轴(7)相连接,大凸轮(15)与第二床板(4)的底部相接触,长导杆(16)位于第一床板(3)的上方,长导杆(16)的下端与第一床板(3)顶部的左端相连接,大导套(17)滑动式套在长导杆(16)上,大弹簧(18)位于大导套(17)的下方,大弹簧(18)套在长导杆(16)上,大导套(17)的前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定位螺杆(19),第一定位螺杆(19)与大导套(17)设置为螺纹连接,第一定位螺杆(19)与长导杆(16)相接触,矩形导杆(20)位于大导套(17)的右侧,矩形导杆(20)与大导套(17)相连接,大桌板(21)位于第一床板(3)的上方,大桌板(21)开有左右贯穿的矩形通孔(211),大桌板(21)通过矩形通孔(211)滑动式套在矩形导杆(20)上,大桌板(21)的后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定位螺杆(22),第二定位螺杆(22)与大桌板(21)设置为螺纹连接,第二定位螺杆(22)与矩形导杆(20)相接触,拉线(23)位于大桌板(21)的下方,拉线(23)的上端与大桌板(21)的底部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内科的便于使用型病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座(1)、大支撑板(2)、第一床板(3)、第二床板(4)、大支架(5)、第一轴承(6)、长连接轴(7)、第二轴承(8)、床头护板(9)、蜗轮(10)、蜗杆(11)、小轴承座(12)、手柄(13)、第三轴承(14)、大凸轮(15)、长导杆(16)、大导套(17)、大弹簧(18)、第一定位螺杆(19)、矩形导杆(20)、大桌板(21)、第二定位螺杆(22)和拉线(23),大支撑板(2)位于底座(1)的上方,大支撑板(2)的底部与底座(1)顶部的左侧相连接,第一床板(3)位于大支撑板(2)的上方,第一床板(3)的底部与大支撑板(2)的顶部相连接,第二床板(4)位于第一床板(3)的右侧,第二床板(4)与第一床板(3)设置为铰接连接,大支架(5)位于第二床板(4)的下方,大支架(5)的顶部与第二床板(4)的底部相接触,大支架(5)的底部与底座(1)顶部的右侧相连接,第一轴承(6)嵌设在大支架(5)内,长连接轴(7)与第一轴承(6)设置为过盈连接,长连接轴(7)的右端与第二轴承(8)设置为过盈连接,第二轴承(8)嵌设在床头护板(9)的下部,床头护板(9)位于第二床板(4)的右侧,床头护板(9)的底部与底座(1)的顶部相连接,蜗轮(10)位于第一轴承(6)与床头护板(9)之间,蜗轮(10)设置在长连接轴(7)上,蜗轮(10)与长连接轴(7)相连接,蜗杆(11)位于蜗轮(10)的下方,蜗杆(11)与蜗轮(10)相啮合,蜗轮(10)的两侧前后对称式设置有小轴承座(12),小轴承座(12)内的轴承与蜗杆(11)设置为过盈连接,小轴承座(12)的右侧壁与床头护板(9)的左侧壁相连接,手柄(13)位于小轴承座(12)的前方,手柄(13)与蜗杆(11)的前端相连接,第三轴承(14)嵌设在大支撑板(2)右侧壁的上部,第三轴承(14)与长连接轴(7)的左端设置为过盈连接,大凸轮(15)位于大支撑板(2)与大支架(5)之间,大凸轮(15)设置在长连接轴(7)上,大凸轮(15)与长连接轴(7)相连接,大凸轮(15)与第二床板(4)的底部相接触,长导杆(16)位于第一床板(3)的上方,长导杆(16)的下端与第一床板(3)顶部的左端相连接,大导套(17)滑动式套在长导杆(16)上,大弹簧(18)位于大导套(17)的下方,大弹簧(18)套在长导杆(16)上,大导套(17)的前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定位螺杆(19),第一定位螺杆(19)与大导套(17)设置为螺纹连接,第一定位螺杆(19)与长导杆(16)相接触,矩形导杆(20)位于大导套(17)的右侧,矩形导杆(20)与大导套(17)相连接,大桌板(21)位于第一床板(3)的上方,大桌板(21)开有左右贯穿的矩形通孔(211),大桌板(21)通过矩形通孔(211)滑动式套在矩形导杆(20)上,大桌板(21)的后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定位螺杆(22),第二定位螺杆(22)与大桌板(21)设置为螺纹连接,第二定位螺杆(22)与矩形导杆(20)相接触,拉线(23)位于大桌板(21)的下方,拉线(23)的上端与大桌板(21)的底部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内科的便于使用型病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连接块(31)、螺母(32)、丝杆(33)、第四轴承(34)、第一连接板(35)、第五轴承(36)、第二连接板(37)和旋转轮(38),连接块(31)位于大导套(17)的左侧,连接块(31)的右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小强
申请(专利权)人:兰小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